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16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发光基板的第一侧定义有主显示区以及邻接主显示区的副显示区,副显示区在发光基板的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其中,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内分别阵列排布有多个子像素,并且主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大于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该显示面板还包括透镜层,透镜层设于发光基板的副显示区,并且透镜层还设于子像素所输出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放大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成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副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是主动发光器件,其因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体积更薄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中。目前拥有屏下摄像头模组的显示器,因其允许高屏占比的设计以及科技感较强而广受青睐。然而,目前拥有屏下摄像头模组的显示器其显示屏对应屏下摄像头模组的显示区域,其显示画面颗粒感较强,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副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发光基板的第一侧定义有主显示区以及邻接主显示区的副显示区,副显示区在发光基板的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其中,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内分别阵列排布有多个子像素,并且主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大于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该显示面板还包括透镜层,透镜层设于发光基板的副显示区,并且透镜层还设于子像素所输出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放大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成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透镜层为透镜阵列,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透镜,有利于改善子像素的成像放大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透镜与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在发光基板的第一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对应的透镜在发光基板的第一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重叠,有利于改善子像素的成像放大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透镜沿其主光轴的截面为一椭圆,定义椭圆的短轴长为2R,透镜的折射率为n,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如此能够避免子像素放大后的成像过大或者过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主显示区内各子像素对应的像素开口尺寸大于或等于副显示区内各子像素对应的像素开口尺寸,使得发光基板位于副显示区内的部分具有足够的光线透过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主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一致,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设计以及简化对应的掩膜设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基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对应子像素,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为自发光层至阴极层的方向,透镜层设于阴极层背离发光层的一侧,即本实施例的发光基板为顶发射的显示形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基板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设于阴极层和透镜层之间,能够减小透镜层对显示面板原有制程的影响。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封装层也可以设于透镜层远离阴极层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基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对应子像素,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为自发光层至阳极层的方向,透镜层设于阳极层远离发光层的一侧,即本实施例的发光基板为底发射的显示形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显示面板以及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正对显示面板的发光基板的副显示区在发光基板的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的副显示区在发光基板的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并且主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大于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较小,有利于提高副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从而保证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并且,发光基板的副显示区还设有透镜层,其中透镜层设于子像素所输出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放大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成像。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成像被透镜放大,使得副显示区其显示画面的颗粒感弱化,因而能够改善副显示区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成像情况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透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拥有屏下摄像头模组的显示器其显示屏对应屏下摄像头模组的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发光基板的第一侧定义有主显示区以及邻接主显示区的副显示区,副显示区在发光基板的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其中,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内分别阵列排布有多个子像素,并且主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大于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该显示面板还包括透镜层。透镜层设于发光基板的副显示区,并且透镜层还设于子像素所输出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放大副显示区内的子像素的成像。以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中省略了透镜阵列。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包括发光基板11。发光基板11,顾名思义,其能够发光显示,主要实现显示面板1发光显示的功能。发光基板11是参与实现显示面板1发光显示功能的功能膜层的集合,例如包括发光器件层和阵列层等,将在下文详细阐述。具体地,发光基板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发光基板11的第一侧111定义有主显示区113以及邻接主显示区113的副显示区114,并且副显示区114在发光基板11的第二侧112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与摄像头模组2配合后,摄像头模组2正对副显示区114在发光基板11的第二侧112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即应用本实施例显示面板1的显示装置同样采用屏下摄像头模组的设计,因而允许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设计更高的屏占比,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屏占比的需求。并且,主显示区113和副显示区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发光基板,所述发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第一侧定义有主显示区以及邻接所述主显示区的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在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其中,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副显示区内分别阵列排布有多个子像素,并且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的分布密度;/n透镜层,所述透镜层设于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副显示区,并且所述透镜层还设于所述子像素所输出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放大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成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基板,所述发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第一侧定义有主显示区以及邻接所述主显示区的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在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第二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正对摄像头模组的区域;其中,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副显示区内分别阵列排布有多个子像素,并且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的分布密度;
透镜层,所述透镜层设于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副显示区,并且所述透镜层还设于所述子像素所输出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放大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层为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在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透镜在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沿其主光轴的截面为一椭圆,定义所述椭圆的短轴长为2R,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n,所述透镜的焦距为F;
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士振方旭阳关彦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