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117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支架,涉及支架结构领域。该方案的升降收线装置包括安装立柱、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连接电线以及同步滑轨,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均沿竖向滑动设置于安装立柱上,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收线轮组,连接电线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动件上,经过收线轮组后穿出于安装立柱外,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设置于同步滑轨上,同步滑轨竖直固定于安装立柱上,第一滑动件沿同步滑轨滑动,第二滑动件在同步滑轨上随第一滑动件滑动而滑动。提供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和运用该装置的支架,支架升降过程中位于升降收线装置内的连接电线能保持整齐,减少出现线路混乱的现象,降低对连接电线的损伤,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支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支架。
技术介绍
支架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显示器、屏幕等的固定场合。市场上已经具有可升降的支架产品,而目前多数产品能够达到升降的功能,例如现有公开的专利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106739Y、题为升降转轴的专利,实际使用过程中,而由于其运用于显示器等需带线工作的设备时,在支架升降过程中,由于电线或信号线需跟随显示器移动,因此,需预留出足够的线长放置移动过程中将电线或信号线拉断,而这往往出现线路混乱、收纳不便的现象。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630866A、题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架装置包括支架主体和理线槽;支架主体设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电子装置;理线槽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理线槽包括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靠近所述安装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侧;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供线路进出所述理线槽,所述理线槽用于收纳所述线路,所述线路用于和所述电子装置连接;该支撑装置通过理线槽达到理线的目的,但是针对于升降幅度大、预留线比较长的运用情形,这种支撑装置将不再适用,仍会出现线路收纳不整齐而导致线路杂乱的情形。因此,有比较提供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和支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其包括安装立柱、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连接电线以及同步滑轨,在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收线轮组,第一滑动件沿同步滑轨滑动升降,第二滑动件在同步滑轨上随第一滑动件升降而升降且第二滑动件升降的距离小于第一滑轨,进而可对连接电线提供张紧力,使连接电线在安装立柱内保持拉紧状态,减少出现升降过程中导致的线路杂乱无章的现象,该升降收线装置能具有收线整洁、可升降范围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包括安装立柱、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连接电线以及同步滑轨,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均沿竖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立柱上,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收线轮组,所述连接电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经过所述收线轮组后穿出于所述安装立柱外,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同步滑轨上,所述同步滑轨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动件沿所述同步滑轨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在所述同步滑轨上随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而滑动且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距离。通过这样设置,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上均设置于同步滑轨滑动,当第一滑动件在同步滑轨上滑动而升降时,第二滑动件随第一滑动件升降而升降,连接电线与第一滑动件固定,从而连接电线也随第一滑动件的升降而发生上下移动,而由于连接电线绕过第二滑动件上的收线轮组,且第二滑动件随动滑动的距离比第一滑动件滑动的距离短,从而达到张紧连接电线的效果,使得第一滑动件可升降的范围较广,避免出现线路混乱的现象,有利于保持安装立柱内的线路整齐,降低安装隐患并便于后期维护,适用范围广。作为优选,所述同步滑轨包括成对的滑轨本体,所述滑轨本体包括依次嵌套且可相对滑动的外轨、中轨、内轨,所述中轨上可转动地设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两侧表面分别与所述外轨、所述内轨相贴,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内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中轨固定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同步滑轨的滑轨本体包括外轨、中轨以及内轨,其中在中轨上设置滚动件,通过滚动件分别与外轨、内轨相贴,达到中轨随内轨滑动的目的,且中轨滑动的距离小于内轨的距离,从而将第二滑动件固定于中轨上、第一滑动件固定于内轨上,第一滑动件带动内轨滑动而升降时,中轨随内轨滑动,进而使第二滑动件随动,使连接电线保持张紧状态,达到收线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内轨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动件安装的安装部,所述中轨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滑动件安装的连接部;所述外轨、中轨均呈“C”形,所述中轨包括两个平行的侧部以及与两个侧部垂直连接的背部;所述连接部呈“L”形,包括一短边部以及与短边部垂直连接的长边部,所述连接部的长边部与所述中轨的其中一所述侧部连接,所述中轨的侧部、所述连接部呈“Z”形;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长边部上。通过这样设置,在中轨上设置连接部供第二滑动件安装,而在内轨上设置安装部供第一滑动件安装,第二滑动件固定于连接部的长边部上,接触面积大,连接稳定、可靠,中轨的侧部与连接部连接后呈“Z”形,结构紧凑。作为优选,所述长边部与所述内轨之间保持安装间隙,供所述第一滑动件自由滑动。通过这样设置,使长边部与内轨保持安装间隙,第一滑动件安装于内轨上后,内轨可自由滑进滑出安装间隙,减少出现结构干涉的现象且结构紧凑。作为优选,所述内轨为长方体板件,所述安装部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内轨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滑动件通过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通过这样设置,将内轨设置为长方体板件,将安装孔开设在内轨的板面上,有利于增大安装面积,使得第一滑动件安装于内轨上,连接强度高、稳定、可靠。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轨一体成型。通过这样设置,连接部与中轨一体成型,便于生产以及装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的整体强度高。作为优选,所述中轨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内轨长度的2倍。通过这样设置,减少内轨脱离中轨的可能。作为优选,所述收线轮组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间隔分布于一布局圆弧上,所述布局圆弧的开口朝下,所述连接电线由所述布局圆弧一侧穿入,依次经过多个所述滚轮表面,从所述布局圆弧的另一侧穿出。通过这样设置,多个滚轮设置于一布局圆弧上,使得连接电线能顺畅沿滚轮滑动,在升降过程中随第一滑动件的升降而移动,减少出现卡住的现象,有利于保护连接电线电线,且电线滑动顺畅,减少噪音的产生。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包括重量平衡件、安装平台以及上述的升降收线装置,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所述重量平衡件固定于所述安装立柱上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安装平台供外部的显示器、屏幕或其他用电器材连接,通过重量平衡件对安装了器材后的安装平台、第一滑动件整体的重量进行平衡,能实现多位置悬停的目的,器材升降过程中,与之固定的第一滑动件在同步滑轨中滑动,第二滑动件随第一滑动件滑动而对连接电线进行张紧收线,从而使得支架升降过程中位于升降收线装置内的连接电线能保持整齐,减少出现线路混乱的现象,降低对连接电线的损伤,从而降低安全隐患。作为优选,所述重量平衡件为恒力弹簧,所述恒力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上方,所述恒力弹簧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且其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平行。通过这样设置,恒力弹簧能对第一滑动件施加向上的恒定拉力,以平衡第一滑动件、与第一滑动件固定的安装平台、安装于安装平台上的器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包括安装立柱(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动件(202)、第二滑动件(203)、连接电线(204)以及同步滑轨(205),所述第一滑动件(202)、所述第二滑动件(203)均沿竖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立柱(201)上,所述第二滑动件(203)上设置有收线轮组(206),所述连接电线(2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02)上,经过所述收线轮组(206)后穿出于所述安装立柱(201)外,所述第一滑动件(202)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03)设置于所述同步滑轨(205)上,所述同步滑轨(205)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立柱(201)上,所述第一滑动件(202)沿所述同步滑轨(205)滑动升降,所述第二滑动件(203)在所述同步滑轨(205)上随所述第一滑动件(202)滑动而滑动且所述第二滑动件(203)滑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02)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收线装置,包括安装立柱(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动件(202)、第二滑动件(203)、连接电线(204)以及同步滑轨(205),所述第一滑动件(202)、所述第二滑动件(203)均沿竖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立柱(201)上,所述第二滑动件(203)上设置有收线轮组(206),所述连接电线(2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02)上,经过所述收线轮组(206)后穿出于所述安装立柱(201)外,所述第一滑动件(202)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03)设置于所述同步滑轨(205)上,所述同步滑轨(205)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立柱(201)上,所述第一滑动件(202)沿所述同步滑轨(205)滑动升降,所述第二滑动件(203)在所述同步滑轨(205)上随所述第一滑动件(202)滑动而滑动且所述第二滑动件(203)滑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02)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滑轨(205)包括成对的滑轨本体(2051),所述滑轨本体(2051)包括依次嵌套且可相对滑动的外轨(20511)、中轨(20512)、内轨(20513),所述中轨(20512)上可转动地设有滚动件(20514),所述滚动件(20514)的两侧表面分别与所述外轨(20511)、所述内轨(20513)相贴,所述第一滑动件(202)与所述内轨(205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203)与所述中轨(205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20513)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动件(202)安装的安装部(205131),所述中轨(20512)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滑动件(203)安装的连接部(205121);
所述外轨(20511)、中轨(20512)均呈“C”形,所述中轨(20512)包括两个平行的侧部(5)以及与两个侧部(5)垂直连接的背部(6);
所述连接部(205121)呈“L”形,包括一短边部(7)以及与短边部(7)垂直连接的长边部(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冠腾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