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结构、电磁线圈及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10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架结构、电磁线圈及电子膨胀阀,骨架结构包括筒体、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保持部和第一防水部,第一端板设置在筒体的一端,第一端板用于对缠绕在筒体上的线圈进行限位;第二端板设置在筒体的另一端,第二端板用于对缠绕在筒体上的线圈进行限位;保持部设置在第一端板的边沿上,保持部具有用于安装插针的插孔;第一端板的侧面和保持部的侧面均与过渡板连接,具有相对插孔的轴线倾斜设置的外侧面;第一防水部设置在过渡板的外侧面上,第一防水部沿过渡板的外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过渡板可对漆包线进行支撑和防护,避免了漆包线损坏。过渡板外侧面的第一防水部提高了过渡板与包封材料的融合效果,从而提高了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架结构、电磁线圈及电子膨胀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线圈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架结构、电磁线圈及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电子膨胀阀中的电磁线圈是控制电子膨胀阀阀体的动力驱动源。电磁线圈的骨架结构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设置在骨架结构上的插针连接。具体地,骨架结构包括筒体和保持部,线圈缠绕在筒体上,插针设置在保持部上,线圈中的一部分漆包线需从筒体延伸到插针上以与插针缠绕连接。在现有的骨架结构中,漆包线的从筒体延伸到插针的部分缺乏支撑和防护,在生产和使用时容易造成这部分漆包线损坏或断开,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在生产时若骨架结构的边缘部分与包封材料融合不好,在有水的环境中会造成水渗入线圈,造成线圈失效或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骨架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架结构、电磁线圈及电子膨胀阀,以优化现有的骨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架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用于缠绕线圈;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用于对缠绕在所述筒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10),所述筒体(10)用于缠绕线圈(21);/n第一端板(31),所述第一端板(31)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31)用于对缠绕在所述筒体(10)上的线圈(21)进行限位;/n第二端板(32),所述第二端板(32)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板(32)用于对缠绕在所述筒体(10)上的线圈(21)进行限位;/n保持部(40),所述保持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31)的边沿上,所述保持部(40)具有用于安装插针(22)的插孔;/n过渡板(50),所述第一端板(31)的侧面和所述保持部(40)的侧面均与所述过渡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所述筒体(10)用于缠绕线圈(21);
第一端板(31),所述第一端板(31)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31)用于对缠绕在所述筒体(10)上的线圈(21)进行限位;
第二端板(32),所述第二端板(32)设置在所述筒体(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板(32)用于对缠绕在所述筒体(10)上的线圈(21)进行限位;
保持部(40),所述保持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31)的边沿上,所述保持部(40)具有用于安装插针(22)的插孔;
过渡板(50),所述第一端板(31)的侧面和所述保持部(40)的侧面均与所述过渡板(50)连接,所述过渡板(50)具有相对所述插孔的轴线倾斜设置的外侧面;
第一防水部(51),所述第一防水部(51)设置在所述过渡板(50)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防水部(51)沿所述过渡板(50)的外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防水部(5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防水部(51)的截面为V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部(51)为凹槽结构,所述第一端板(31)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一环形槽(33),所述第一环形槽(33)与所述第一防水部(5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50)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渡板(50)分别位于所述保持部(40)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军郑利峰张积友陈勇好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