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78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7
轴承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和铰链轴,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铰链轴与轴承转动连接,通过在铰链上安装轴承,可以将铰链轴与铰链板之间的机械摩擦转换为滚筒摩擦,有效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铰链转动的润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铰链
本技术属于铰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铰链。
技术介绍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目前,市面上的铰链大多为两片铰链板和一根转动轴的形式组件,该种铰链在使用过程中为机械磨损,转动轴或者铰链板的使用寿命均较短,并且在缺少润滑油润滑的情况下,该铰链较为干涩,并且容易发出令人不适的机械摩擦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铰链,通过在铰链上安装轴承,提高铰链部件的耐磨性,有效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铰链转动的润滑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和铰链轴,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铰链轴与轴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进一步的,轴承包括轴承套壳和滚珠,轴承套壳的两端设有轴承孔,轴承套壳内成型有滚珠槽,滚珠转动安装在滚珠槽内。进一步的,连接套筒固定连接在轴承套壳的一侧端面,连接套筒与轴承孔同轴。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内安装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的连接套筒相对设置,且连接套筒均安装在第一铰链板内。进一步的,铰链轴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过度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通过过度段连接,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上均安装有轴承。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轴径一致,过度段的轴径小于第一连接段,形成凹陷环。进一步的,第二铰链板上挖设有定位孔,在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螺钉,定位螺钉与凹陷环相适配。进一步的,第一铰链板上连接有第一环形铁套和第二环形铁套,第二铰链板上设有第三环形铁套、第四环形铁套和第五环形铁套,第一环形铁套与第三环形铁套之间设有轴承安装间隙,对应的,第二环形铁套与第五环形铁套之间也设有轴承安装间隙,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间隙内。进一步的,第一环形铁套与第四环形铁套之间设有溢流间隙,对应的,第二环形铁套与第四环形铁套之间也设有溢流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铰链上安装轴承,可以将铰链轴与铰链板之间的机械摩擦转换为滚筒摩擦,有效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铰链转动的润滑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铰链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铰链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铰链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轴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第一铰链板1,第二铰链板2,铰链轴3,轴承4,连接套筒5,轴承套壳6,滚珠7,轴承孔8,滚珠槽9,第一连接段10,第二连接段11,过度段12,定位孔13,定位螺钉14,第一环形铁套15,第二环形铁套16,第三环形铁套17,第四环形铁套18,第五环形铁套19,溢流间隙20,端盖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轴承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板1、第二铰链板2和铰链轴3,第一铰链板1与第二铰链板2之间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铰链板1与第二铰链板2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4,铰链轴3与轴承4转动连接,通过在铰链上安装轴承4,可以将铰链轴3与铰链板之间的机械摩擦转换为滚筒摩擦,有效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铰链转动的润滑度。轴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5,连接套筒5用于将轴承4定位安装在铰链内,使得轴承4与铰链轴3之间同轴,防止在工作时,轴承4由于受到挤压而发生形变,导致轴承失效。轴承4包括轴承套壳6和滚珠7,轴承套壳6的两端设有轴承孔8,轴承套壳6内成型有滚珠槽9,滚珠7转动安装在滚珠槽9内,铰链轴3与滚珠7接触,便于提高铰链轴3与铰链板之间的润滑度。连接套筒5固定连接在轴承套壳6的一侧端面,连接套筒5与轴承孔8同轴,即,安装时,铰链轴3贯穿轴承孔8、连接套筒5。所述铰链内安装有两个轴承4,两个轴承4的连接套筒5相对设置,且连接套筒5均安装在第一铰链板1内,便于铰链轴3与第一铰链板1转动连接。铰链轴3包括第一连接段10、第二连接段11和过度段12,第一连接段10与第二连接段11通过过度段12连接,第一连接段10、第二连接段11上均安装有轴承4。第一连接段10、第二连接段11的轴径一致,过度段12的轴径小于第一连接10段,形成凹陷环,凹陷环用于对铰链轴3进行定位安装。第二铰链板2上挖设有定位孔13,在定位孔13内安装有定位螺钉14,定位螺钉14与凹陷环相适配,通过定位螺钉14将铰链轴3进行定位安装,防止铰链轴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第一铰链板1上连接有第一环形铁套15和第二环形铁套16,第二铰链板2上设有第三环形铁套17、第四环形铁套18和第五环形铁套19,第一环形铁套15与第三环形铁套17之间设有轴承安装间隙,用于安装轴承4,对应的,第二环形铁套16与第五环形铁套19之间也设有轴承安装间隙,同样的,用于安装轴承4,优选的,定位孔13挖设在第四环形铁套18上。第一环形铁套15与第四环形铁套18之间设有溢流间隙20,对应的,第二环形铁套16与第四环形铁套18之间也设有溢流间隙20,溢流间隙20的宽度为0.3~0.6mm,使润滑油从环形铁套之间顺利溢出,又防止油料过度挥发,同时减少相互接触摩擦,保证了耐磨效果。在生产过程中,第一环形铁套15、第二环形铁套16内设有安装台阶,便于连接套筒5安装在第一铰链板1内,并且,第一环形铁套15、第二环形铁套16的内径略大于铰链轴3(第一连接段10)的直径,防止铰链轴3与第一铰链板1发生干涉;第三环形铁套17、第四环形铁套18、第五环形铁套19与铰链轴3过盈或者过渡配合,即,铰链轴3与第二铰链板2固定连接,铰链轴3与第一铰链板1通过轴承4转动连接,实现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转动连接,提高使用寿命。第三环形铁套1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端盖21,对应的,在第五环形铁套19的端部也固定安装有端盖21,通过端盖21的设置,可以防止粉尘进入铰链轴3的安装腔内,进一步提高本铰链的使用寿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板(1)、第二铰链板(2)和铰链轴(3),第一铰链板(1)与第二铰链板(2)之间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铰链板(1)与第二铰链板(2)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4),铰链轴(3)与轴承(4)转动连接,轴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5)。/n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板(1)、第二铰链板(2)和铰链轴(3),第一铰链板(1)与第二铰链板(2)之间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铰链板(1)与第二铰链板(2)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4),铰链轴(3)与轴承(4)转动连接,轴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铰链,其特征在于,轴承(4)包括轴承套壳(6)和滚珠(7),轴承套壳(6)的两端设有轴承孔(8),轴承套壳(6)内成型有滚珠槽(9),滚珠(7)转动安装在滚珠槽(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铰链,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筒(5)固定连接在轴承套壳(6)的一侧端面,连接套筒(5)与轴承孔(8)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内安装有两个轴承(4),两个轴承(4)的连接套筒(5)相对设置,且连接套筒(5)均安装在第一铰链板(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铰链,其特征在于,铰链轴(3)包括第一连接段(10)、第二连接段(11)和过度段(12),第一连接段(10)与第二连接段(11)通过过度段(12)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林钟平柳春芳凌喜高朱喜良唐仁红陆月林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祥和铰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