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70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6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板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螺接有一挡块,所述挡块螺接有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一山型卡,所述山型卡通过一螺母限位于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用于与模板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部上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本申请具有提升底拔钉与边梁锁口螺栓适用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固定装置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关系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以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施工边梁模板时,为了使边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有效固定在一起,一般使用底拔钉配合边梁锁口螺栓,即底拔钉固定在楼板模板上,边梁锁口螺栓一端旋拧入底拔钉,另一端穿过边梁模板,随后使用山型夹、螺母配合钢管固定边梁模板。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用于固定底拔钉的模板与边梁锁口螺栓需要平行,即底拔钉所在模板与边梁模板垂直,才能发挥该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但是有些情况下,两种模板不相互垂直,则大大限制了该固定装置的使用效果,甚至可能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底拔钉与边梁锁口螺栓的适用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板固定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板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螺接有一挡块,所述挡块螺接有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一山型卡,所述山型卡通过一螺母限位于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用于与模板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部上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将固定座安装在模板上,然后将第一连接杆连接在安装筒上,由于安装筒可相对固定部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可调,从而适用连接不相互垂直的模板,固定座作用等同于相关技术中的底拔钉,从而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用于与模板螺纹连接的螺钉,所述安装筒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板用来承载安装筒,施工人员使用螺钉将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模板上,施工人员操作简单便捷,第二安装板固定效果好。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光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钉向下旋入时,第二安装板不易受螺钉的影响而翘起,提升施工人员安装效率。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背离安装筒的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弹性支撑有压缩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用来与模板接触,提供基础支撑,压缩弹簧弹性支撑第二安装板,施工人员可根据需求调节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扩了固定座的适用范围。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为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引导螺钉旋进方向,同时使螺钉与第一安装板成为一体,提升了固定座的整体性。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固接有一外套筒,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固接有一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侧,且与内套筒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套筒和内套筒相互作用,限定了第二安装板相对第一安装板的位移路径,同时提升了螺钉旋进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侧壁上固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上设置有供施工人员手指嵌入的弧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使用手指按压按压块,从而保持第一安装板稳定。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一转向座,所述转向座包括转动穿设于第二安装板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垂直固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上垂直固接有两个耳板,所述安装筒尾端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于两个所述耳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筒可竖向旋转,也可横向旋转,从而扩大了安装筒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施工人员将固定座安装在模板上,然后将第一连接杆连接在安装筒上,由于安装筒可相对固定部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可调,从而适用连接不相互垂直的模板,固定座作用等同于相关技术中的底拔钉,从而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2.第一安装板用来与模板接触,提供基础支撑,压缩弹簧弹性支撑第二安装板,施工人员可根据需求调节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扩了固定座的适用范围;3.安装筒可竖向旋转,也可横向旋转,从而扩大了安装筒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模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展示固定座内部结构所做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挡块;4、山型卡;5、固定座;50、第一安装板;500、第一通孔;501、外套筒;502、限位块;51、第二安装板;510、第二通孔;511、内套筒;512、沉头槽;52、螺钉;53、压缩弹簧;54、安装筒;55、转向座;550、第一挡板;551、第二挡板;552、连接轴;553、耳板;554、转轴;56、按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板固定装置。参照图1,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一侧的第二连接杆2,用于将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连接在一起的挡块3,穿设于第二连接杆2上的山型卡4,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远离挡块3一端的固定座5。第一连接杆1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挡块3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螺纹孔,第一连接杆1与挡块3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杆2为不完全螺纹杆,其一端与挡块3螺纹连接,另一端用于穿设山型卡4,且通过一螺母限制山型卡4脱出第二连接杆2;安装完成后,第一连接杆1、挡块3和固定座5均位于模板内部,且最终浇筑于混凝土内部,挡块3用于支撑模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可根据设计要求定制;拆除模板时,可将第二连接杆2从挡块3上旋拧下,随后可循环使用。参照图2和图3,固定座5包括一第一安装板50,第一安装板50为一矩形板,在第一安装板50一侧平行设置有一第二安装板51,第二安装板51与第一安装板50形状大小相同,在第一安装板50上靠近自身四个端角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一通孔500,第一通孔500为螺纹孔;在第二安装板51上靠近自身四个端角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二通孔510,第二通孔510表面光滑,第一通孔500和第二通孔510相互对应;在每对第一通孔500和第二通孔510内均穿设有一螺钉52,螺钉52与第一安装板50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安装板51滑移连接,螺钉52用于旋入模板内,以将固定座5固定在模板上,在第二安装板51背离第一安装板50的侧壁上对应每个第二通孔510开设有一沉头槽512,螺钉52头部最终嵌入沉头槽512内,从而使螺钉52头部对第二安装板51提供支撑。在第一安装板50靠近第二安装板51一侧的中心位置固接有一限位块502,在限位块502上套设有一压缩弹簧53,压缩弹簧53弹性支持于第一安装板5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1),所述第一连接杆(1)一端螺接有一挡块(3),所述挡块(3)螺接有一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二连接杆(2)上套设有一山型卡(4),所述山型卡(4)通过一螺母限位于第二连接杆(2)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包括用于与模板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部上的安装筒(54),所述安装筒(54)与第一连接杆(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1),所述第一连接杆(1)一端螺接有一挡块(3),所述挡块(3)螺接有一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二连接杆(2)上套设有一山型卡(4),所述山型卡(4)通过一螺母限位于第二连接杆(2)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包括用于与模板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部上的安装筒(54),所述安装筒(54)与第一连接杆(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安装板(51),所述第二安装板(5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510),所述第二通孔(510)内穿设有用于与模板螺纹连接的螺钉(52),所述安装筒(54)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510)内壁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51)背离安装筒(54)的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0),所述第一安装板(50)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510)对应的第一通孔(500),所述第二安装板(51)与第一安装板(50)之间弹性支撑有压缩弹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铁军李刚王京任学军王攀龙杨春明赵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兴保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