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519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围护桩,所述围护桩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板,且螺纹套板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外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外侧上方开设有通孔,且第一斜撑的顶端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第一斜撑的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二斜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一斜撑通过通孔、紧固螺钉与转杆构成旋转结构,便于使用者通过旋松紧固螺钉有效的调节第一斜撑的角度,进而能够使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可以适用不同空间大小基坑的安装支护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扩大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的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充分利用地下可用空间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在地下开挖土方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性,通常都会在基坑的内部安装支护结构。现有的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还不够完善,例如公告号CN.2110067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该内抛斜撑虽然作为压杆提供支撑反力,在不设置内支撑的情况下可实现土方的垂直开挖,挖土比较便利,节省了挖土工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该内抛斜撑不具备调节角度的功能,进而导致其必须在固定大小的空间内才可以进行安装使用,从而大大的限制了该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的工作范围,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板(2),且螺纹套板(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3),所述螺柱(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转杆(4),且转杆(4)的外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斜撑(5),所述第一斜撑(5)的外侧上方开设有通孔(6),且第一斜撑(5)的顶端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7),所述第一斜撑(5)的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二斜撑(8),且第二斜撑(8)的内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第二斜撑(8)的底端中部焊接有支撑脚(11),所述围护桩(1)的内侧中部开设有内螺纹孔(17),且内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板(2),且螺纹套板(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3),所述螺柱(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转杆(4),且转杆(4)的外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斜撑(5),所述第一斜撑(5)的外侧上方开设有通孔(6),且第一斜撑(5)的顶端中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7),所述第一斜撑(5)的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二斜撑(8),且第二斜撑(8)的内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第二斜撑(8)的底端中部焊接有支撑脚(11),所述围护桩(1)的内侧中部开设有内螺纹孔(17),且内螺纹孔(17)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顶端开设有防滑纹(13),且螺纹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底端安装有锥形杆(15),所述围护桩(1)的外侧下方焊接有两组加强筋(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双层内抛斜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通过开孔与第一斜撑(5)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军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云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