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型熬油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27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环绕型熬油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熬炼釜的受热炼油时,釜受热不均,容易出现糊底,效率低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外壳腔内上端水平固定有柱状的熬炼釜,熬炼釜为纵截面呈长圆状的壳体,熬油釜内有转轴,转轴四周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搅拌杆,搅拌杆与转轴之间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转轴经连接杆带动搅拌杆转动;外壳上端的内壁上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熬油釜之间有环形间隔,外壳下部左侧板上安装有热风炉,外壳上端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可以用较高温度的火源直接加热,使熬炼釜在周围受热均匀,最终实现在不糊底的情况下釜内温度大大提高,显著的改善熬炼釜的受热环境,有利于提高熬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绕型熬油釜
本技术涉及动物油熬炼
,特别是环绕型熬油釜。
技术介绍
目前,动物油动物油熬炼设备的熬油过程,基本上是对熬油釜下部加热实现炼油。对于小批量的生产只需要用传统的锅既可代替,但该种方式显然不符合现代化企业生产需要。对于大批量生产线的熬油,其中的熬油釜大致呈圆柱形,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考虑到热传导效率,用明火直接对锅炉外壁直接加热,但是因为明火火焰温度比较高,造成锅底部过热,导致底层物料会有焦糊现象,降低油的品质;为了防止糊底,只能降低釜下受热温度,这种情况下釜内一般最高控制在280°,一旦超过就会出现糊底,导致熬炼效率低下,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环绕型熬油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熬炼釜的受热炼油时,釜受热不均,容易出现糊底,效率低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外壳腔内上端水平固定有柱状的熬炼釜,熬炼釜为纵截面呈长圆状的壳体,熬油釜内有水瓶装且能转动的转轴,转轴四周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搅拌杆,搅拌杆与转轴之间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转轴经连接杆带动搅拌杆转动;外壳上端的内壁上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熬油釜之间有环形间隔,外壳下部左侧板上安装有热风炉,外壳上端有出气口。本技术结构巧妙,可以用较高温度的火源直接加热,使熬炼釜在周围受热均匀,最终实现在不糊底的情况下釜内温度大大提高,显著的改善熬炼釜的受热环境,有利于提高熬炼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保温层的结构图。图7为图3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7给出,本技术包括外壳1,外壳1腔内上端水平固定有柱状的熬炼釜2,熬炼釜2为纵截面呈长圆状的壳体,熬油釜内有水瓶装且能转动的转轴3,转轴3四周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搅拌杆4,搅拌杆4与转轴3之间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转轴3经连接杆带动搅拌杆4转动;外壳1上端的内壁上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熬油釜之间有环形间隔,外壳1下部左侧板上安装有热风炉5,外壳1上端有出气口。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物料,且在熬炼中提高炼油效率,防止熬油釜糊底,所述的搅拌杆4远离转轴3的一侧上均布有多个平板6,搅拌杆4转动时平板6能与熬炼釜2底部接触。为了能确保平板6随搅拌杆4转动中能接触熬油釜的底部,所述的平板6的一侧与搅拌轴经螺栓8贯穿固定在一起,平板6另一侧靠近转轴3的一侧有顶紧螺钉7,顶紧螺钉7经螺纹安装在搅拌杆4上,螺钉7将平板6向外侧顶紧,平板6的宽度大于搅拌杆4的宽度。为了实现转轴3转动,所述的转轴3两端贯穿熬炼釜2侧壁且与外壳1转动连接,转轴3上连接有电机,电机带动转轴3转动。为了安装保温层,以此确保保温层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长期使用,尽量避免高温对保温层的损耗,所述的保温层包括多个固定件9,固定件9由钢筋折弯形成的V状结构,固定件9焊接在外壳1上端内侧壁且呈开口向内,外壳1上侧壁上铺设玻璃丝10,玻璃丝10置于多个固定件9之间,玻璃丝10层上铺设混凝土11,混凝土11与固定件9固定使得中间的玻璃丝10固定。为了减少整机重量,所述的搅拌杆4、连接杆均由空心钢管加工制造。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外壳1采用3mm钢板焊接而成,保温层中的固定件9使用6mm的钢筋折弯呈直角,玻璃丝10铺设呈20mm左右的厚度,混凝土11的厚度为30mm左右,玻璃丝10层与混凝土11层刚好能将固定件9包裹,也使得混凝土11能够借助固定件9,牢靠的固定在外壳1上,熬油釜两端有足够大的空隙使得内外气压保持一定,也方便从外界观测熬油釜内部情况,亦或者在熬油釜右端的后端上侧开设出气筒,然后经管道与负压设备连通,将释放的气体集中处理。使用时,用吹风机将外界空气通过热风炉5送入外壳1腔内,然后再向上进入到熬油釜与外壳1组成的环形空间内,实现熬油釜的加热,本技术方案主要是采用热风炉5技术,将燃烧机的明火和常温空气混合,进入到熬油釜炉膛及外保温内,对熬油釜进行环绕型加热,这样受热更加均匀,且升温非常快,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产品油品、油渣品质比较高。本技术的好处: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熬油釜炉膛内加热风炉5,通过对燃烧机和常温气体的混合后,喷出的热风温度合适,对熬油釜环绕加热,升温速度快。2.得益于保温层特殊设计,能将热量滞留在外壳1内,实现对外壳1周围均匀加热,相对于传统工艺,能够明显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3.本方案中的热源来自于燃料燃烧,与传统技术区别在于,本方案中的燃料在热风炉内燃烧形成发热风,避免明火与熬油釜直接接触或者烘烤,大大减少糊底现象。本技术结构巧妙,可以用较高温度的火源直接加热,使熬炼釜在周围受热均匀,最终实现在不糊底的情况下釜内温度大大提高,显著的改善熬炼釜的受热环境,有利于提高熬炼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绕型熬油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腔内上端水平固定有柱状的熬炼釜(2),熬炼釜(2)为纵截面呈长圆状的壳体,熬油釜内有水瓶装且能转动的转轴(3),转轴(3)四周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搅拌杆(4),搅拌杆(4)与转轴(3)之间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转轴(3)经连接杆带动搅拌杆(4)转动;外壳(1)上端的内壁上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熬油釜之间有环形间隔,外壳(1)下部左侧板上安装有热风炉(5),外壳(1)上端有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环绕型熬油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腔内上端水平固定有柱状的熬炼釜(2),熬炼釜(2)为纵截面呈长圆状的壳体,熬油釜内有水瓶装且能转动的转轴(3),转轴(3)四周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搅拌杆(4),搅拌杆(4)与转轴(3)之间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转轴(3)经连接杆带动搅拌杆(4)转动;外壳(1)上端的内壁上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熬油釜之间有环形间隔,外壳(1)下部左侧板上安装有热风炉(5),外壳(1)上端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型熬油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杆(4)远离转轴(3)的一侧上均布有多个平板(6),搅拌杆(4)转动时平板(6)能与熬炼釜(2)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绕型熬油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6)的一侧与搅拌轴经螺栓(8)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领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