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阳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15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8
本申请公开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包括左、右行走支撑机构,左、右行走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右行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均固定一个万向轮,底板上固定剪叉式升降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上端固定右载物板,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上端固定左载物板,右载物板与左载物板滑动连接,折叠伸缩机构包括折叠杆,折叠杆连接左、右行走支撑机构机构,折叠杆右端固定右行走支撑机构,折叠杆向左调整位置后固定左行走支撑机构,并且折叠杆位于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左侧部位可以折弯,左、右行走支撑机构通过折叠杆前、后侧分别设置的前、后连杆机构连接,实现左、右行走支撑机构的距离变化,适应不同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搬运货物的推车,尤其适用于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人口大国,存在庞大的生活消费市场,物流、仓储事业得到飞跃的发展,物料搬运中一些环节需要人工搬运,由于不同的商户场地设置的过道宽度不同,有些搬运小车由于过道过窄而无法搬运,需要搬运小车能够进行宽度调节,同时,由于不同货物搬运高度有不同要求,例如搬运货物下端距离地面高度要求,防止货物剐蹭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采用折叠杆连接和连杆机构连接,折叠杆可从一次拉出固定后并折弯,调整两侧行走支撑机构的距离,以及两侧行走支撑机构采用剪叉机构实现升降的多场合的运货推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包括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折叠伸缩机构5、右载物板10、左载物板11,所述的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包括万向轮1、底板2、丝杠3、剪叉式升降机构4;所述的底板2沿着前后方向设置,底板2两端均固定一个万向轮1,底板2上固定剪叉式升降机构4,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右载物板10,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左载物板11,右载物板10设置有向两个向左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左载物板11上设置的滑动槽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上侧分别固定一个连接块508;所述的折叠伸缩机构5包括后连杆机构、前连杆机构、右限位环504、左限位环505、折叠杆506、连接块508,所述的后连杆机构包括后右连接杆501、铰接块502、后左连接杆503,后连杆机构与前连杆机构关于折叠杆506呈轴对称设置,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固定折叠杆506的右端,且该连接块508后端铰接后右连接杆501的右端,后右连接杆501的左端铰接铰接块502的右端,铰接块502左端铰接后左连接杆503的右端,后左连接杆503的左端铰接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的后端,所述的折叠杆506左侧由若干个圆柱轴首尾顺序铰接而成,折叠杆506位于左限位环505的部位折弯90度,所述的折叠杆506左部与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且折叠杆506位于该连接块508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采用可拆卸或放松的结构固定在折叠杆506上;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分别固定右把手8、左把手9下端,右把手8上端向左侧弯曲,左把手9上端向右侧弯曲,右把手8上端向左弯曲部与左把手9上端向右弯曲部形成嵌套式滑动连接结构,用以实现右把手8上端向左侧弯曲部与左把手9上端向右弯曲部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包括滑块一401、滑块二402、连杆一403、连杆二404、滑块三405、滑块四406,所述的滑块一401、滑块二402与底板2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且滑块二402位于滑块一401的前侧,滑块二402铰接连杆二404下端,滑块一401铰接连杆一403下端,连杆一403与连杆二404中部铰接,连杆二404的上端铰接滑块三405,连杆一403上端铰接滑块四406,右行走支撑机构的滑块三405、滑块四406与右载物板10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而左行走支撑机构的滑块三405、滑块四406与左载物板11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块一401、滑块二402分别与丝杠3的后部、前部通过螺旋副连接,所述的丝杠3前、后部螺纹旋向相反设置。优选地,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采用可放松的结构固定在折叠杆506上的结构为:所述的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均为圆环状,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的圆环状内孔与折叠杆506滑动连接,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上分别设置有从外侧贯穿至内孔的径向螺纹孔,螺纹孔内旋合紧定螺钉。优选地,所述的滑块一401、滑块二402分别与丝杠3的后部、前部通过螺旋副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的滑块一401、滑块二402分别设置有后凸块303、前凸块301,后凸块303、前凸块301分别与丝杠3的后部、前部通过螺旋副连接,丝杠3后端或者前端设置有转动手柄,用于方便转动丝杠3。优选地,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下侧分别固定右伸缩杆6的右端、左伸缩杆7的左端,左伸缩杆7右端与右伸缩杆6的左端呈相互嵌套的滑动连接结构,实现左伸缩杆7右端与右伸缩杆6的左端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用于提高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连接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采用折叠伸缩机构连接,折叠伸缩机构的折叠杆506可向左侧移动,并将向左侧移动的折叠杆折弯90度,适应不同场地宽度的调节;折叠杆左部由多个圆柱轴串联铰接而成,且采用可拆卸的结构固定限位环,实现将折叠杆左部固定在左行走支撑机构上,结构设计精巧;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设置有剪叉升降机构,实现运货推车不同置物高度的调节;右行走支撑机构、左行走支撑机构分别固定右伸缩杆、左伸缩杆一端,而左伸缩杆另一端与右伸缩杆另一端相互嵌套的滑动连接,实提高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连接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的总体结构图一。图2是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的总体结构图二。图3是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的总体结构图三。图4是丝杠与剪叉式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剪叉式升降机构与右载物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俯视的折叠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万向轮、2-底板、3-丝杠、4-剪叉式升降机构、5-折叠伸缩机构、6-右伸缩杆、7-左伸缩杆、8-右把手、9-左把手、10-右载物板、11-左载物板、301-前凸块、303-后凸块、401-滑块一、402-滑块二、403-连杆一、404-连杆二、405-滑块三、406-滑块四、501-后右连接杆、502-铰接块、503-后左连接杆、504-右限位环、505-左限位环、506-折叠杆、508-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本技术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包括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折叠伸缩机构5、右伸缩杆6、左伸缩杆7、右把手8、左把手9、右载物板10、左载物板11,按照附图1中以操作者右手与左手分别握在右把手8与左把手9上、面向的右载物板10、左载物板11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定义本申请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以便描述本申请。所述的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包括万向轮1、底板2、丝杠3、剪叉式升降机构4。所述的底板2沿着前后方向设置,底板2两端均固定一个万向轮1,底板2上固定剪叉式升降机构4,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右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折叠伸缩机构(5)、右载物板(10)、左载物板(11),所述的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包括万向轮(1)、底板(2)、剪叉式升降机构(4);/n所述的底板(2)沿着前后方向设置,底板(2)两端均固定一个万向轮(1),底板(2)上固定剪叉式升降机构(4),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右载物板(10),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左载物板(11),右载物板(10)设置有向两个向左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左载物板(11)上设置的滑动槽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上侧分别固定一个连接块(508);/n所述的折叠伸缩机构(5)包括后连杆机构、前连杆机构、右限位环(504)、左限位环(505)、折叠杆(506)、连接块(508),所述的后连杆机构包括后右连接杆(501)、铰接块(502)、后左连接杆(503),后连杆机构与前连杆机构关于折叠杆(506)呈轴对称设置,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固定折叠杆(506)的右端,且该连接块(508)后端铰接后右连接杆(501)的右端,后右连接杆(501)的左端铰接铰接块(502)的右端,铰接块(502)左端铰接后左连接杆(503)的右端,后左连接杆(503)的左端铰接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的后端,所述的折叠杆(506)左侧由若干个圆柱轴首尾顺序铰接而成,折叠杆(506)位于左限位环(505)的部位折弯90度,所述的折叠杆(506)左部与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且折叠杆(506)位于该连接块(508)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采用可拆卸或放松的结构固定在折叠杆(506)上;/n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分别固定右把手(8)、左把手(9)下端,右把手(8)上端向左侧弯曲,左把手(9)上端向右侧弯曲,右把手(8)上端向左弯曲部与左把手(9)上端向右弯曲部形成嵌套式滑动连接结构,用以实现右把手(8)上端向左侧弯曲部与左把手(9)上端向右弯曲部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场合的运货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折叠伸缩机构(5)、右载物板(10)、左载物板(11),所述的左行走支撑机构、右行走支撑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包括万向轮(1)、底板(2)、剪叉式升降机构(4);
所述的底板(2)沿着前后方向设置,底板(2)两端均固定一个万向轮(1),底板(2)上固定剪叉式升降机构(4),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右载物板(10),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剪叉式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左载物板(11),右载物板(10)设置有向两个向左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左载物板(11)上设置的滑动槽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上侧分别固定一个连接块(508);
所述的折叠伸缩机构(5)包括后连杆机构、前连杆机构、右限位环(504)、左限位环(505)、折叠杆(506)、连接块(508),所述的后连杆机构包括后右连接杆(501)、铰接块(502)、后左连接杆(503),后连杆机构与前连杆机构关于折叠杆(506)呈轴对称设置,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固定折叠杆(506)的右端,且该连接块(508)后端铰接后右连接杆(501)的右端,后右连接杆(501)的左端铰接铰接块(502)的右端,铰接块(502)左端铰接后左连接杆(503)的右端,后左连接杆(503)的左端铰接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的后端,所述的折叠杆(506)左侧由若干个圆柱轴首尾顺序铰接而成,折叠杆(506)位于左限位环(505)的部位折弯90度,所述的折叠杆(506)左部与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上固定的连接块(508)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且折叠杆(506)位于该连接块(508)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左限位环(505)、右限位环(504)采用可拆卸或放松的结构固定在折叠杆(506)上;
所述的右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左行走支撑机构的底板(2)后端分别固定右把手(8)、左把手(9)下端,右把手(8)上端向左侧弯曲,左把手(9)上端向右侧弯曲,右把手(8)上端向左弯曲部与左把手(9)上端向右弯曲部形成嵌套式滑动连接结构,用以实现右把手(8)上端向左侧弯曲部与左把手(9)上端向右弯曲部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铭马智勇崔贺财师会超王博陈欣田双昊关光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