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63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及其安装结构,充电桩包括充电主体、安装结构、传输线及充电枪。安装结构安装于充电主体上,安装结构上的出线孔与充电主体上的走线孔相连通。传输线穿过走线孔与出线孔并由出线孔穿出。传输线电性连接于充电主体,充电枪连接于传输线远离充电主体的一端上。当安装结构安装在充电主体上时,出线口的开口方向朝下方或朝斜下方设置,进而使得传输线由充电主体伸出的朝向与出线口的开口方向的一致,朝下或朝斜下方设置,有效避免水渍或粉尘等沿着传输线与充电主体的连接处进入充电主体内部,进而提高充电主体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充电桩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经济环保,进而使得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被广泛普及。然而,传统的充电桩的充电枪通过导线连接于充电桩的充电主体上,而传统的充电桩导线直接由充电主体引出,进而导致水渍或粉尘等容易进入和沉积到导线与充电主体的连接处,在充电的时候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充电安全性的充电桩及其安装结构。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与充电主体的走线孔相对应连通,所述出线孔贯穿所述安装结构背向于所述走线孔的表面并形成出线口,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充电主体上,以使所述出线口的开口方向朝下方或朝斜下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部及出线部,所述出线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于所述充电主体上,所述出线孔开设于所述出线部上并贯穿所述出线部背向于走线孔的表面形成所述出线口,所述出线部背向于所述走线孔的表面朝下方或朝斜下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与充电主体的走线孔相对应连通,所述出线孔贯穿所述安装结构背向于所述走线孔的表面并形成出线口,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充电主体上,以使所述出线口的开口方向朝下方或朝斜下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与充电主体的走线孔相对应连通,所述出线孔贯穿所述安装结构背向于所述走线孔的表面并形成出线口,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充电主体上,以使所述出线口的开口方向朝下方或朝斜下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部及出线部,所述出线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于所述充电主体上,所述出线孔开设于所述出线部上并贯穿所述出线部背向于走线孔的表面形成所述出线口,所述出线部背向于所述走线孔的表面朝下方或朝斜下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于所述充电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出线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弯折成型,以使所述出线部与所述安装部呈钝角或直角设置;或者
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出线部设置于所述引线孔内,且所述出线口与所述引线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出线部设置于所述引线孔内,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引线部,所述引线部设置于所述引线孔内,所述引线部上开设有引线槽,所述出线孔通过所述引线槽与所述引线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上形成有挂线件,所述挂线件设置于所述出线孔的上方,所述挂线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出线口,所述挂线件用于传输线的挂设。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舟李勋古云峰孙楠溪邱熙邹大中程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