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5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墙体涂覆涂料之前,首先在墙体表面涂覆一层水泥,并对水泥表面进行打磨修平,从而便于涂料涂覆,并在水泥内侧铺设有铁丝网,从而减少其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涂覆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保温外墙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美观与表面氧化的因素,需要在其表面涂覆涂料,但是,目前,在涂覆涂料时,多数是直接对外墙进行涂覆,此种方式易造成后期涂料的脱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涂刷时横坚交叉进行,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优选的,所述S1中对墙体进行喷水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5~10分钟。优选的,所述铁丝网十字交错设置,且铁丝网通过铁钉固定在墙体上。优选的,采用打磨机先一步的对水泥表面进行整体打磨一遍后,并采用砂纸对水泥层表面进行局部打磨,使表面平整。优选的,涂抹底漆与防水层后,晾置的时间分别为12小时与24小时。优选的,所述底漆的厚度为1~2mm,防水层的厚度为3~5mm。优选的,S5中对墙面涂刷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3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对墙体涂覆涂料之前,首先在墙体表面涂覆一层水泥,并对水泥表面进行打磨修平,从而便于涂料涂覆,并在水泥内侧铺设有铁丝网,从而减少其掉落的因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涂刷时横坚交叉进行,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进一步的,所述S1中对墙体进行喷水次数为2次,每次间隔5分钟。进一步的,所述铁丝网十字交错设置,且铁丝网通过铁钉固定在墙体上。进一步的,采用打磨机先一步的对水泥表面进行整体打磨一遍后,并采用砂纸对水泥层表面进行局部打磨,使表面平整。进一步的,涂抹底漆与防水层后,晾置的时间分别为12小时与24小时。进一步的,所述底漆的厚度为1mm,防水层的厚度为3mm。进一步的,S5中对墙面涂刷次数为2次,每次间隔30分钟。实施例二: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涂刷时横坚交叉进行,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进一步的,所述S1中对墙体进行喷水次数为3次,每次间隔7分钟。进一步的,所述铁丝网十字交错设置,且铁丝网通过铁钉固定在墙体上。进一步的,采用打磨机先一步的对水泥表面进行整体打磨一遍后,并采用砂纸对水泥层表面进行局部打磨,使表面平整。进一步的,涂抹底漆与防水层后,晾置的时间分别为12小时与24小时。进一步的,所述底漆的厚度为2mm,防水层的厚度为4mm。进一步的,S5中对墙面涂刷次数为3次,每次间隔30分钟。实施例三: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涂刷时横坚交叉进行,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进一步的,所述S1中对墙体进行喷水次数为3次,每次间隔10分钟。进一步的,所述铁丝网十字交错设置,且铁丝网通过铁钉固定在墙体上。进一步的,采用打磨机先一步的对水泥表面进行整体打磨一遍后,并采用砂纸对水泥层表面进行局部打磨,使表面平整。进一步的,涂抹底漆与防水层后,晾置的时间分别为12小时与24小时。进一步的,所述底漆的厚度为2mm,防水层的厚度为5mm。进一步的,S5中对墙面涂刷次数为3次,每次间隔30分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对墙体涂覆涂料之前,首先在墙体表面涂覆一层水泥,并对水泥表面进行打磨修平,从而便于涂料涂覆,并在水泥内侧铺设有铁丝网,从而减少其掉落的因素。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n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n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n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n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涂刷时横坚交叉进行,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墙体进行多次喷水,使水渗透墙体,并在墙体表面铺设铁丝网,并涂覆一层水泥,打底、晾干;
S2、对晾干后保温外墙进行修补、打磨,填平墙体表面凹槽、裂缝,并消除尖锐棱角、蜂窝麻面和凸起部,清除表面浮灰;
S3、在基层表面先一步的涂覆一层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
S4、在底漆外部涂抹一层防水层,并晾置一段时间;
S5、采用辊筒对墙面进行涂刷多次涂刷,涂刷时横坚交叉进行,使平面达到平整均匀、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温外墙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对墙体进行喷水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5~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芳王美香王新峰江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海峡厦门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