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51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室防水建筑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底板防水;S11: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S12:铺设底板防水卷材;S13:底板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在防水卷材上安装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S14: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终凝后用薄膜进行覆盖;S2:侧墙防水:S21: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圈防水涂料;S22:铺设侧墙防水卷材;S23:在侧墙防水卷材外部做防护隔离层,所述防护隔离层为50厚挤塑聚苯板;S24:所述防护隔离层外砌筑120厚M5水泥砂浆页岩实心砖做保护墙;S3:顶板防水:S31: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S32:找平后铺设顶板防水卷材;S33:铺设后,采用70厚C20细石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顶板刚性防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防水建筑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水工艺是一项重要施工环节,防水施工的质量关系到竣工交付、质保期维修难易和费用、正常使用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现有地下室存在防水效果较差,制作防水过程中成本较高,程序繁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用以实现提高防水效果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S1:底板防水;S11: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S12:铺设底板防水卷材;S13:底板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在防水卷材上安装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S14: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终凝后用薄膜进行覆盖;S2:侧墙防水:S21: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圈防水涂料;S22:铺设侧墙防水卷材;S23:在侧墙防水卷材外部做防护隔离层,所述防护隔离层为50厚挤塑聚苯板;S24:所述防护隔离层外砌筑120厚M5水泥砂浆页岩实心砖做保护墙;S3:顶板防水:S31: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S32:找平后铺设顶板防水卷材;S33:铺设后,采用70厚C20细石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顶板刚性防水层。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防水卷材采用1.5厚HDPF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选择这个卷材适用于工期紧,比如遇到雨季之类等原因造成的工期紧,该卷材可采用空铺法进行施工,对基层干燥度要求不高,卷材摩擦面与基础混凝土底部进行反向粘结,无需设置保护层,可直接于卷材上进行钢筋安装施工,极大的减少施工周期,并且该卷材修补较为容易。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在所述S21操作涂刷防水涂料之前,先取出止水对拉螺栓上的垫片,沿垫片凹槽底部切除螺栓,采用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封堵。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侧墙防水卷材采用1.5厚Ⅱ型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选择这卷材的主要原因是该卷材具有较高的抗拉、抗撕裂强度,可以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的穿刺,粘结的密封性能较好,可以有效防止窜水现象,具有耐酸碱性能,除此之外,对施工方面也有好处,具体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且无毒无味,符合环保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铺设侧墙防水卷材的具体工艺如下:S221:第一层侧墙防水卷材铺设时先使用粘接剂调配好水泥浆,将水泥浆刷满在防水卷材粘接面上,随后再进行铺设;S222:第一层侧墙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第二层侧墙防水卷材采用干粘法与第一层侧墙防水卷材进行粘接。第一层选择湿铺瞒粘法可以使防水卷材与基层能够更好的粘结,减少空鼓等质量缺陷的出现,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第二层采用干铺满粘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缩减施工周期。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在铺设侧墙防水卷材前,用1:2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层厚度为20mm。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在找平前先对混凝土基层进行甩浆或刷毛。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S32顶板防水卷材铺设步骤如下:S321:第一层顶板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采用1:2水泥砂浆做20mm厚砂浆保护层;S322:铺设第二层顶板防水卷材,铺设后再铺设一道石油沥青油毛毡做隔离层。这样铺设的方式对第一层防水卷材能够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第二层卷材被植被根茎损坏后,立即破环第一层卷材。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顶板防水卷材选用1.5厚Ⅱ型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该卷材具有较高的抗拉、抗撕裂强度,可以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的穿刺;粘结的密封性能较好,可以有效防止窜水现象;具有耐酸碱性能等;除此之外,在施工方面较为方便,可提高施工效率,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且无毒无味,符合环保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顶板防水卷材采用1.5厚HDPE高分子复合自粘耐根穿刺防水卷材,选用这卷材主要原因是卷材上部有绿化植被,该卷材能够耐植被根部对卷材的穿刺、磨损,进而增加卷材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施工工艺进行地下室防水,各个操作步骤之间相互协同,使其防水效果俱佳,且能够使其工程顺利的推进,减少为维保的概率,进而加强项目成本的控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步骤:底板防水、侧墙防水和顶板防水,先具体针对每一部分的防水做详细的介绍。所述底板防水的操作步骤如下:S11:底板垫层浇筑完毕后,采用1:2水泥砂浆进行垫层找平,在找平的过程中,优选找平的厚度不超过20mm;待找平层水分充分散发后,将表层杂物清理干净,便于后续铺设底板防水卷材;S12:铺设底板防水卷材;底板防水卷材采用1.5厚HDPF高风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平面铺设过程中,底板防水卷材施工采用预铺反粘法进行施工,其中底板防水卷材长边采用同性材料自粘边进行搭接,短边采用同性材料增设搭接胶带盖缝搭接,立面及斜坡部分采用钉子固定后,面层粘贴带进行搭接。基坑防水卷材的铺设工艺:铺设前,先从整张卷材上剪切出一部分大小合适的卷材块,采用水泥钉固定在阴阳角部位,作为阴阳角的加固垫片。先在垫层上弹线,确定卷材铺设的基准位置,按照基准线进行第一张底板防水卷材的铺设,然后再进行第二张底板防水卷材的铺设,依次类推,直到铺设完成。基坑上口防水卷材铺设时,将转角碰角处需要延展的防水卷材裁剪开,铺设与预先预留的防水垫片上,将垫片上原有的隔离膜揭开使其粘接固定,防水卷材铺设完成,并在距搭接边边缘约5mm处钉上水泥钉固定立面卷材,使用表面粘接浇带覆盖搭接处,加强固定处的防水。平面与立面交接处底板防水卷材的铺设,使用粘接胶带进行搭接。立面与坡面施工底板防水卷材时,从低处阴角贴有短边搭接胶带的阴角处向上开始铺设,撕开平面卷材上搭接胶带的隔离纸并把立面下方的卷材与平面卷材进行粘接搭接处理,下翻卷材交叠的地方使用搭接胶带牢固粘结,并用压辊来回压实,使其充分粘接紧密。S13: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在防水卷材上安装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底板防水卷材上进行钢筋安装过程中,严禁对钢筋进行拖拽,作业人员在其表面作业时,需穿软底无钉鞋,并保持鞋底干净整洁,做到对底板防水卷材表面磨砂面层的保护,使其能与混凝土保持良好的粘接效果。所选用的混凝土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且不得有块状,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石子粒径小于等于40mm,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低于260kg/m3同时控制在水泥最大用量范围内。为使混凝土中产生自应力使结构处于受压状态,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用量6%~8%的微膨胀剂及1.2kg/m3的CH-Q抗裂纤维,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之间。混凝土浇筑时,先将底部防水卷材层表面杂物清理干净,确保防水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底板防水;/nS11: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nS12:铺设底板防水卷材;/nS13:底板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在防水卷材上安装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nS14: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终凝后用薄膜进行覆盖;/nS2:侧墙防水:/nS21: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圈防水涂料;/nS22:铺设侧墙防水卷材;/nS23:在侧墙防水卷材外部做防护隔离层,所述防护隔离层为50厚挤塑聚苯板;/nS24:所述防护隔离层外砌筑120厚M5水泥砂浆页岩实心砖做保护墙;/nS3:顶板防水:/nS31: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nS32:找平后铺设顶板防水卷材;/nS33:铺设后,采用70厚C20细石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顶板刚性防水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底板防水;
S11: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
S12:铺设底板防水卷材;
S13:底板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在防水卷材上安装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
S14: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终凝后用薄膜进行覆盖;
S2:侧墙防水:
S21: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圈防水涂料;
S22:铺设侧墙防水卷材;
S23:在侧墙防水卷材外部做防护隔离层,所述防护隔离层为50厚挤塑聚苯板;
S24:所述防护隔离层外砌筑120厚M5水泥砂浆页岩实心砖做保护墙;
S3:顶板防水:
S31: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
S32:找平后铺设顶板防水卷材;
S33:铺设后,采用70厚C20细石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顶板刚性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防水卷材采用1.5厚HDPF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1操作涂刷防水涂料之前,先取出止水对拉螺栓上的垫片,沿垫片凹槽底部切除螺栓,采用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防水卷材采用1.5厚Ⅱ型高分子复合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毅朱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