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钞的真伪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35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对于预先准备的每一种真纸钞类,在每一预先设定的数个检查部分,由数种传感器来测定出数种特征量,并由此进行主要成分分析而求得对应的直线方程,根据求得的直线方程而事先作成基准数据,对检查对象的纸钞在每一预先设定的数个检查部分,利用所述数种传感器来测定数种特征量,根据所得测定结果与所述直线的式子而作成测量用数据,通过将基准数据与测量用数据比较而进行对检查对象纸钞类的真伪判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币、有价证券等。作为纸币的真伪判定方法已知利用磁性传感器等的单一传感器从检查对象纸币而获得的测量数据以及利用与预先作成的基准数据相比较而进行检查对象纸币的真伪判定。(参照特公昭60-215293公报)。但是,在此方法中,由于仅仅通过单一传感器测量出来的数据来进行真伪判定,如果判明了使用的是何种传感器,则像获得这种传感器中判定为真券的数据那样而能够容易地制造伪钞。即,存在伪造容易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了使用2种传感器来进行纸币的真伪判定。(特开昭51-90890、特开昭51-90891)。即,使用用来测量检查对象纸币被检测部分其可见光透过率的第1传感器与用来测量检查对象纸币被检测部分红外光透过率的第2传感器,通过判定由第1传感器测量出的可见光透过率的测量电平与由第2传感器测量出的红外光透过率的测量电平之间的比值或者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而来判定检查对象纸币的真伪。然而,这种方法虽然使用了2个传感器,但由于通过单纯地判定2个传感器测量电平的差或者比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而来进行真伪判定,故如果判明了这2个传感器是何种传感器,则像获得这些传感器中判定为真券的数据那样也可容易地制造伪钞。即,存在伪造容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伪造更加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特点在于,对于预先准备的每一种真纸钞类,在每一预先设定的数个测量部分,由数种传感器来测定出数种特征量,根据所得的测定结果来进行主要成分分析,求得规定主要成分所对应的直线的式子,且根据求得的直线方程,事先作成由关于各测量部分规定的主要成分的值而形成的基准数据,对于检查对象的纸钞类,在每一预先设定的数个测量部分,利用所述数种传感器来测定数种特征量,根据所得测定结果与所述直线的式子而作成由关于各测量部分主要成分的值而形成的测量用数据,通过将基准数据与测量用数据比较来进行检查对象纸钞类的真伪判定。作为数种传感器,例如使用了磁性传感器与光透过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又,作为数种传感器,例如使用了红色光透过传感器与红外光透过传感器这2种传感器。又,作为数种传感器使用了磁性传感器、红色光透过传感器及红外光透过传感器这3种传感器。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用于读取纸币特征量的传感器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为了作成基准数据的预先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3是模式化地表示线L各位置上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数据以及线L各位置上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数据的曲线图。图4是用来说明主要成分分析方法的图像。图5是模式化地表示有关第1主要成分基准数据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检查对象纸币真伪判定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用于读取纸币特征量的传感器的正视图。图8是表示用于读取纸币特征量的传感器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为了作成基准数据的预先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0是模式化地表示线L各位置上第1光透过传感器21的测量值y1数据以及线L各位置上第2光透过传感器22的测量值y2数据的曲线图。图11是用于说明主要成分分析方法的图像。图12是表示检查对象纸币的真伪判定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3是用于说明主要成分分析方法的图像。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态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第1实施形态的说明(1-1)读取纸币特征量传感器的说明图1表示了用于读取纸币特征量的传感器。将纸币1投入图中没有表示的测量装置且移向箭头方向。作为用于读取纸币1的特征量的传感器,设有光透过传感器11及磁性传感器12。光透过传感器11是在纸币1中线L的数个特征量读取位置上而来检测光透过率。磁性传感器12是在纸币1中线L的数个特征量读取位置上而来检测磁场强度。(1-2)预先处理的说明为了判定纸币的真伪,根据预先准备的数枚真券(真的纸币)有必要作成基准数据。图2表示了为了作成基准数据的预先处理步骤。(1)预先准备数枚真券。对于各枚真券,在线L数个特征量的每一个读取位置上读取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与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步骤1)因而,对于一枚真券,如图3(a)(b)所示,得到线L各位置上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数据(图3(a))以及线L各位置上得到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数据(图3(b))。(2)对于全部的真券而得到的数据,利用主要成分分析法,求得第1主要成分的直线方程Z1与第2主要成分的直线方程Z2(步骤2)。即,如图4所示,对于全部真券在线L每个位置上所得到的数据(x1,x2),将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作为纵轴、将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作为横轴而构成了点状的图像。然后,在通过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与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的重心(平均)Q的直线之中,引出从各点到直线的垂线距离长度平方的值为最小的第1直线(Z1轴)。又,通过重心Q引出与Z1轴相垂直的第2直线(Z2)。可以将Z1称为第1主要成分、Z2称为第2主要成分。第1主要成分表示磁性油墨浓度、第2主要成分表示油墨质量。从图4中各点离开直线Z1上重心Q的距离称为第1主要成分得分。从图4中各点离开直线Z2上重心Q的距离称为第2主要成分得分。求得由下式(1)所表示的第1直线的式子Z1与第2直线的式子Z2。Z1=a1·x1+b1·x2Z2=a2·x1+b2·x2…(1)求系数a1、a2、b1、b2的方法是众所周知因而省略。(3)其次,对于每枚真券都作成了线L各位置上第1主要成分得分的数据以及线L各位置上第2主要成分得分的数据(步骤3)。对于1枚真券的线L各位置上第1主要成分得分的数据以及线L各位置上第2主要成分得分的数据的作成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图4内任意1枚真券的线L各位置上每一个数据(x1,x2)变换为将重心Q作为原点的Z1、Z2坐标系的值。换句话说,求得图4内任意1枚真券线L各位置上每一个数据(x1,x2)的第1主要成分得分与第2主要成分得分。具体的是首先将此1枚真券线L各位置上的每一个数据(x1,x2)代入上述式1,且求得线L每个位置上的Z1、Z2的值。求得线L每个位置上所得的Z1的平均值*Z1以及线L每个位置上所得的Z2的平均值*Z2。通过从线L每个位置上所得的Z1中减去平均值*Z1而求得线L每个位置上的第1主要成分得分。又,通过从线L每个位置上所得的Z2中减去平均值*Z2而求得线L每个位置上的第2主要成分得分。因而,对于此真券作成了线L各位置上的第1主要成分得分的数据以及线L各位置上第2主要成分得分的数据。(4)在线L的每个位置上,利用将全部真券的第1主要成分得分进行平均而作成线L各位置的第1主要成分得分的平均值数据(步骤4)。由此,例如,如图5所示,作成了关于第1主要成分的基准数据。(5)又,在线L每个位置上,利用将全部真券的第2主要成分得分进行平均而作成线L各位置的第2主要成分得分的平均值数据(步骤5)。由此,作成了关于第2主要成分的基准数据。(1-3)检查对象纸币的真伪判定方法的说明。图6是表示了检查对象纸币真伪判定的处理步骤。(1)对于检查对象纸币,在线L上的数个特征量读取位置上读取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与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步骤11)。由此,对于检查对象纸币,能够获得线L各位置上光透过传感器11的测量值x1的数据与线L各位置上磁性传感器12的测量值x2的数据。(2)对于检查对象纸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钞类的真伪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对于预先准备的第一种真纸钞类,在每一预先设定的数个检查部分,由数种传感器来测定出数种特征量,根据所得的测定结果来进行主要成分分析,求得规定主要成分所对应的直线方程,且根据此求得的直线方程,对各检 查部分事先作成与规定的主要成分相关的值构成的基准数据,对于检查对象的纸钞类,在每一预先设定的数个检查部分,利用所述数种传感器来测定数种特征量,根据所得测定结果与所述直线的式子而作成由关于各检查部分主要成分的值而形成的检查用数据。通过 将基准数据与测量用数据比较来进行检查对象纸钞类的真伪判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阪井英隆田边义宪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