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34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包括机架、往复运行机构、滚压搓揉脱水机构、立板式毛巾支架和储水盒,往复运行机构及储水盒安装于机架,立板式毛巾支架安装于储水盒之上;往复运行机构用于驱动滚压搓揉脱水机构沿立板式毛巾支架作升降往复运动,以通过滚压搓揉脱水机构对立板式毛巾支架上的毛巾进行护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毛巾自动护理装置,通过滚压搓揉设计,实现毛巾的自动护理,高效且一体化,且具有造价低廉、机构可靠、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十分适合大部分卫生间及有需要的场所的使用;填补市场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的洗漱是必不可少的,而脸部的清洗及其他皮肤的清洗都是需要毛巾的协助。根据调查显示,当今社会大约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人会在洗漱时用到毛巾。而这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调查者中,大约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一天会两次用到毛巾洗漱,而在夏天,人们更愿意用毛巾来擦拭身体、清洁面部,可以保持身体清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生活的舒适感,预防感染。而手工清洗毛巾并将其拧干费时费力,每日重复的清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再者,毛巾长时间处于温湿状态,经过一定时间,便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加之人体皮肤上的油脂、灰尘、水中的杂质、空气中的细菌等等沉积在毛巾上,再用这样的毛巾擦拭皮肤,不仅起不到清洁的作用,反而会污染皮肤、堵塞毛孔。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包括机架、往复运行机构、滚压搓揉脱水机构、立板式毛巾支架和储水盒,往复运行机构及储水盒安装于机架,立板式毛巾支架安装于储水盒之上;往复运行机构用于驱动滚压搓揉脱水机构沿立板式毛巾支架作升降往复运动,以通过滚压搓揉脱水机构对立板式毛巾支架上的毛巾进行护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直流减速电机、横向锥齿轮、纵向锥齿轮、丝杆固定座、滚珠丝杆、光轴固定座、光轴、法兰直线轴承、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座、丝杆支撑座,直流减速电机安装于机架,直流减速电机与横向锥齿轮驱动连接,横向锥齿轮与纵向锥齿轮啮合,纵向锥齿轮与滚珠丝杆同轴驱动连接,滚珠丝杆通过丝杆螺母安装于丝杆螺母座,滚珠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丝杆固定座和丝杆支撑座安装于机架;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光轴固定座安装于机架,光轴与滚珠丝杆平行,光轴通过法兰直线轴承安装于丝杆螺母座;通过直流减速电机的正反驱动,以使丝杆螺母座作升降往复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轴有两根,分别位于滚珠丝杆的两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滚压搓揉脱水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内齿条、右内齿条、内压杆、左齿轮、右齿轮、左外齿条、右外齿条、外压杆、左滚轮、右滚轮、左轨道和右轨道,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安装于丝杆螺母座的左、右两侧,左齿轮安装于左支架,左内齿条和左外齿条分别位于左齿轮的两侧且均与左齿轮啮合,右齿轮安装于右支架,右内齿条和右外齿条分别位于右齿轮的两侧且均与右齿轮啮合,左内齿条与右内齿条之间安装内压杆,左外齿条与右外齿条之间安装外压杆,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具有用于内压杆与外压杆作相互靠近运动或相互远离运动的的内腰形孔和外腰形孔,内压杆在内腰形孔的行程范围内活动,外压杆在外腰形孔的行程范围内活动;左滚轮安装于左内齿条,右滚轮安装于右内齿条;左轨道和右轨道分别对应于左滚轮和右滚轮安装于机架;左轨道、右轨道与机架之间具有预设的间距,以构成左滚轮、右滚轮的上升复位通道;左轨道、右轨道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左切换杆、右切换杆,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上升复位通道;左切换杆和右切换杆通过各自安装的扭簧实现关闭复位;左内齿条上远离左滚轮的一侧安装有左压簧和左顶针,左压簧套设于左顶针之外,左顶针的一端与左内齿条连接,另一端活动配合于左支架;右内齿条上远离右滚轮的一侧安装有右压簧和右顶针,右压簧套设于右顶针之外,右顶针的一端与右内齿条连接,另一端活动配合于右支架;当丝杆螺母座联动左支架和右支架由原始位置作下降运动时,左切换杆、右切换杆的活动端抵靠至机架,上升复位通道关闭,左滚轮和右滚轮分别沿左切换杆、右切换杆活动至左轨道和右轨道,联动内压杆和外压杆相互靠近,以对立板式毛巾支架上的毛巾进行滚压搓揉脱水;当左滚轮和右滚轮下降至脱离左轨道和右轨道,在相应的压簧的作用下,内压杆和外压杆作相互远离运动,丝杆螺母座联动左支架和右支架作上升运动,左滚轮和右滚轮分别沿各自的上升复位通道并顶开左切换杆、右切换杆,复位至原始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支架对应于左内齿条和左外齿条分别设有滑块与滑轨的导向配合结构,以分别对左内齿条和左外齿条的活动进行导向;所述右支架对应于右内齿条和右外齿条分别设有滑块与滑轨的导向配合结构,以分别对右内齿条和右外齿条的活动进行导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轨道或右轨道的上方的原始位置和下方的反向位置分别安装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直流减速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轨道和右轨道分别具有弧形导向面,以导向内压杆与外压杆作相互远离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板式毛巾支架的两板面具有出水孔,出水孔通过供水管路与储水盒连通,供水管路设有水泵。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水盒具有沿立板式毛巾支架周向分布的环导式水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导式水槽具有排水口,排水口安装有密封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毛巾自动护理装置,通过滚压搓揉设计,实现毛巾的自动护理,高效且一体化,且具有造价低廉、机构可靠、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十分适合大部分卫生间及有需要的场所的使用;填补市场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毛巾自动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往复运行机构及滚压搓揉脱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滚压搓揉脱水机构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毛巾自动护理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的K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板式毛巾支架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水盒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包括机架Ⅰ、往复运行机构Ⅱ、滚压搓揉脱水机构Ⅲ、立板式毛巾支架Ⅳ、储水盒Ⅱ和电控柜Ⅵ。其中,往复运行机构Ⅱ及储水盒Ⅱ安装在机架Ⅰ上,立板式毛巾支架Ⅳ安装在储水盒之上,以便毛巾经过滚压搓揉脱水流入储水盒内;往复运行机构Ⅱ用于驱动滚压搓揉脱水机构Ⅲ沿立板式毛巾支架Ⅳ作升降往复运动,以通过滚压搓揉脱水机构Ⅲ对立板式毛巾支架上的毛巾进行滚压搓揉脱水,实现毛巾护理。具体地,如图2所示,往复运动机构Ⅱ包括直流减速电机1、电机安装支架2、横向锥齿轮3、纵向锥齿轮4、丝杆固定座5、滚珠丝杆6、光轴固定座7、光轴8、法兰直线轴承9、丝杆螺母10、丝杆螺母座11、丝杆支撑座12,直流减速电机1通过电机安装支架2安装在机架上,直流减速电机1与横向锥齿轮3驱动连接,横向锥齿轮3与纵向锥齿轮4啮合,纵向锥齿轮4与滚珠丝杆6同轴驱动连接,滚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往复运行机构、滚压搓揉脱水机构、立板式毛巾支架和储水盒,往复运行机构及储水盒安装于机架,立板式毛巾支架安装于储水盒之上;往复运行机构用于驱动滚压搓揉脱水机构沿立板式毛巾支架作升降往复运动,以通过滚压搓揉脱水机构对立板式毛巾支架上的毛巾进行护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往复运行机构、滚压搓揉脱水机构、立板式毛巾支架和储水盒,往复运行机构及储水盒安装于机架,立板式毛巾支架安装于储水盒之上;往复运行机构用于驱动滚压搓揉脱水机构沿立板式毛巾支架作升降往复运动,以通过滚压搓揉脱水机构对立板式毛巾支架上的毛巾进行护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直流减速电机、横向锥齿轮、纵向锥齿轮、丝杆固定座、滚珠丝杆、光轴固定座、光轴、法兰直线轴承、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座、丝杆支撑座,直流减速电机安装于机架,直流减速电机与横向锥齿轮驱动连接,横向锥齿轮与纵向锥齿轮啮合,纵向锥齿轮与滚珠丝杆同轴驱动连接,滚珠丝杆通过丝杆螺母安装于丝杆螺母座,滚珠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丝杆固定座和丝杆支撑座安装于机架;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光轴固定座安装于机架,光轴与滚珠丝杆平行,光轴通过法兰直线轴承安装于丝杆螺母座;通过直流减速电机的正反驱动,以使丝杆螺母座作升降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有两根,分别位于滚珠丝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巾自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搓揉脱水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内齿条、右内齿条、内压杆、左齿轮、右齿轮、左外齿条、右外齿条、外压杆、左滚轮、右滚轮、左轨道和右轨道,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安装于丝杆螺母座的左、右两侧,左齿轮安装于左支架,左内齿条和左外齿条分别位于左齿轮的两侧且均与左齿轮啮合,右齿轮安装于右支架,右内齿条和右外齿条分别位于右齿轮的两侧且均与右齿轮啮合,左内齿条与右内齿条之间安装内压杆,左外齿条与右外齿条之间安装外压杆,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具有用于内压杆与外压杆作相互靠近运动或相互远离运动的的内腰形孔和外腰形孔,内压杆在内腰形孔的行程范围内活动,外压杆在外腰形孔的行程范围内活动;
左滚轮安装于左内齿条,右滚轮安装于右内齿条;左轨道和右轨道分别对应于左滚轮和右滚轮安装于机架;左轨道、右轨道与机架之间具有预设的间距,以构成左滚轮、右滚轮的上升复位通道;左轨道、右轨道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左切换杆、右切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保华陈托曹恒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