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15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聚乙烯复合薄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包括薄膜本体和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在所述夹紧装置中将所述薄膜本体的外表面进行夹紧。该聚乙烯复合薄膜,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滑槽、滑块、滑板和磁石,夹紧装置将薄膜本体进入检测区的部分与在进料区的部分进行隔断,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移动检测箱外表面滑板,滑板带动滑块在挡板上开设的滑槽内滑动,从而达到滑板将挡板上开设的通孔进行遮盖的效果,滑板内的磁石在滑板滑动的贯穿中互相吸引,从而达到滑板将薄膜本体夹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
本技术涉及聚乙烯复合薄膜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
技术介绍
聚乙烯复合薄膜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复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包装。目前生产出的聚乙烯复合薄膜在进行检测时,大多数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到检测的结果,造成检测的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聚乙烯复合薄膜在检测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包括薄膜本体和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开设有穿孔,所述薄膜本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薄膜本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检测箱的内部通过所述穿孔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检测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在所述夹紧装置中将所述薄膜本体的外表面进行夹紧。优选地,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与所述穿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穿孔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固定支撑夹子,当薄膜本体的一侧表面通过检测箱上的穿孔进入检测箱的内部时,安装块上的夹子将薄膜本体留在检测箱外部的一侧表面进行夹紧,防止薄膜本体全部进入检测箱内,同时用夹子夹达到了操作方便的效果,减少了人力的损耗。优选地,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进物口,所述进物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短管,所述短管的一侧表面与进入所述检测箱内部的所述薄膜本体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薄膜本体的一侧表面通过检测箱上的穿孔进入检测箱的内部,安装块上的夹子将薄膜本体留在检测箱外部的一侧表面夹紧时,将物体通过检测箱一侧表面开设的进物口放入,物体顺着进物口沿着短管进入薄膜本体的内部。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薄膜本体的一侧表面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箱内部的挡板将检测箱分为两个部分,挡板的上表面是进物区,挡板的下表面是检测区,当薄膜本体的一侧表面通过检测箱上的穿孔进入检测箱的内部,安装块上的夹子将薄膜本体留在检测箱外部的一侧表面夹紧时,将物体通过检测箱一侧表面开设的进物口放入,物体顺着进物口沿着短管进入薄膜本体的内部时,薄膜本体通过检测箱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挡板上的通孔从进物区进入检测区。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滑槽、滑块和磁石,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底部与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滑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并延伸至所述检测箱的外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紧装置将薄膜本体进入检测区的部分与在进料区的部分进行隔断,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移动检测箱外表面凹槽内的滑板,滑板带动滑块在挡板上开设的滑槽内滑动,从而达到滑板将挡板上开设的通孔进行遮盖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磁石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滑板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磁石分为阳极磁石和阴极磁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检测箱外表面凹槽内的滑板,滑板带动滑块在挡板上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时,滑板内的磁石互相吸引,从而达到夹紧效果。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下表面的检测区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灯照射薄膜本体的外表面,检测薄膜本体是否能有效隔绝紫外线的照射,检测薄膜本体是否能避免内部的物体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滑槽、滑块、滑板和磁石,滑槽开设在挡板的上表面,滑块的底部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板的底部与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板的一侧表面延伸至检测箱的外表面,磁石的一侧表面与滑板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磁石分为阳极磁石和阴极磁石,夹紧装置将薄膜本体进入检测区的部分与在进料区的部分进行隔断,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移动检测箱外表面滑板,滑板带动滑块在挡板上开设的滑槽内滑动,从而达到滑板将挡板上开设的通孔进行遮盖的效果,滑板内的磁石在滑板滑动的贯穿中互相吸引,从而达到滑板将薄膜本体夹紧的效果,解决了薄膜本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的检测箱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的挡板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的挡板结构剖视图。图中:1、薄膜本体;2、检测箱;3、穿孔;4、挡板;5、滑板;51、滑槽;52、滑块;53、磁石;6、凹槽;7、安装块;8、夹子;9、进物口;10、短管;11、通孔;12、紫外线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和检测箱2,检测箱2的上表面开设有穿孔3,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穿孔3的内壁滑动连接,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检测箱2的内部通过穿孔3进行滑动连接;检测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滑板5,滑板5在夹紧装置中将薄膜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夹紧。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底部与穿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块7靠近穿孔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子8;具体地,安装块7固定支撑夹子8,当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通过检测箱2上的穿孔3进入检测箱2的内部时,安装块7上的夹子8将薄膜本体1留在检测箱2外部的一侧表面进行夹紧,防止薄膜本体1全部进入检测箱2内,同时用夹子8夹达到了操作方便的效果,减少了人力的损耗。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箱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进物口9,进物口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短管10,短管10的一侧表面与进入检测箱2内部的薄膜本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具体地,当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通过检测箱2上的穿孔3进入检测箱2的内部,安装块7上的夹子8将薄膜本体1留在检测箱2外部的一侧表面夹紧时,将物体通过检测箱2一侧表面开设的进物口9放入,物体顺着进物口9沿着短管10进入薄膜本体1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挡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内壁与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滑动连接;具体地,检测箱2内部的挡板4将检测箱2分为两个部分,挡板4的上表面是进物区,挡板4的下表面是检测区,当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通过检测箱2上的穿孔3进入检测箱2的内部,安装块7上的夹子8将薄膜本体1留在检测箱2外部的一侧表面夹紧时,将物体通过检测箱2一侧表面开设的进物口9放入,物体顺着进物口9沿着短管10进入薄膜本体1的内部时,薄膜本体1通过检测箱2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挡板4上的通孔11从进物区进入检测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和检测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2)的上表面开设有穿孔(3),所述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穿孔(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检测箱(2)的内部通过所述穿孔(3)进行滑动连接;/n所述检测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滑板(5),所述滑板(5)在所述夹紧装置中将所述薄膜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和检测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2)的上表面开设有穿孔(3),所述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穿孔(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薄膜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检测箱(2)的内部通过所述穿孔(3)进行滑动连接;
所述检测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滑板(5),所述滑板(5)在所述夹紧装置中将所述薄膜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底部与所述穿孔(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7)靠近所述穿孔(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子(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进物口(9),所述进物口(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短管(10),所述短管(10)的一侧表面与进入所述检测箱(2)内部的所述薄膜本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思佶金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季彤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