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09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分离蛋白粉5份、增稠剂1.75份、改性钛酸钡纳米粒子0.25‑0.5份、分散介质95份。制备方法包括钛酸钡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和大豆蛋白膜材料的制备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同时满足了可穿戴膜材料对柔性和机械性能的要求;使大豆蛋白膜材料获得了优异的导电性能,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同时还具有半透明性、生物降解性/再循环性和热稳定性等多种功能;此外,大豆蛋白膜材料经过180°弯曲10000次后仍保持出色的机械稳定性和电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易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健康监测,电子皮肤,可植入设备等产品中,对柔性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这些产品通常使用不可回收和不可降解的合成聚合物材料,废弃后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世界电子垃圾的产量在2019年达到了5,000万吨,其中包含一些已经濒临枯竭的稀有金属,例如镓和铟等元素,预计在20年内被迅速耗尽。因此,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和能源消耗,从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中开发出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柔性“绿色”电子产品,促进可持续的生物电子经济,受到广泛关注。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可持续的,可降解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认为是柔性“绿色”电子产品基底的理想替代品。但是,纯大豆蛋白的机械性能不足,这限制了它们在高性能新兴材料领域的发展。研究发现将有机/无机导电纳米填料(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线,硅酸盐,陶瓷填料等)与大豆蛋白复合,增强机械性能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导电性。但是材料强化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粉、增稠剂、改性钛酸钡纳米粒子、分散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粉、增稠剂、改性钛酸钡纳米粒子、分散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乙二醇-200和丙三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粉中的蛋白含量不低于90%,粒径均大于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用普通自来水或蒸馏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纳米粒子小于20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蛋白膜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粉5份、增稠剂1.75份、改性钛酸钡纳米粒子0.25-0.5份、分散介质95份。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性、柔性大豆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配比称量各组分配备原料;
步骤2:将大豆分离蛋白粉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搅拌;
步骤3:将聚乙二醇200和甘油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升温后搅拌;
步骤4:将改性钛酸钡纳米粒子加入步骤3所得的溶液中,升温后搅拌,然后超声辅助分散;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溶液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妍蔷李建章李晓娜姜帅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