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和/或丝氨酸β-内酰胺酶的3-取代五元环状硼酸酯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02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和/或丝氨酸β‑内酰胺酶的3‑取代五元环状硼酸酯衍生物,属于药物化学领域。该3‑取代五元环状硼酸酯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不仅对SBL类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还对MBL类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以作为丝氨酸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金属β‑内酰胺酶和丝氨酸β‑内酰胺酶双重抑制剂,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和/或丝氨酸β-内酰胺酶的3-取代五元环状硼酸酯衍生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金属β-内酰胺酶和/或丝氨酸β-内酰胺酶具有抑制作用的3-取代五元环状硼酸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制药用途。
技术介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临床疗效好、毒性低、适应症广等优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简称PBP)的催化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壁粘肽合成,进而导致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而亡。然而,如今具有高效抗性的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超级”细菌不断出现且在全球范围内并快速蔓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难治性感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因而解决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问题刻不容缓。病原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和鉴别了超过1300种不同亚型的β-内酰胺酶: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这些β-内酰胺酶被分为A、B、C和D四类;根据催化机制的差异,这些β-内酰胺酶被分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位素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位素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



其中,n为0~4的整数;
R1各自独立的选自卤代或未卤代的C1~6烷基、卤代或未卤代的C1~6烷氧基、卤素、硝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
A环选自5~6元芳基、5~6元杂芳基、3~6元饱和环烷基、3~6元饱和杂环基;
L为无或C1~4亚烷基;
X为NH、O或S;
R2为氢或C1~6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位素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1所示:



其中,Y1、Y2、Y3、Y4、Y5各自独立的选自N或CH;
n为0~3的整数;
R1各自独立的选自卤代或未卤代的C1~4烷基、卤代或未卤代的C1~4烷氧基、卤素、硝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
m为0、1或2;
X选自O或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位素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所示:



其中,n为0~2的整数;
R1各自独立的选自卤代或未卤代的C1~3烷基、卤代或未卤代的C1~3烷氧基、卤素、硝基、氰基;
m为0、1或2;
X选自O或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位素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I-1、式III-2、式III-3或式III-4所示:



其中,n为0或1;
R1各自独立的选自卤代或未卤代的C1~4烷基、卤代或未卤代的C1~4烷氧基、卤素、硝基、氰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友财李国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