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及其强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876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及其强化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废水中补充适量碳酸类化合物,作为氨氮自养氧化的电子受体和硝化细菌合成代谢的碳源;通过调控适宜的温度、pH值等环境因子,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停留时间等工况条件,实现无氧条件下氨氮的硝化,氨氮稳定生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通过在上述体系中补充适量氧化还原介体,可提高氨氮硝化/氧化速率,硝化程度更彻底,产物以硝态氮为主。本发明专利技术全程无需曝气供氧,可大幅降低以硝化—反硝化过程为基础的后置式生物脱氮工艺的建设和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及其强化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污水生物脱氮领域,涉及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及其强化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碳酸盐为电子受体的氨氮厌氧氧化处理方法及电子介体强化工艺。
技术介绍
废水生物脱氮过程中,氨氮的硝化过程至关重要,是确保传统A/O工艺、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硝化—内源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基础。然而硝化过程需要维持较高的DO水平(NH4+-N的氧当量为4.57gO2/gNH4+-N),曝气能耗非常高,污水厂运行维护管理困难。DO是以硝化-反硝化为基础的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关键调控参数。硝化反应是需氧过程,当DO含量较高时,硝化反应较为活跃;而反硝化是厌/缺氧过程,DO浓度过高会抑制反硝化菌的活性。因此,体系DO的高低会影响硝化和反硝化进行的程度,进而影响脱氮效能。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NH4+-N作为NO2--N反硝化的无机电子供体的节能脱氮技术。该过程无需消耗溶解氧和有机碳源,剩余污泥量低,是迄今最节能的新型生物脱氮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根据氨氮浓度补充适量的碳酸类化合物,作为氨氮硝化过程的电子受体,实现氨氮的无氧硝化;/n所述碳酸类化合物为碳酸盐、碳酸氢根、碳酸、二氧化碳气体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碳酸类化合物中碳元素与进水中氨氮(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含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根据氨氮浓度补充适量的碳酸类化合物,作为氨氮硝化过程的电子受体,实现氨氮的无氧硝化;
所述碳酸类化合物为碳酸盐、碳酸氢根、碳酸、二氧化碳气体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碳酸类化合物中碳元素与进水中氨氮(NH4+-N)中氮元素的摩尔比为1:1~10:1;
所述的氨氮无氧硝化过程中,无需进行任何曝气和供氧处理,系统中pH值为5-10,温度为15~35℃,水力停留时间1~48h,污泥龄为1~10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废水生物脱氮系统中还可以投加适量的氧化还原介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型氨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进水水温大于15℃时,当碳酸类化合物中碳元素与进水中氨氮(NH4+-N)中氮元素的摩尔比小于1:1时,氧化还原介体投加量为30~60mg/L;当碳酸类化合物中碳元素与进水中氨氮(NH4+-N)中氮元素的摩尔比为1:1-2:1时,氧化还原介体投加量为10~30mg/L;当进碳酸类化合物中碳元素与进水中氨氮(NH4+-N)中氮元素的摩尔比为2:1-5:1时,氧化还原介体投加量为1~10mg/L;当碳酸类化合物中碳元素与进水中氨氮(NH4+-N)中氮元素的摩尔比为5:1-10:1时,氧化还原介体投加量低于1mg/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刚施彬芳刘静雅韩伟唐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