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及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97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及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包括:池体、隔板和回流管道,池体至少包括缺氧区,缺氧区的中部设有隔板,隔板将缺氧区分隔成环状回路;回流管道连接于池体,回流管道包括回流主管及与回流主管连接的多个回流支管,多个回流支管沿环状回路的走向依次布设于缺氧区内,回流支管上设有回流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利用回流物的回流冲击力对缺氧区进行搅拌,确保缺氧区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替代传统缺氧池中的搅拌装置,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及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要求日趋严格,废水处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缺氧池作为废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传统的缺氧池中通常都设有搅拌装置,以确保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但是搅拌装置的设置增加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利用回流管道中回流物的回流冲击力进行缺氧区搅拌的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及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至少包括缺氧区,所述缺氧区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缺氧区分隔成环状回路;和回流管道,连接于所述池体,所述回流管道包括回流主管及与所述回流主管连接的多个回流支管,多个所述回流支管沿所述环状回路的走向依次布设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回流支管上设有回流喷嘴。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回流支管沿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有多个所述回流喷嘴,所述回流喷嘴的流出方向与所述环状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池体(11),所述池体(11)至少包括缺氧区(111),所述缺氧区(111)的中部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所述缺氧区(111)分隔成环状回路;和/n回流管道(13),连接于所述池体(11),所述回流管道(13)包括回流主管(131)及与所述回流主管(131)连接的多个回流支管(132),多个所述回流支管(132)沿所述环状回路的走向依次布设于所述缺氧区(111)内,所述回流支管(132)上设有回流喷嘴(1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11),所述池体(11)至少包括缺氧区(111),所述缺氧区(111)的中部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所述缺氧区(111)分隔成环状回路;和
回流管道(13),连接于所述池体(11),所述回流管道(13)包括回流主管(131)及与所述回流主管(131)连接的多个回流支管(132),多个所述回流支管(132)沿所述环状回路的走向依次布设于所述缺氧区(111)内,所述回流支管(132)上设有回流喷嘴(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流支管(132)沿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有多个所述回流喷嘴(133),所述回流喷嘴(133)的流出方向与所述环状回路的走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111)具有下部进液口和上部出液口,由所述下部进液口进入所述缺氧区(111)内的流体经所述隔板(12)的下方沿第一时针方向流动至所述上部出液口,由所述回流喷嘴(133)流出的回流物在所述缺氧区(111)内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111)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和后壁,所述前壁的下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后壁的上部设有出液口;
所述隔板(12)水平设于所述缺氧区(111)的中部,所述隔板(12)的其中两个相背的侧部分别与所述前壁、所述后壁间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武首石烜张晨荣懿安卫军任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