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81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其包括第一夹模,第一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一基准面;分别设置于第一基准面中央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嵌合辐条;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两侧的支撑钉;第二夹模,第二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二基准面;分别设置于第二基准面中央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对应第一定位槽,夹合辐条;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二定位槽两侧的支撑筋,支撑筋与支撑钉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夹模与第二夹模四面开设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四次利用,夹合定位辐条,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支撑钉和支撑槽加强定位,提高辐条加工时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
本申请属于辐条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
技术介绍
在辐条制作过程中,首先钢丝经过矫直、截断处理后形成辐条钢丝胚料,再通过辐条钢丝胚料输送装置将辐条钢丝胚料输送至搓丝装置、墩帽装置和折弯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成品辐条。而在折弯过程中,需要用夹模将辐条夹合,进行折弯,以往夹模都是单一的夹模定位槽,经过多次使用之后容易磨损报废,成本较高,而且两个夹模之间定位性不好,在折弯过程中容易产生偏移,如此降低了辐条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用于避免以往夹模使用寿命低,定位性不好,生产效率低和质量较差的麻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其包括第一夹模,第一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一基准面;分别设置于第一基准面中央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嵌合辐条;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两侧的支撑钉;第二夹模,第二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二基准面;分别设置于第二基准面中央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对应第一定位槽,夹合辐条;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二定位槽两侧的支撑筋,支撑筋与支撑钉不接触。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都包括弧度下凹的直槽部,及位于直槽部两端的扩槽部,扩槽部由直槽部锥度外扩。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筋相对位于支撑钉内侧。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筋高度低于支撑钉高度。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夹模具有对应支撑钉的导向安装槽;第一夹模具有对应支撑筋的导向凹槽;当第一夹模与第二夹模夹合辐条时,支撑钉嵌入导向安装槽,支撑筋嵌入导向凹槽,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相互抵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一夹模与第二夹模四面开设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四次利用,夹合定位辐条,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支撑钉和支撑槽加强定位,提高辐条加工时的产品质量。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耐用性辐条夹模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夹模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夹模10,第一定位槽11,支撑钉12,第二夹模20,第二定位槽21,支撑筋22,直槽部31,扩槽部32,导向安装槽41,导向凹槽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耐用性辐条夹模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夹模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包括第一夹模10,第一夹模10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一基准面;分别设置于第一基准面中央的第一定位槽11,第一定位槽11嵌合辐条;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1两侧的支撑钉12;第二夹模20,第二夹模20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二基准面;分别设置于第二基准面中央的第二定位槽21,第二定位槽21对应第一定位槽11,夹合辐条;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二定位槽21两侧的支撑筋22,支撑筋22与支撑钉12不接触。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模10与第二夹模20都成长方体状,在其上下左右的四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11与第二定位槽21,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夹合辐条型材,完成后续折弯工作。支撑钉12与支撑筋22进一步定位,完成第一夹模10与第二夹模20之间的装配,且支撑钉12与支撑筋22相互错开,不接触,避免相互影响。优选地,第二夹模20具有对应支撑钉12的导向安装槽41;第一夹模10具有对应支撑筋22的导向凹槽42;当第一夹模10与第二夹模20夹合辐条时,支撑钉12嵌入导向安装槽41,支撑筋22嵌入导向凹槽42,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相互抵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安装槽41对应支撑钉12,由其嵌设定位。导向凹槽42则配合支撑筋22,嵌设定位。当第一夹模10与第二夹模20夹合辐条的时候,可以互相增强定位,避免在加工辐条的时候产生偏移,保证辐条的产品质量。请继续参考图2,第一定位槽11与第二定位槽21都包括弧度下凹的直槽部31,及位于直槽部31两端的扩槽部32,扩槽部32由直槽部31锥度外扩。其中,直槽部31容置辐条型材,两端的扩槽部32则利于辐条导入,方便传输校准,提高加工的效率。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筋22相对位于支撑钉12内侧,实现内侧的初步支撑定位,然后再由支撑钉12二次支撑定位。优选地,支撑筋22高度低于支撑钉12高度,形成渐进错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夹模,所述第一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一基准面;/n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准面中央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嵌合辐条;/n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两侧的支撑钉;/n第二夹模,所述第二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二基准面;/n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准面中央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槽,夹合所述辐条;以及/n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两侧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支撑钉不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性辐条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模,所述第一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一基准面;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准面中央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嵌合辐条;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两侧的支撑钉;
第二夹模,所述第二夹模成长方体状,具有上下左右的四个第二基准面;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准面中央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槽,夹合所述辐条;以及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两侧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支撑钉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性辐条夹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都包括弧度下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久辐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