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80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以及设置于冲压模具主体两端的模具作业段和模具连接段,所述模具作业段的中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模具作业段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盘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贯穿转盘,且所述紧固螺杆的末端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通过加装了转轴,在模具作业段经过长时间作业后,可以通过转动模具作业段,更换模具作业段的作业面,使模具作业段的每个面的作业时间均匀,可以延长模具作业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模具作业段的经济性,当模具作业段的外侧的形状不同时,也可以对模具作业段进行旋转,完成不同的冲压效果,提高了模具作业段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旋转冲压模具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工具。然而现有的旋转冲压模具只能单面作业,不能对模具冲压段的工作面进行调节,使用寿命较低,经济性差,此外,传统的旋转模具与冲压机之间都是通过螺纹连接,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因为高温高热导致连接处产生形变,出现卡死的情况,难以进行拆卸,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设置了可以调节模具冲压段的作业面的机构,能解决现有的旋转冲压模具只能单面作业,不能对模具冲压段的工作面进行调节,使用寿命较低,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以及设置于冲压模具主体两端的模具作业段和模具连接段,所述模具作业段的中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模具作业段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盘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贯穿转盘,且所述紧固螺杆的末端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连接段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模具连接段的顶端套设有冲压机,所述冲压机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卡槽,所述模具连接段的底面穿设有对称的U形固定件,所述U形固定件的顶端贯穿模具连接段,且所述U形固定件的顶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与两个U形固定件均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螺杆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挡环、第二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第二挡环与转盘均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的顶面开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槽与限位环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螺杆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呈S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底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润滑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作业段的表面紧密涂覆有碳化铬耐磨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固定件的顶端外侧开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呈波纹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加装了转轴,在模具作业段经过长时间作业后,可以通过转动模具作业段,更换模具作业段的作业面,使模具作业段的每个面的作业时间均匀,可以延长模具作业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模具作业段的经济性,进一步的,当模具作业段的外侧的形状不同时,也可以对模具作业段进行旋转,完成不同的冲压效果,提高了模具作业段的实用性。2、通过加装了U形固定件,相对于传统的螺纹连接,内部的空间较为富余,不出现冲压模具主体在长时间作业的情况下,因为高温高热而产生形变,导致模具连接段与冲压机之间连接卡死的情况,安全性高,进一步的,一旦出现卡死,由于冲压机与模具连接段之间是通过卡合连接,拆卸的难度也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作业段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具作业段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模具连接段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冲压模具主体;2、模具作业段;201、第一挡环;202、第二挡环;203、螺纹槽;3、紧固螺杆;4、转盘;401、限位槽;5、转轴;501、限位环;6、限位弹簧;7、模具连接段;701、安装腔;8、冲压机;801、卡槽;9、U形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1以及设置于冲压模具主体1两端的模具作业段2和模具连接段7,模具作业段2的中间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4,模具作业段2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203,转盘4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3,紧固螺杆3贯穿转盘4,且紧固螺杆3的末端延伸至螺纹槽203的内部;使用时,当模具作业段2的一侧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转动紧固螺杆3,直至紧固螺杆3与螺纹槽203相脱离,转动模具作业段2,直至模具作业段2的作业面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重新紧固紧固螺杆3,此时模具作业段2的作业面更换完成,此结构简单,在模具作业段2经过长时间作业后,可以通过转动模具作业段2,更换模具作业段2的作业面,使模具作业段2的每个面的作业时间均匀,可以延长模具作业段2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模具作业段2的经济性,进一步的,当模具作业段2的外侧的形状不同时,也可以对模具作业段2进行旋转,完成不同的冲压效果,提高了模具作业段2的实用性。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于模具连接段7内部的安装腔701,如图4所示,模具连接段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701,模具连接段7的顶端套设有冲压机8,冲压机8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卡槽801,模具连接段7的底面穿设有对称的U形固定件9,U形固定件9的顶端贯穿模具连接段7,且U形固定件9的顶端延伸至卡槽801的内部,安装腔7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6,限位弹簧6的两端与两个U形固定件9均为固定连接;使用时,在需要对冲压模具主体1进行安装时,按压U形固定件9的底端,原本处于正常状态下的限位弹簧6受力收缩,直至U形固定件9的顶端收回至模具连接段7的内部时,将模具连接段7对准冲压机8的中间移动,直至U形固定件9的顶端对准卡槽801的中间时,松开U形固定件9的底端,此时限位弹簧6不再受力,张开后推动U形固定件9的顶端与卡槽801相卡合,此时冲压机8安装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螺纹连接,此结构简单,内部的空间较为富余,不出现冲压模具主体1在长时间作业的情况下,因为高温高热而产生形变,导致模具连接段7与冲压机8之间连接卡死的情况,安全性高,进一步的,一旦出现卡死,由于冲压机8与模具连接段7之间是通过卡合连接,拆卸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于紧固螺杆3两侧的第一挡环201、第二挡环202,如图2所示,紧固螺杆3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挡环201、第二挡环202,第一挡环201、第二挡环202与转盘4均为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一挡环201、第二挡环202可以对紧固螺杆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冲压模具主体1冲压作业时,紧固螺杆3遭到撞击或者是刮擦,导致紧固螺杆3产生弯折,造成紧固螺杆3无法拆卸。在另外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1)以及设置于冲压模具主体(1)两端的模具作业段(2)和模具连接段(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作业段(2)的中间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模具作业段(2)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203),所述转盘(4)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3),所述紧固螺杆(3)贯穿转盘(4),且所述紧固螺杆(3)的末端延伸至螺纹槽(203)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1)以及设置于冲压模具主体(1)两端的模具作业段(2)和模具连接段(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作业段(2)的中间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模具作业段(2)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203),所述转盘(4)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3),所述紧固螺杆(3)贯穿转盘(4),且所述紧固螺杆(3)的末端延伸至螺纹槽(20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旋转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连接段(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701),所述模具连接段(7)的顶端套设有冲压机(8),所述冲压机(8)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卡槽(801),所述模具连接段(7)的底面穿设有对称的U形固定件(9),所述U形固定件(9)的顶端贯穿模具连接段(7),且所述U形固定件(9)的顶端延伸至卡槽(801)的内部,所述安装腔(7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6),所述限位弹簧(6)的两端与两个U形固定件(9)均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