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70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维修平尾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包括平尾平台和平尾后舱门平台,平尾后舱门平台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的侧边一端,平尾后舱门平台包括升降支撑板、升降框架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支撑板固定在升降框架上端,升降框架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上,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平尾平台上,并且升降驱动装置与升降框架连接,驱动升降框架在平尾平台上做升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机型后舱门的高度,调整平尾后舱门平台的高度,方便维修人员从平尾坞经由后舱门进入到飞机内部进行维修或者从飞机内部经由后舱门向外部搬运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维修平尾坞
,具体涉及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
技术介绍
维修飞机平尾时,一般采用平尾坞,将平尾坞置于飞机平尾下方,即可对飞机的平尾进行维修。但是,由于平尾坞一般体积较大,通常情况下都会覆盖到飞机的后舱门区域,而平尾坞又必须位于平尾的下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平尾坞与后舱门一般都有一个高度差,在需要维修人员从后舱门进入到飞机内部进行维修或者需要从后舱门向外面运输飞机内的物品时,需要另外的辅助工具才行,造成极大的不方便,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使平尾坞的后舱门区域实现可升降。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包括平尾平台和平尾后舱门平台,平尾后舱门平台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的侧边一端,平尾后舱门平台包括升降支撑板、升降框架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支撑板固定在升降框架上端,升降框架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上,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平尾平台上,并且升降驱动装置与升降框架连接,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尾平台(1)和平尾后舱门平台(2),平尾后舱门平台(2)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1)的侧边一端,平尾后舱门平台(2)包括升降支撑板(201)、升降框架(202)和升降驱动装置(203),升降支撑板(201)固定在升降框架(202)上端,升降框架(202)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1)上,升降驱动装置(203)设置在平尾平台(1)上,并且升降驱动装置(203)与升降框架(202)连接,驱动升降框架(202)在平尾平台(1)上做升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尾平台(1)和平尾后舱门平台(2),平尾后舱门平台(2)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1)的侧边一端,平尾后舱门平台(2)包括升降支撑板(201)、升降框架(202)和升降驱动装置(203),升降支撑板(201)固定在升降框架(202)上端,升降框架(202)可升降地连接在平尾平台(1)上,升降驱动装置(203)设置在平尾平台(1)上,并且升降驱动装置(203)与升降框架(202)连接,驱动升降框架(202)在平尾平台(1)上做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尾平台(1)设置所述平尾后舱门平台(2)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平台(3),在固定连接平台(3)与所述平尾后舱门平台(2)之间,设有过渡连接平台(4),过渡连接平台(4)一侧与固定连接平台(3)可转动地连接,另一侧与平尾后舱门平台(2)可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局部升降的平尾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连接平台(3)与所述过渡连接平台(4)连接的一侧,固定设有至少2个转轮支撑槽(301),在所述过渡连接平台(4)上,设有与转轮支撑槽(301)个数相等的转轮,转轮设置在转轮支撑槽(301)中;所述过渡连接平台(4)与所述平尾后舱门平台(2)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局部升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勇杨元正王兴徐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宝通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