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翼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69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副翼装配工装,包括下蒙皮定位模块,以及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可拆卸连接的骨架定位模块;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包括下蒙皮铺设区,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蒙皮铺设区外侧的连接区;所述骨架定位模块位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的上方,且所述骨架定位模块通过所述连接区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副翼装配工装,通过在下蒙皮定位模块上设置下蒙皮铺设区用于对下蒙皮进行定位,在下蒙皮铺设区的外侧设置连接区,并使得骨架定位模块通过该连接区与下蒙皮定位模块相连,从而使得对副翼进行装配过程中,实现了副翼的快速定位以及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因仅需对下蒙皮进行一次定位,减少了定位误差,提高了装配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翼装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工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副翼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飞机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动的翼面,左右各一。飞机飞行过程中,通过左右副翼向不同方向偏转,形成滚转力矩实现飞机横滚。飞行员将驾驶盘向左移动,左边副翼向上偏转升力减小,右边副翼向下压升力增加,飞机向左横滚,反之亦然。通过左右副翼与方向舵配合,飞机即能在空中自由转向。飞机副翼作为飞机的重要部件,其结构复杂,不仅包括上蒙皮、下蒙皮,还包括设置于上蒙皮与下蒙皮之间的多个肋、梁等结构;目前的飞机副翼多为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的飞机副翼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首先制造上蒙皮、下蒙皮以及肋、梁等各结构,再对各结构进行装配。由于飞机副翼的零部件较多,导致装配过程复杂,装配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飞机副翼的装配过程效率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副翼装配工装,包括下蒙皮定位模块,以及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可拆卸连接的骨架定位模块;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包括下蒙皮铺设区,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蒙皮定位模块(1),以及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可拆卸连接的骨架定位模块(2);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包括下蒙皮铺设区,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蒙皮铺设区外侧的连接区;所述骨架定位模块(2)位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的上方,且所述骨架定位模块(2)通过所述连接区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蒙皮定位模块(1),以及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可拆卸连接的骨架定位模块(2);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包括下蒙皮铺设区,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蒙皮铺设区外侧的连接区;所述骨架定位模块(2)位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的上方,且所述骨架定位模块(2)通过所述连接区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包括底板(11),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蒙皮定位器(12);所述蒙皮定位器(12)上设置有与下蒙皮(6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1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还包括若干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第一肋卡板(13);所述第一肋卡板(13)位于所述底板(11)上的所述下蒙皮铺设区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第一梁卡板(14);所述第一梁卡板(14)位于所述底板(11)上的所述下蒙皮铺设区内;所述第一梁卡板(14)与所述第一肋卡板(13)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蒙皮定位模块(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第一后缘卡板(15),所述第一后缘卡板(15)位于所述底板(11)上的所述下蒙皮铺设区内;所述第一后缘卡板(15)与所述第一肋卡板(13)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肋卡板(13)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梁卡板(14)的上端面以及第一后缘卡板(15)的上端面均与所述下蒙皮(61)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翼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定位模块(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肋卡板(21),以及与所述第二肋卡板(21)相连的肋定位器(22);所述第二肋卡板(21)位于所述第一肋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凯郭红军侯伟张达尚安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启赋安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