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6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膜元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侧架,两个侧架内分别设置有提升组件和转动组件,提升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组件,位于左、右两侧同一高度的支撑组件共同组成膜元件的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膜元件自动提升至高处后再继续运送到固化架的后侧,既避免了不便于将膜元件放置到高处的麻烦,又实现了同时放置两排膜元件的功能;此外,可调节的支撑组件可适用不同尺寸的膜元件,既节省了购置设备的成本,使用方式也十分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膜元件生产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技术是利用溶剂和溶质穿透半透膜的能力不同进而实现选择性分离的一项技术,其中,反渗透膜元件是该技术的核心部件。在反渗透膜元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膜片、进水格网和产水格网利用环氧树脂胶进行粘结固定,随后再将元件置于固化架上,于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固化间内进行固化。为了节省空间,固化架通常都设置的很高,所以在将膜元件放置到高处的架子上时十分的不便,而且在卸除时很容易发生意外,损伤膜元件或者误伤劳动者;此外,大型车间里的固化架通常排列的很长很紧密,劳动者在放置完一面待固化的元件后,需要绕到另一面继续放置待固化的元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只需在固化架一面的较低处放置待固化的膜元件,利用提升组件、支撑组件和支撑组件的配合可将待固化的元件自动向高处提升的功能,且无需劳动者绕到固化架的另一面即可实现同时放置两排膜元件的功能,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非必要劳动;此外可调整的支撑组件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膜元件,使用方式灵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内均设置有提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提升组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组件。通过提升装置和转动装置的设置,只需在固化架一侧的较低处放置膜元件,便可将膜元件自动提升并被运送至固化架后侧。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用于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链条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反渗透膜原件的翼板。支撑组件用于放置膜元件,伸缩杆可根据不用长度的膜元件随意调整左右两个支撑组件的间距,且弹簧和翼板的设置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横截面尺寸的膜元件。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用于连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带,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链轮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链轮同轴设置,所述齿带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啮合齿,位于所述齿带内侧的啮合齿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副齿轮,位于所述齿带外侧的啮合齿与所述副齿轮啮合。转动组件可使得待固化元件在固化的过程中进行旋转,加快固化进程。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两个所述主动链轮固定连接,且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且与两个所述从动链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电机支撑座和转动轴座,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末端均转动连接在转动轴座上。驱动组件可对支撑组件和转动组件进行分别控制,互不影响两者的传动,并且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支撑组件的末端通过槽口伸至机架的外部,便于放置膜元件。作为优化,所述翼板向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倾斜,便于将膜元件顺利挂在翼板上。作为优化,所述翼板上设置有防滑凸起,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对膜元件进行保护,防止刮伤膜元件。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伸缩杆之间设置有轴承。提升组件工作完毕后,膜元件会处于一个固定的高度,随后转动组件开始工作,轴承的便于转动组件带动膜元件在这个固定的高度处进行旋转。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传动轴与两个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与两个所述从动链轮之间也设置有轴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劳动者只需在固化架一侧的较低处放置膜元件,采用提升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便可将待固化的膜元件提升至高处后再继续运送到固化架的另一侧,既避免了不便于将膜元件放置到高处的麻烦,又实现了同时放置两排膜元件的功能,不需要劳动者绕道之后再继续放置膜元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此外,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可适用不同尺寸的膜元件,既节省了购置设备的成本,使用方式也十分灵活。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的轴测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附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驱动组件,2、机架,3、提升组件,4、转动组件,5、支撑组件,6、槽口,101、第一电机,102、第一传动轴,103、第二电机,104、第二传动轴,301、主动链轮,302、从动链轮,303、链条,401、主动齿轮,402、从动齿轮,403、齿带,501、连接杆,502、伸缩杆,503、弹簧,504、翼板,505、副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包括驱动组件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2,两个所述机架2内均设置有提升组件3和转动组件4,所述提升组件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组件5,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槽口6,所述支撑组件5的末端通过槽口6伸至机架2的外部,便于放置膜元件,位于左、右两侧同一高度的支撑组件5共同实现对膜元件的支撑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提升组件3包括主动链轮301、从动链轮302以及用于连接主动链轮301和从动链轮302的链条303,所述链条303与所述支撑组件5固定连接。在提升组件3的主动链轮301带动链条303进行运动时,便可带动设置于链条303上的支撑组件5发生同步的运动,从而将膜元件自动运送至高处和固化架2的后侧。如图4和5所示,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与所述链条303连接的支撑杆501,所述支撑杆501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502,所述支撑杆501与所述伸缩杆502之间设置有轴承,伸缩杆502可为手动伸缩杆也可为电动伸缩杆,便于根据不同尺寸的膜元件调整左右两侧支撑组件5的间距,所述伸缩杆502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簧503,所述弹簧503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反渗透膜元件的翼板504,所述翼板504向所述伸缩杆502的末端倾斜,便于顺利将膜元件卡在翼板504上,且所述翼板504上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可为橡胶材料或其他种类的软性材料,便于增大与膜元件摩擦力的同时不刮伤膜元件,所述翼板504可卡在膜元件的端盖上,翼板504和弹簧503的配合可便于适应不用内径的膜元件。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402和用于连接主动齿轮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内均设置有提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提升组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内均设置有提升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提升组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用于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链条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反渗透膜原件的翼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用于连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带,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链轮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链轮同轴设置,所述齿带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啮合齿,位于所述齿带内侧的啮合齿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副齿轮,位于所述齿带外侧的啮合齿与所述副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广李文桥肖金辉杨金彪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华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