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衍法专利>正文

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586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的过程,包括脚托、椅座、椅背、万位器、头枕组成:所述脚托和椅座通过万位器连接,万位器设置在脚托和椅座的相交之处,使脚托可与椅座完全持平或自选合适角度;所述椅座和椅背通过万位器连接,万位器设置在椅座和椅背的相交之处,可以调节万位器使椅背和椅座与后排座椅连接完全平直,即形成床体;所述椅背上侧与头枕连接处设有凹槽,头枕可按入椅背凹槽内,向后调整椅背与后排座椅平直连接,从而达到变床的目的。该副驾驶座椅变床能够满足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乘用车
,尤其涉及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
技术介绍
汽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当人们需要在车内休息时,因为副驾驶座椅椅背不能完全放平,使人不能很好的休息。现有汽车座椅转化成床技术,为了能使汽车副驾驶座椅平坦展开,采用的方案一般有三种,(1)是加长车的空间,这样的技术一般很难实现。(2)是取消后座椅的设置,这样减少了车内座椅的数量。(3)将前座椅靠背旋转至水平位置后折叠收入坐垫下方,同时通过滑轨整体后移,与后排座椅合并,这样做的缺点是床的长度不够。目前传统汽车座椅拼成床有三大困难,一是空间长度(床长度),二是床平坦问题,三是头枕划伤后排座椅问题。本专利将较为全面的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传统汽车座椅拼成床时具有的三大困难,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能转化为床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采用万位器调节。需要变化成床时将脚托升起至合适角度并自动固定、椅背向后放倒与后排座椅连接平直并自动固定,这样脚托、椅座和椅背通过手动或电动会自动与后排座椅连接平直即形成床体。本专利技术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转化为床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座椅由脚托、椅座、椅背、万位器、可调头枕组成。其特征在于脚托、万位器和椅背的调节,所述脚托和椅座通过万位器连接,万位器设置在脚托和椅座的相交之处,使脚托可与椅座完全持平或调整至合适角度;所述椅座和椅背通过万位器连接,万位器设置在椅座和椅背的相交之处,可以调节万位器使椅背和椅座与后排座椅连接完全平直,即形成床体;所述椅背上侧与头枕连接处设有凹槽,头枕可按入椅背凹槽内,向后调整椅背与后排座椅平直连接,从而达到变床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汽车副驾驶座椅与后排座椅连接,可以快速自动变化成床,并很好的解决了床体的长度问题。(2)本专利技术专利彻底实现脚托和椅背与后排座椅完全平直或在90度以内任意调整角度,切实增加了乘客的舒适度。(3)本专利技术专利操作简单,省时省力。(4)本专利技术专利头枕收缩,不会划伤后排座椅。(5)本专利技术专利可实现手动或一键启动即自动化变床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副驾驶座椅变床示意图;图中:1-脚托;2-万位器;3-椅座;4-椅背;5-可调头枕;6-凹槽;7-万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应用于各种汽车的一种能转化为床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包括1脚托、2万位器、3椅座、4椅背、5可调头枕、6凹槽、7万位器,设计为平整舒适的副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经手动或电动操作后可快速变化成床。1脚托和3椅座通过2万位器连接,2万位器设置在1脚托和3椅座的相交之处,使1脚托可与3椅座实现完全持平或适当位置;3椅座和4椅背通过7万位器连接,7万位器设置在3椅座和4椅背的相交之处,4椅背上侧与5可调头枕连接处设有6凹槽,5可调头枕可全部被按入6凹槽内。因4椅背长度与后排座椅中间空出的距离相等,当4椅背靠7万位器手动或电动调节放倒时,4椅背与后排座椅连接可完全平直,由1脚托、3椅座、4椅背以及后排座椅共同组成了平整舒适的床体。本专利技术专利座椅变床的步骤为:将副驾驶座椅1脚托向上升起至合适角度自动固定,5可调头枕全部被按入6凹槽内,并将4椅背放倒与后排座椅连接平直并自动固定,从而形成床体。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1脚托和3椅座通过2万位器连接,2万位器设置在1脚托和3椅座的相交之处,可手动或电动调节2万位器,使1脚托与3椅座连接平直或适当位置;所述3椅座和4椅背通过7万位器连接,7万位器设置在3椅座和4椅背的相交之处,4椅背上侧与5可调头枕连接处设有6凹槽, 5可调头枕可全部被按入6凹槽内,可以手动或电动调节7万位器快速使4椅背与3椅座和后排座椅连接完全平直,从而达到床体变长的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1脚托和3椅座通过2万位器连接,2万位器设置在1脚托和3椅座的相交之处,可手动或电动调节2万位器,使1脚托与3椅座连接平直或适当位置;所述3椅座和4椅背通过7万位器连接,7万位器设置在3椅座和4椅背的相交之处,4椅背上侧与5可调头枕连接处设有6凹槽,5可调头枕可全部被按入6凹槽内,可以手动或电动调节7万位器快速使4椅背与3椅座和后排座椅连接完全平直,从而达到床体变长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万位器、和7万位器均是由齿轮、卡板、卡块与弹簧构成;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衍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