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大范围普及,车辆的电机等电驱元件(例如电机、减速器和控制装置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没有较为及时的散出,容易导致过热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对车辆的驱动元件进行散热成为技术人员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热管理系统用于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电驱部件以及连接所述散热器、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电驱部件的热管理集成单元,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内形成有多个流道;和集成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泵组件和阀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电机水泵,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电机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电驱部件的进口,所述散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电驱部件的出口,所述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内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电驱部件以及连接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驱部件的热管理集成单元,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包括:/n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内形成有多个流道;和/n集成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泵组件和阀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电机水泵,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电机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电驱部件的进口,所述散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电驱部件的出口,所述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内的冷却液的流向;/n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电机水泵启动,所述阀组件处于第一预设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电驱部件以及连接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驱部件的热管理集成单元,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包括:
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内形成有多个流道;和
集成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泵组件和阀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电机水泵,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电机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电驱部件的进口,所述散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电驱部件的出口,所述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内的冷却液的流向;
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电机水泵启动,所述阀组件处于第一预设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所述阀组件连通所述电机水泵和所述散热器的出口,所述电机水泵将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电驱部件后进入所述散热器内进行冷却以对所述电驱部件进行冷却,从所述散热器流出的冷却液进一步通过所述阀组件流回至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包括控制装置、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器电连接且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连通,所述电机水泵用于向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器输送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前电机和后电机,所述减速器包括前减速器和后减速器,所述前电机和所述后电机并联,所述前电机和所述前减速器串联,所述后减速器与所述后电机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还包括前电机控制器和后电机控制器,所述前电机控制器与所述后电机串联,所述后电机控制器与所述后电机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还包括充电分电模块,所述充电分电模块与所述后电机或者所述前电机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还包括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并联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上形成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五通阀和第二五通阀;
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三端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口;
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四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五端;
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进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电驱部件的出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所述电机水泵通过所述流道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电驱部件的进口;
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四端;
在所述阀组件处于第一预设状态时,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通,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二端和第五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连接的动力电池、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蒸发器、液体加热器和暖风芯体,所述泵组件还包括集成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的电池水泵和采暖水泵,所述电池水泵的进口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阀组件,所述电池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进口连接,所述热管理集成单元还包括集成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的水冷冷凝器、电池冷却器和水水换热器;
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口,所述电池冷却器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所述电池冷却器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出口;
所述流道板还形成有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
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第八接口,所述第八接口连接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
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采暖水泵的进口,所述采暖水泵的出口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液体加热器的进口;
所述第一五通阀的第五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第二冷却液输出端;
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三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第一冷却液输出端;
所述第二五通阀的第四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电池水泵的进口,所述电池水泵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五接口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进口;
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第二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接口和第七接口,所述第六接口连接所述暖风芯体的进口,所述第七接口连接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出口,所述第七接口和所述第六接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上形成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口;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进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电驱部件的出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所述电机水泵的进口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