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及其压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51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及其压合设备。该复合组件包括一金属基片、细窄麦拉边框和多条泡棉,其包含如下步骤:一,分别生产金属基片、泡棉组件、细窄麦拉条组件以及定位转贴膜;二、将细窄麦拉条组件、泡棉组件定位组装到定位转贴膜上;三、利用压合设备将半成品与金属基片进行压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将金属基片周边的细窄麦拉边框分为四个细窄麦拉条组件分别生产,以达到最节省麦拉原料、节约成本的效果,同时兼顾生产效率和组装效率。采用定位转贴和吸附定位压合设备进行精密组装,确保产品精度,组装后泡棉组件、细窄麦拉条组件的保护膜等均突出于金属薄片边缘,便于后续使用时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及其压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复合产品
,具体涉及电子产品用的粘接组件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特指一种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及其压合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件中大量使用模切复合组件,且对它们的参数和组装要求越来越精细、精密;在部分金属薄片产品的组装中,需要在金属薄片周边复合尺寸细窄的麦拉膜材料形成的细窄边框以及在中部复合泡棉等减震材料;若采用现有生产工艺,直接制作整个麦拉边框,再与金属薄片进行复合,由于麦拉边框内部会产生极大的材料浪费,既不环保,成本也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及其压合设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该复合组件包括一金属基片、沿金属基片边缘通过双面胶复合的至少两条细窄麦拉条形成的细窄麦拉边框和呈间隔地通过双面胶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该复合组件包括一金属基片、沿金属基片边缘通过双面胶复合的至少两条细窄麦拉条形成的细窄麦拉边框和呈间隔地通过双面胶复合在金属基片内部区域的多条泡棉,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含如下步骤:/n步骤一,分别生产金属基片、泡棉组件、细窄麦拉条组件以及定位转贴膜;/n其中,泡棉组件采用平刀模切工艺生产,先将含有自带第一隔离膜的第一保护膜料带与第一模切底膜料带复合,第一模切底膜位于下方,第一保护膜料带主膜位于中间,其自带隔离膜位于上方,采用第一平刀模切模组进行第一次模切并排废;第一次模切及排废后在第一保护膜料带的第一隔离膜上形成数条沿料带长度方向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片与多条泡棉、细窄麦拉边框复合组件的生产工艺,该复合组件包括一金属基片、沿金属基片边缘通过双面胶复合的至少两条细窄麦拉条形成的细窄麦拉边框和呈间隔地通过双面胶复合在金属基片内部区域的多条泡棉,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生产金属基片、泡棉组件、细窄麦拉条组件以及定位转贴膜;
其中,泡棉组件采用平刀模切工艺生产,先将含有自带第一隔离膜的第一保护膜料带与第一模切底膜料带复合,第一模切底膜位于下方,第一保护膜料带主膜位于中间,其自带隔离膜位于上方,采用第一平刀模切模组进行第一次模切并排废;第一次模切及排废后在第一保护膜料带的第一隔离膜上形成数条沿料带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条状空白区域,在第一保护膜料带及第一隔离膜的两侧边缘形成端部外围轮廓线,在料带宽度方向上、在第一保护膜料带及形成的条状第一隔离膜上形成两端第一局部轮廓线;在料带上还形成贯穿第一保护膜料带和第一模切底膜料带的第一套位孔;
然后,在第一次模切、排废后的料带上依次复合泡棉料带、第一双面胶料带和第一离型膜料带,再用第二平刀模切模组进行第二次模切并排废,第二次模切及排废后,在第一模切底膜料带上依次形成具有外围轮廓线的第一保护膜、具有外围轮廓线及间隔排列的条状第一隔离膜、间隔排列的条状泡棉、复合在条状泡棉上的条状第一双面胶、条状第一离型膜,然后排除条状第一离型膜,转贴复合到第一离型纸料带上,剥离第一模切底膜料带,形成泡棉组件;每个泡棉组件由下而上依次为:第一保护膜、相互间隔排列的第一隔离膜和条状泡棉、附着在条状泡棉上的条状第一双面胶、整体覆盖的第一离型纸,且第一保护膜、第一隔离膜两端具有第一组装定位孔、第二组装定位孔;
细窄麦拉条组件采用圆刀模切工艺生产,工艺具体如下:将第一过渡膜料带、第二保护膜料带、第二隔离膜料带由下而上依次复合,通过第一圆刀模切辊组进行模切,第一圆刀模切辊组的上刀辊上具有第一闭合框线刀刃,第一闭合框线刀刃在第二隔离膜料带上成型第一闭合框线,然后排除第一闭合框线外部的废料;
在排除框外废料后的第二隔离膜料带上依次复合第一麦拉膜料带、第二双面胶料带、第二离型纸料带;通过第二圆刀模切辊组进行模切,第二圆刀模切辊组的上刀辊上具有至少一条与麦拉条主料形状对应的第二闭合框线刀刃,且在第二闭合框线刀刃外侧设有数个第三组装定位孔刀刃,模切后在第二隔离膜料带的第一闭合框线以外的区域上形成第一麦拉条以及覆盖在第一麦拉条上的第二双面胶、第二离型纸,同时第二闭合框线外侧区域成型出贯穿整个料带的第三组装定位孔;排除第二闭合框线以外区域的废料和第三组装定位孔的孔废;再通过第一排废胶带排除第二闭合框线内部区域的第二离型纸,再于第二双面胶上方复合第三离型纸料带,通过第三圆刀模切辊组进行模切,第三圆刀模切辊组上设有第三闭合框线刀刃,第三闭合框线刀刃涵盖第二闭合框线刀刃和第三组装定位孔刀刃的范围,并与第一闭合框线刀刃范围部分重合,第三闭合框线刀刃成型出每个细窄麦拉条组件的外围轮廓;模切后排除第三闭合框线以外的废料,然后通过第二排废胶带排除第三闭合框线内部区域的第三离型纸,最后复合一层第二离型膜料带后,通过第四圆刀模切辊组进行分切,将料带分切呈含有若干个细窄麦拉条组件的半成品单元;每个细窄麦拉条组件由下而上依次为:第二保护膜、同位于第二保护膜上的第二隔离膜和第一麦拉条、位于第一麦拉条上的第二双面胶、覆盖第二双面胶和第二隔离膜的第二离型膜,其中,第二保护膜上还成型有数个第三组装定位孔;
采用平刀模切工艺生产定位转贴膜,将定位转贴膜料带与第二模切底膜料带复合后通过第三平刀模切模组模切,在定位转贴膜料带上形成定位转贴膜外轮廓线,并成型出与泡棉组件上的第一组装定位孔、第二组装定位孔相对应的第四组装定位孔、第五组装定位孔,以及与每个细窄麦拉条组件上的数个第三组装定位孔相对应的若干个第六组装定位孔;
步骤二、将细窄麦拉条组件、泡棉组件定位组装到定位转贴膜上:先将定位转贴膜的离型面朝上定位在第一定位治具上,第一定位治具上具有与第四组装定位孔、第五组装定位孔、第六组装定位孔对应的若干个第一组装定位柱;再剥离细窄麦拉条组件上的第二离型膜,依次将细窄麦拉条组件通过其上的第三组装定位孔对位使露出的第二双面胶与定位转贴膜定位组装,同理,剥离泡棉组件上的第二离型纸,通过其上的第一组装定位孔、第二组装定位孔与相应的第一定位治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冠明何荣罗青朱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