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48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包括釜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伺服电机、双槽轮、皮带、单槽轮、第一螺纹套、第一轴承、第二螺纹套、第二轴承、穿孔螺纹杆和刮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粘接在釜体内腔侧壁上的原料物进行清理,避免影响下批反应物的搅拌和造成原料的浪费,通过进气管、活动板、壳体、挡板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组成泄压机构对釜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排泄出去,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危险性,通过隔板的倾斜设置,避免物料堆积在釜体内腔底部,使得物料便于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机构使得本装置具有清理简单、危险性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
技术介绍
反应釜用搅拌器即一种能够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和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的一种器械,随着搅拌器的不断发展,其中反应釜用搅拌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而反应釜用搅拌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反应釜用搅拌器,反应釜的内壁上残留或粘接较多的原料物,给下批的混合原料生产清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并且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釜体内腔会产生压力,由于缺乏泄压机构,容易造成釜体内压强过高,存在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釜体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出料管,所述釜体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底端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板底部与釜体顶部之间设有双槽轮,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支撑板,并与双槽轮固定连接,所述釜体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单槽轮,所述双槽轮与单槽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位于左侧的所述单槽轮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位于右侧的所述单槽轮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釜体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釜体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套底端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所述第二螺纹套底端插接在第二轴承内腔,所述釜体的内腔设有刮板,所述釜体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所述单槽轮内腔贯穿设有螺纹杆,位于左侧的所述螺纹杆底端贯穿第一螺纹套、第一轴承和穿孔内腔,并与刮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螺纹杆底端贯穿第二螺纹套、第二轴承和穿孔内腔,并与刮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槽轮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釜体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第三轴承,并插接在釜体的内腔,所述转轴左右两侧靠近底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釜体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泄压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腿,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腿均固定连接在釜体的底部靠近四角处。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双槽轮和单槽轮,所述双槽轮与单槽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双槽轮通过皮带与单槽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壳体,所述釜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腔固定连接有与之相互匹配的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腔插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顶部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壳体内腔底部铰接有活动板,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与活动板左侧相互贴合,所述壳体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釜体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隔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搅拌杆均匀分布在转轴上,且位于左侧的若干个所述搅拌杆与位于右侧的搅拌杆以转轴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的长度小于转轴与刮板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且所述刮板的外侧与釜体的内腔侧壁相互贴合。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伺服电机、双槽轮、皮带、单槽轮、第一螺纹套、第一轴承、第二螺纹套、第二轴承、穿孔螺纹杆和刮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粘接在釜体内腔侧壁上的原料物进行清理,避免影响下批反应物的搅拌和造成原料的浪费;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进气管、活动板、壳体、挡板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组成泄压机构对釜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排泄出去,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危险性,通过隔板的倾斜设置,避免物料堆积在釜体内腔底部,使得物料便于收集。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部件隔板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釜体;2、第二支撑腿;3、出料管;4、进料口;5、隔板;6、刮板;7、搅拌杆;8、螺纹杆;9、转轴;10、第一螺纹套;11、单槽轮;12、皮带;13、第一支撑腿;14、双槽轮;15、支撑板;16、伺服电机;17、第二螺纹套;18、壳体;19、活动板;20、进气管;2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包括釜体1,釜体1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腿2,若干个第二支撑腿2均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提高稳定性,釜体1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出料管3,釜体1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料口4,釜体1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隔板5,且隔板5的横截面为梯形,隔板5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釜体1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13,第一支撑腿13底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支撑板15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6,支撑板15底部与釜体1顶部之间设有双槽轮14,伺服电机16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支撑板15,并与双槽轮14固定连接,釜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单槽轮11,双槽轮14与单槽轮1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双槽轮14和单槽轮11,双槽轮14与单槽轮11之间设有皮带12,双槽轮14通过皮带12与单槽轮11传动连接,位于左侧的单槽轮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0,位于右侧的单槽轮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7,釜体1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釜体1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一螺纹套10底端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第二螺纹套17底端插接在第二轴承内腔,釜体1的内腔设有刮板6,搅拌杆7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釜体(1)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出料管(3),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13),所述第一支撑腿(13)底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5)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6),所述支撑板(15)底部与釜体(1)顶部之间设有双槽轮(14),所述伺服电机(16)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支撑板(15),并与双槽轮(14)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单槽轮(11),所述双槽轮(14)与单槽轮(1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位于左侧的所述单槽轮(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0),位于右侧的所述单槽轮(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7),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套(10)底端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所述第二螺纹套(17)底端插接在第二轴承内腔,所述釜体(1)的内腔设有刮板(6),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所述单槽轮(11)内腔贯穿设有螺纹杆(8),位于左侧的所述螺纹杆(8)底端贯穿第一螺纹套(10)、第一轴承和穿孔内腔,并与刮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螺纹杆(8)底端贯穿第二螺纹套(17)、第二轴承和穿孔内腔,并与刮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槽轮(14)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转轴(9)的底端贯穿第三轴承,并插接在釜体(1)的内腔,所述转轴(9)左右两侧靠近底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7),所述釜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泄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用搅拌器,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釜体(1)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出料管(3),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13),所述第一支撑腿(13)底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5)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6),所述支撑板(15)底部与釜体(1)顶部之间设有双槽轮(14),所述伺服电机(16)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支撑板(15),并与双槽轮(14)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单槽轮(11),所述双槽轮(14)与单槽轮(1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位于左侧的所述单槽轮(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0),位于右侧的所述单槽轮(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7),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套(10)底端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所述第二螺纹套(17)底端插接在第二轴承内腔,所述釜体(1)的内腔设有刮板(6),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所述单槽轮(11)内腔贯穿设有螺纹杆(8),位于左侧的所述螺纹杆(8)底端贯穿第一螺纹套(10)、第一轴承和穿孔内腔,并与刮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螺纹杆(8)底端贯穿第二螺纹套(17)、第二轴承和穿孔内腔,并与刮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槽轮(14)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釜体(1)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转轴(9)的底端贯穿第三轴承,并插接在釜体(1)的内腔,所述转轴(9)左右两侧靠近底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7),所述釜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泄压机构。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马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汇亚通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