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及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34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包括底座、刀组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操作箱,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台,该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及切换方法,通过卡块与挤压块配合使用,使得在铣刀即将使用时,即将转动到外壳的底端时,内圈的右下角部分未设置挤压块,且铣刀配合第二配重球重力作用下降,以此拉动拉绳,从而拉动转辊转动,此时卡块转动至下一个挤压块的距离增大,从而使拉绳放松,使铣刀漏出外壳的内腔,此时弯孔与半圆槽的圆心位于同一中心,则滑块受重力摆动进入弯孔中,从而限制连接杆移动,达到铣刀固定的效果,以此进行车铣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及切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为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及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所以也叫数字控制机床,它是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复杂,精密且小批量的零件进行加工的问题,可以制造各式各样的零件,只需将控制编码输入进该控制系统,即可完成。数控机床在完成零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许许多多设备共同配合完成,所以其精密度与复杂程度十分高,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数控机床,通常采用单个刀头进行车铣的工作,在需要进行其他铣工的时候,则需要停机,将铣刀更换之后,再次开启设备,以此进行其他铣工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将控制编码输入系统,使其到达需要更换铣刀的时候,停机,再手动人工更换铣刀,再手动开启设备,这样十分耽误车铣的效率,且在手动人为更换的过程中,很容易使支撑其铣刀的机械臂摆动或者位置变动,从而导致二次车铣的过程中,数据发生变化,导致车铣位置错误,使加工零件损坏,且这个情况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推出了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及切换方法,可自行切换铣刀,无需手动操作更换铣刀,以此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可自行切换铣刀,无需手动操作更换铣刀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包括底座、刀组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操作箱,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台,所述操作箱的内壁顶端活动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远离操作箱的一端与刀组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刀组组件的外壁与摆动组件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刀组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铣刀,所述铣刀靠近外壳圆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开设有弯孔,所述外壳的内壁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内圈,所述内圈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辊,所述转辊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转辊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配重球,所述转辊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力圈,所述阻力圈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辊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缠绕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推动槽,所述拉绳远离转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球,所述推动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配重球位于推动槽的内壁,且推动槽与半圆槽均位于外壳的内壁,且推动槽位于半圆槽的背面,使得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第二配重球的移动。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配重球通过导杆与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半圆槽的直径大于弯孔的直径,且弯孔的直径大于滑块的直径,且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滑块的长度,使得滑块可在半圆槽中移动,并当连接杆在垂直状态时,且位于外壳的底部使,滑块可进入弯孔,从而限制连接杆的移动,以此保证铣刀的固定,且外壳的外壁设置有限制块,防止铣刀掉落,以此铣刀移动。作为优化,所述铣刀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铣刀的形状,长度,宽度不同,六个铣刀均以外壳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机械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机械臂均以外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位于外壳右侧的机械臂远离操作箱的一端,与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位于外壳左侧的机械臂远离操作箱的一端,其外壁与内圈的左侧固定连接,其内壁与转辊的左侧活动连接,使得位于外壳右侧的机械臂可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壳转动,从而实现更换铣刀进行车铣的工作,同时位于外壳右侧的机械臂可保证转辊的稳定,防止转辊偏移,使其保持相对外壳的水平状态,并带有阻力,同时保持内圈保持稳定不动。作为优化,所述卡块与底架的数量均为六个,每个转辊之间摩擦连接,两个且转辊的数量为六个,每个转辊上均设置有一个卡块,每个卡块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错开排布,每个底架位于内圈的内壁上之间距离相等,内圈内壁的右下部分不设置底架,且每个底架与挤压块的长度等于六个转辊的总长度,使得在底架随着内圈转动至转辊没有卡块的位置时,阻力减小,使转辊转动阻力瞬间降低,同时由于铣刀受重力下降时,其作用力可直接拉动拉绳,以此带动转辊,将卡块与挤压块接触,从而达到拉绳复位的效果,同时每个铣刀可对应一个卡块,以此分开控制每个拉绳,且每个挤压块均可与每个卡块接触挤压。作为优化,所述半圆槽的数量为十二个,且每两个半圆槽为一组,六组半圆槽均以外壳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且一组半圆槽中两个半圆槽远离外壳圆心的一端的间距等于连接杆的宽度,使得连接杆可穿过半圆槽,以此保持滑块在半圆槽内移动,也可穿过连接杆的弯孔,同时由于半圆槽与滑块均为弯型,且滑块的长度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使滑块无法掉落在两个半圆槽的空隙。作为优化,所述挤压块远离内圈内壁的一端至外壳内壁的一端的距离加上卡块远离转辊的一端至转辊的外壁的距离,大于转辊的外壁至内圈的距离,且底架远离内圈的一端至内圈的内壁的距离加上卡块远离转辊的一端至转辊的外壁的距离,等于转辊的外壁至内圈的距离,使得挤压块可受弹簧的作用限制卡块,以此增大转辊与内圈的摩擦,以此达到拉动拉绳的作用,从而将铣刀拉回外壳的内腔,当阻力过大时,卡块可挤压挤压块进入底架中,以防止拉绳拉力过大导致断裂。作为优化,所述转轮的数量为十二个,且每两个转轮为一组,每组转轮均以阻力圈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且阻力圈的背面与外壳的正面活动连接,使得两个转轮可调整拉绳的方向,以此与转辊的外壁连接,阻力圈增大阻力,以此保持在外壳转动的过程中,阻力圈可随着外壳转动,从而配合转辊中的第一配重球,达到在外壳转动的过程中,转辊一开始不转动,导杆拉动连接杆移动的摩擦力小于转辊中第一配重球的重力,使铣刀受拉绳作用向外壳的内腔移动,当拉绳拉动的力转辊重力时,转辊转动,带动阻力圈转动,当外壳转动,带动转辊随之转动过程中,卡块与挤压块接触,以此保持拉绳呈紧绷状态,防止铣刀脱离出外壳的内壁。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配重球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第一配重球的重力大于阻力圈对外壳的阻力,使得在外壳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通过导杆、转辊与拉绳配合,在外壳转动初期,拉绳受力无法拉动转辊转动,从而使拉绳拉动连接杆移动进入外壳的内腔。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的切换方法,具体如下:S1、加工初期,将加工零件放置在夹持台上,并开启机械臂,带动铣刀下降,并开启控制台,使铣刀保持1000-2000r/min;S2、停机,完成初始铣刀工作后,控制台控制铣刀缓慢自助降速,直至停止;S3、更换刀头,开启机械臂,使机械臂转动,并保持机械臂转动速度为30-50秒/圈;S4、更换刀头完成,外壳转动,直至另一个铣刀保持垂直状态;S5、再次开启控制台,使铣刀保持1000-2000r/min;S6、完成车铣,零件加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及切换方法,通过阻力圈与拉绳配合使用,使得在外壳转动进行切换铣刀的过程中,随着外壳的转动,阻力圈随之转动,同时转辊中的第一配重球增大转辊转动阻力,以此拉绳无法拉动转辊转动,则拉绳只能拉动第二配重球与导杆,以此将连接杆拉动向外壳的内壁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包括底座(1)、刀组组件(5)和摆动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操作箱(2),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台(3),所述操作箱(2)的内壁顶端活动连接有机械臂(4),所述机械臂(4)远离操作箱(2)的一端与刀组组件(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刀组组件(5)的外壁与摆动组件(6)的外壁活动连接;/n所述刀组组件(5)包括外壳(501),所述外壳(5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铣刀(502),所述铣刀(502)靠近外壳(501)圆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03),所述连接杆(503)的内壁开设有弯孔(504),所述外壳(501)的内壁开设有半圆槽(505),所述半圆槽(50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506),所述外壳(5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内圈(510),所述内圈(5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底架(507),所述底架(50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508),所述弹簧(50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509);/n所述摆动组件(6)包括转辊(601),所述转辊(6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块(602),所述转辊(6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配重球(603),所述转辊(60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杆(604),所述连杆(604)远离转辊(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力圈(605),所述阻力圈(605)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轮(606),所述转辊(6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拉绳(607),所述拉绳(607)缠绕有导轮(608),所述导轮(60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推动槽(609),所述拉绳(607)远离转辊(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球(610),所述推动槽(609)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611)。/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包括底座(1)、刀组组件(5)和摆动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操作箱(2),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台(3),所述操作箱(2)的内壁顶端活动连接有机械臂(4),所述机械臂(4)远离操作箱(2)的一端与刀组组件(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刀组组件(5)的外壁与摆动组件(6)的外壁活动连接;
所述刀组组件(5)包括外壳(501),所述外壳(5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铣刀(502),所述铣刀(502)靠近外壳(501)圆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03),所述连接杆(503)的内壁开设有弯孔(504),所述外壳(501)的内壁开设有半圆槽(505),所述半圆槽(50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506),所述外壳(5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内圈(510),所述内圈(5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底架(507),所述底架(50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508),所述弹簧(50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509);
所述摆动组件(6)包括转辊(601),所述转辊(6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块(602),所述转辊(6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配重球(603),所述转辊(60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杆(604),所述连杆(604)远离转辊(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力圈(605),所述阻力圈(605)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轮(606),所述转辊(6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拉绳(607),所述拉绳(607)缠绕有导轮(608),所述导轮(60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推动槽(609),所述拉绳(607)远离转辊(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配重球(610),所述推动槽(609)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6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重球(610)位于推动槽(609)的内壁,且推动槽(609)与半圆槽(505)均位于外壳(501)的内壁,且推动槽(609)位于半圆槽(505)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重球(610)通过导杆与连接杆(503)的背面固定连接,半圆槽(505)的直径大于弯孔(504)的直径,且弯孔(504)的直径大于滑块(506)的直径,且连接杆(503)的直径小于滑块(506)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多种刀具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502)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铣刀(502)的形状,长度,宽度不同,六个铣刀(502)均以外壳(501)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机械臂(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机械臂(4)均以外壳(50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位于外壳(501)右侧的机械臂(4)远离操作箱(2)的一端,与外壳(501)的右侧固定连接,位于外壳(501)左侧的机械臂(4)远离操作箱(2)的一端,其外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奕学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宏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