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制粉方法、雾化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22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制粉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雾化制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制粉的金属原料在常压下熔融,形成金属液;S2:将金属液倒入雾化装置,使金属液在雾化装置内自由落体,雾化装置产生的高压水雾对金属液进行打击破碎,金属液经过高压水雾破碎形成粉末颗粒,粉末颗粒通过引导管落入冷却水中;在S2步骤中,引导管内壁上形成有向下流动的水流,且在引导管的任意横截面上水流完全覆盖引导管的内壁,粉末颗粒在水流内随水流流动落入冷却水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制粉过程中粉末颗粒粘附到管壁上,影响制粉甚至造成反溢现象,造成雾化装置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制粉方法、雾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制粉
,具体的,涉及一种雾化制粉方法、雾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雾化制粉法是以快速运动的流体(雾化介质)冲击或以其他方式将金属或合金液体破碎为细小液滴,继之冷凝为固体粉末的粉末制取方法。最广泛应用的是气雾化和水雾化法,其中,惰性气雾化粉末颗粒呈圆形,氧含量最低,可直接用热成形技术制成致密化产品,水雾化粉末颗粒多为不规则形状,氧含量高,须经退火处理,但其具有很好的压缩性,可冷压成形,然后烧结成机械零件。水雾化制粉装置在制粉时,金属液体在导流管流下的过程中,通过超高压水将金属液体雾化破碎成大量细小的金属液滴,细小的液滴在飞行过程中在表面张力和水的快速冷却共同作用下下形成亚球形或不规则形颗粒,达到制粉的目的。但由于水雾的作用,制成的粉末颗粒会朝向管壁运动,容易发生粉末颗粒粘附到管壁上的问题,轻则影响制粉过程,影响成本的品质,重则会造成堵塞,出现反溢现象,造成雾化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雾化制粉方法、雾化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制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待制粉的金属原料在常压下熔融,形成金属液;/nS2:将金属液倒入雾化装置,使金属液在雾化装置内自由落体,雾化装置产生的高压水雾对金属液进行打击破碎,金属液经过高压水雾破碎形成粉末颗粒,粉末颗粒通过引导管(3)落入冷却水中;/n在S2步骤中,引导管(3)内壁上形成有向下流动的水流,且在所述引导管(3)的任意横截面上水流完全覆盖所述引导管(3)的内壁,粉末颗粒在水流内随水流流动落入冷却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制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制粉的金属原料在常压下熔融,形成金属液;
S2:将金属液倒入雾化装置,使金属液在雾化装置内自由落体,雾化装置产生的高压水雾对金属液进行打击破碎,金属液经过高压水雾破碎形成粉末颗粒,粉末颗粒通过引导管(3)落入冷却水中;
在S2步骤中,引导管(3)内壁上形成有向下流动的水流,且在所述引导管(3)的任意横截面上水流完全覆盖所述引导管(3)的内壁,粉末颗粒在水流内随水流流动落入冷却水中。


2.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座(1),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设有第一进水通道(11),
引导管(3),所述引导管(3)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所述引导管(3)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间形成溢流腔(41),所述溢流腔(41)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座(2),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安装座(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所述引导管(3)的上端插入所述弧形槽内,所述引导管(3)与所述弧形槽的槽壁在所述引导管(3)上部形成缓冲腔(42),在所述引导管(3)内部形成引导腔(43),所述缓冲腔(42)连通所述溢流腔(41)与所述引导腔(4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嘉孙岩岳虎傅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吉凯恩霸州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