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22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方法及装置,利用预埋在砂型中的管道作为热交换装置,增强铸件的冷却;利用换热管道的线路排列和位置,实现换热时,还在砂型中形成有利于铸件顺序凝固的温度梯度。铸件凝固过程中将热量传给周围的砂型,砂型将热量传给换热管道,通过给预埋在砂型中的换热管道顺序持续地引入外界低温度流体,利用低温流体与高温砂型在换热管道中以热传导、热辐射以及热对流有效的热交换方式带走热量,形成对铸件的强制冷却,在铸件上形成一个有利于铸件冷却工艺要求的温度梯度,从而提升铸件的内在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铸件冷却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广泛用于砂型等不同造型方式的铸造生产,特别是厚大件的铸造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铸件的制作过程。砂型因操作灵活,造型方便,成本低廉,是铸件特别是大型铸件最广泛地应用的铸型,因而也是最主要的铸造方式。铸件在砂型的型腔中的冷却过程对铸件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铸件冷却过慢,特别是厚大铸件冷却过慢,是铸件组织晶粒粗大、偏析、裂纹,补缩困难等缺陷的主要原因。对铸件厚大部位进行可控顺序的快速冷却,是经济地获得内在高质量铸件的主要方法。在铸造实践中,通常采用冷铁,铬铁矿砂,以及金属铸型等蓄热能力强的材料,通过蓄热散热来强化冷却。高强度的冷却需要更多的蓄热材料,这不但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及操作的难度,而且,鉴于铸件凝固过程中传热的特点,砂型中有限的蓄热材料只能吸储有限的热量,采用蓄热材料的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及解决强化冷却的目的,加大散热才是解决冷却的关键。采用冷却装置在铸型中对特定位置进行减小冷却目前已经在金属型铸造为主的压铸领域广泛应用,但在砂型铸造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包括预埋在铸型(1)内的冷却管道(8),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为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或者S型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或者底部呈交叉状的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包括预埋在铸型(1)内的冷却管道(8),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为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或者S型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或者底部呈交叉状的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的一端与进口端(2)连接,另一端与出口端(5)连接;进口端(2)与大气相通,出口端(5)与负压装置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采用导热性金属材料制成,其壁厚为0.5mm-5mm,直径为10mm-50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在砂型中与需要冷却的铸件之间的吃砂量为10mm-1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为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时,其管道的直径为20-30mm,壁厚为0.5mm-1.5mm。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为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时,其螺距为40-60mm,吃砂量为10-2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为底部呈交叉状的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时,其管道的直径为10-20mm,壁厚为1-3mm。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砂型铸造增强铸件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8)为底部呈交叉状的螺旋式盘升的热交换管道时,管道之间间距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设集团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