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9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包括主针筒、引流座和推送件,主针筒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隔板,隔板将主针筒的内腔分隔成主注射通道和副注射通道,引流座安装在主针筒的一端并与之接通,推送件活动插设在主针筒内并从其另一端伸出,推送件同时活动插设在主注射通道和副注射通道内,引流座的上还安装有复合针管,复合针管通过引流座与主针筒接通,主注射通道的截面面积和副注射通道的截面面积比为10:1。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设置主注射通道和副注射通道,同时推送两个通道内的药物,由于主注射通道的截面积与副注射通道的截面积为10:1,药物在推送过程中也可按照10:1的比例进入患处,在患处有效形成血小板凝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药器,具体涉及一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
技术介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技术已成为辅助治疗糖尿病组的措施,APG制备的核心环节就是自体血小板(PRP)的制备。依照目前常用自备方法。讲患者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分离、浓缩即可制得PRP。我们将患者的血液经离心分离提取血小板,同时取相应比例的由凝血酶-钙剂(配制液,现配现用)而成的溶液,将两者混合液一起均匀喷洒到糖尿病足患者窦道内,形成血小板凝胶;而现有技术有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方法一:使用留置针管输液器一起推入,但由于2种液体混合后会迅速结合,易在管道内形成凝胶,导致血小板浪费及不能推入;方法二:人工将血小板和现配的溶液分别装入针管后,在手动滴入窦道,但速度和比例无法控制,无法有效形成血小板凝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按比例将药物推送到伤口内的推送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其关键在于,包括主针筒、引流座和推送件,所述主针筒呈圆筒状,所述主针筒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针筒(1)、引流座(5)和推送件,所述主针筒(1)呈圆筒状,所述主针筒(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针筒(1)的内腔分隔成主注射通道和副注射通道;/n所述引流座(5)安装在所述主针筒(1)的一端并与之接通,所述推送件活动插设在所述主针筒(1)内并从其另一端伸出,所述推送件同时活动插设在所述主注射通道和所述副注射通道内;/n所述引流座(5)的上还安装有复合针管(6),所述复合针管(6)通过所述引流座(5)与所述主针筒(1)接通;/n所述主注射通道的截面面积和所述副注射通道的截面面积比为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针筒(1)、引流座(5)和推送件,所述主针筒(1)呈圆筒状,所述主针筒(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针筒(1)的内腔分隔成主注射通道和副注射通道;
所述引流座(5)安装在所述主针筒(1)的一端并与之接通,所述推送件活动插设在所述主针筒(1)内并从其另一端伸出,所述推送件同时活动插设在所述主注射通道和所述副注射通道内;
所述引流座(5)的上还安装有复合针管(6),所述复合针管(6)通过所述引流座(5)与所述主针筒(1)接通;
所述主注射通道的截面面积和所述副注射通道的截面面积比为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件包括推拉柄(3)、两个活塞杆(3a)和两个活塞块(3b),两个所述活塞块(3b)分别滑动装配在所述主注射通道和所述副注射通道内,所述活塞杆(3a)与所述活塞块(3b)一一对应,所述活塞块(3b)与对应的所述活塞杆(3a)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a)分别伸出所述主注射通道和所述副注射通道内,两个所述活塞杆(3a)的伸出端通过同一个所述推拉柄(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针筒(1)包括筒体(1a)和端板(1b),所述端板(1b)的边缘与所述筒体(1a)的端部边缘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