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96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注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两个药腔,且两个药腔左右对称开设,所述药腔均插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帽,所述推进帽的顶面设置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和推进帽均共同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均螺旋连接有螺栓,所述壳体底部均开设有出药口,且出药口与药腔均连通,所述出药口底部转动安装有出药管,且出药管顶部安装有阻药板,所述出药管底部插接有针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裹有加热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药液混合注射发生化学反应以至影响药效、能够增强患者注射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注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目前,临床医药领域通常采用注射器注射的方式将不适于口服的液体注射在人体的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血液组织或人体的其他部位上,以实现疾病治疗或诊断的目的。针对某些疾病,需注射两种药液的混合物,该两种药液需同时混合,其混合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两药液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换言之,如果事先将两种药液混合,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液的药性,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注射某些混合药液时需要现混合现使用,并将混合后的药液立刻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同时在向患者体内注射药液时,药液较冷,在注入到患者体内会让患者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针对某些疾病,需注射两种药液的混合物,该两种药液需同时混合,其混合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两药液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换言之,如果事先将两种药液混合,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液的药性,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注射某些混合药液时需要现混合现使用,并将混合后的药液立刻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同时在向患者体内注射药液时,药液较冷,在注入到患者体内会让患者感到不舒适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两个药腔,且两个药腔左右对称开设,所述药腔均插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帽,所述推进帽的顶面设置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和推进帽均共同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均螺旋连接有螺栓,所述壳体底部均开设有出药口,且出药口与药腔均连通,所述出药口底部转动安装有出药管,且出药管顶部安装有阻药板,所述出药管底部插接有针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裹有加热垫。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双耳板,且双耳板均套接有橡胶套。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在旋紧状态时旋紧端凸出至联动板板外,同时螺栓旋紧端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推进帽均粘接有橡胶垫。更进一步地,推进杆的长度大于药腔的深度。更进一步地,所述出药口与出药管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更进一步地,所述出药管限位转动180°,所述阻药板与出药口相互配合。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增加两个药腔,在推进帽上增加联动板的设计,使得能够利用两个药腔和联动板同时向患者体内注射两种药液,达到避免药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以至影响药效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外表面增加加热垫的设计,使得在向患者体内注射药液前,能够利用加热垫将药腔内的药液加热,达到避免药液过冷进入患者体内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2-药腔;3-活塞;4-推进杆;5-推进帽;6-联动板;7-螺栓;8-出药口;9-出药管;10-阻药板;11-针头;12-双耳板;13-加热垫;14-指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参照图1-5: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开设有两个药腔2,且两个药腔2左右对称开设,药腔2均插接有活塞3,活塞3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杆4,推进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帽5,推进帽5的顶面设置有联动板6,联动板6和推进帽5均共同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均螺旋连接有螺栓7,壳体1底部均开设有出药口8,且出药口8与药腔2均连通,出药口8底部转动安装有出药管9,且出药管9顶部安装有阻药板10,出药管9底部插接有针头11,壳体1的外表面包裹有加热垫13。其中,壳体1顶部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双耳板12,且双耳板12均套接有橡胶套,双耳板11便于医护人员在注射时药液的推动,橡胶套增强了医护人员使用时的舒适性,螺栓7在旋紧状态时旋紧端凸出至联动板6板外,便于螺栓7的旋转,同时螺栓7旋紧端套接有橡胶套,增强螺栓7旋转时的舒适性,推进帽5均粘接有橡胶垫,推进杆4的长度大于药腔2的深度,便于在注射药液时,药腔2内的药液能够完全注射,出药口8与出药管9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增强了药腔2的密封性,出药管9外边缘设置有指示板14,指示板14便于出药管9转动时控制转动角度,阻药板10与出药口8相互配合。使用时,将螺栓7旋下,取下联动板6,将活塞3推进至药腔2的最底部,再在指示板14的配合下将壳体1底部的出药管9旋转至阻药板10将右方的药腔2完全封闭,将针头11插入到需要注射的药液中,吸取药液到药腔2内,待第一药腔2完全吸入后,旋转出药管9至阻药板10将左方的药腔2完全封闭,此时同样操作将另一药液吸取到另一药腔2内,待药液完全吸取结束后,加热垫13内缝制有电源,且电源通过导线与加热垫13相连接,打开加热垫13开关,电源电流流向加热垫13,电流通过加热垫13内的电加热丝做功产生热量,进而加热药腔2内的药液,在药液加热的过程中将联动板6利用螺栓7固定在推进帽5上,待药液加热结束后,在指示板4的配合下旋转出药管9至两个药腔2处于打开状态,利用联动板6,左右方的药腔一起从出药口8出药,将针头11插入患者体内即可完成两种药液的同时注射,避免了事先将两种药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液的药性,同时加热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开设有两个药腔(2),且两个药腔(2)左右对称开设,所述药腔(2)均插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杆(4),所述推进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帽(5),所述推进帽(5)的顶面设置有联动板(6),所述联动板(6)和推进帽(5)均共同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均螺旋连接有螺栓(7),所述壳体(1)底部均开设有出药口(8),且出药口(8)与药腔(2)均连通,所述出药口(8)底部转动安装有出药管(9),且出药管(9)顶部安装有阻药板(10),所述出药管(9)底部插接有针头(1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包裹有加热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开设有两个药腔(2),且两个药腔(2)左右对称开设,所述药腔(2)均插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杆(4),所述推进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进帽(5),所述推进帽(5)的顶面设置有联动板(6),所述联动板(6)和推进帽(5)均共同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均螺旋连接有螺栓(7),所述壳体(1)底部均开设有出药口(8),且出药口(8)与药腔(2)均连通,所述出药口(8)底部转动安装有出药管(9),且出药管(9)顶部安装有阻药板(10),所述出药管(9)底部插接有针头(1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包裹有加热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理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艳王虹然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