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617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粉尘清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其中,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上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内部设置有吸尘器,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端与吸尘器固定连接,所述箱盖和箱体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环形均匀的排列在箱盖和箱体表面。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吸尘器在弹性管道和吸尘板的使用下能将隧道内部的粉尘送入到进气管道内部并在腔室内部进行过滤,带有粉尘的气体粉尘在水中沉淀之后的气体会从箱盖内部的排气孔排出,进而实现对粉尘的沉淀收集,便于人员后期统一处理,也能提高后期车辆的安全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结构工程,隧道类狭形受限区域内,内轮廓污染物以及粉尘清洁
,具体涉及隧道内轮廓污染物及粉尘清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内轮廓由于汽车尾气造成的焦油附着,使原有的黄色的防火涂料变成黑色,同时会粘附很多粉尘,造成电线路污染,影响照明,能见度低,目前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方式过于粗暴,是通过高压风炮或者高压风机进行吹落后,环卫车再进行清扫。目前隧道清洁措施的缺点:1、不安全;2、造成了空气环境的污染;3、容易对粉尘敏感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坏,如配电箱等;4、对过往车辆造成损伤;5、粉尘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容易形成管体爆炸,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6、清理不彻底,灰尘整体性迁移,存在前清后染的病态化治理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隧道内轮廓粉尘清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其解决了不安全、空气环境的污染、粉尘敏感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坏和清理不彻底,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上端通过合页(13)活动连接有箱盖(8),所述箱盖(8)内部设置有吸尘器(28),所述箱体(1)内部开设有腔室(17),所述腔室(17)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27),所述进气管道(27)上端与吸尘器(28)固定连接,所述箱盖(8)和箱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且电动推杆(9)环形均匀的排列在箱盖(8)和箱体(1)表面,所述电动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尘板(11),所述吸尘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管道(10),所述弹性管道(10)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圈(12),所述卡圈(12)侧面与电动推杆(9)侧面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上端通过合页(13)活动连接有箱盖(8),所述箱盖(8)内部设置有吸尘器(28),所述箱体(1)内部开设有腔室(17),所述腔室(17)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27),所述进气管道(27)上端与吸尘器(28)固定连接,所述箱盖(8)和箱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且电动推杆(9)环形均匀的排列在箱盖(8)和箱体(1)表面,所述电动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尘板(11),所述吸尘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管道(10),所述弹性管道(10)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圈(12),所述卡圈(12)侧面与电动推杆(9)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道(10)底端穿过箱盖(8)与吸尘器(28)固定连接,所述箱盖(8)内部开设有排气孔(29),所述排气孔(29)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0),所述箱体(1)底端内部设置有排水管道(31),所述排水管道(31)内部设置有控制阀(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21),所述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位于箱体(1)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轮廓粉尘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轮(4),且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岳峰陈谦亮刘庆胜闫志长赵之涵常小雅高利平畅根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