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娜专利>正文

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16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袋体、底板和顶板,袋体上设置顶板,袋体下设置底板,顶板上设置与袋体连通的吸入端口,所述袋体为设置袋体中心通孔的环形,袋体中心通孔处设置有弹簧和若干拉绳,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顶板与底板,其中一根拉绳的一端由弹簧中心穿过连接顶板,另一端伸出底板上设置的可供所述连接端穿出的通孔后,设置一个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及时观察内部负压大小和方便调节负压的力度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装置是临床上常用的设备,如各种术后引流都需要用到,目前的引流装置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需要接负压源的引流设备,其设备复杂,组装使用也不方便。另一种是一次性引流设备,它采用风琴式塑料制成的可伸缩囊体,使用时依靠囊体自身的撑开力形成囊内负压,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无法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掌握负压力度。因此,设计一款简单实用,能够方便调节负压力度的负压吸引装置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它实现了及时观察内部负压大小和方便调节负压的力度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袋体、底板和顶板,袋体上设置顶板,袋体下设置底板,顶板上设置与袋体连通的吸入端口,所述袋体为设置袋体中心通孔的环形,袋体中心通孔处设置有弹簧和若干拉绳,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顶板与底板,其中一根拉绳的一端由弹簧中心穿过连接顶板,另一端伸出底板上设置的可供所述连接端穿出的通孔后,设置一个连接端。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顶部螺栓和底部螺栓,顶部螺栓和底部螺栓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袋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有顶板中心通孔和底板中心通孔,顶部螺栓和底部螺栓分别从袋体中心通过穿过顶板中心通孔和底板中心通孔,与顶板和底板外的螺母配合,一根拉绳的一端穿过弹簧中心连接顶部螺栓,另一端伸出底部螺栓上设置的通孔后,设置一个连接端。优选的,所述拉绳连接端为连接环。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顶板设置有负压指示通孔,在所述负压指示通孔上密封设置有带弹性的负压指示膜。进一步的,所述袋体底板设置有连接环挂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袋体顶板处设置有负压指示膜,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负压指示膜了解袋体内的压力情况,压力不足时能及时发现。2、袋体内设置有弹簧和拉绳,能够通过调节拉绳来控制袋体内负压值的大小,从而满足各种临床需求。3、袋体内的弹簧设置可拆卸式结构,装置使用后可以回收,更换新的袋体后可以继续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顶面朝上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底面朝上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剖视图。图中,袋体1、顶板2、底板3、吸入端口4、袋体中心通孔5、弹簧6、拉绳Ⅰ7、连接端Ⅰ8、拉绳Ⅱ9、连接端Ⅱ10、底板通孔11、顶部螺栓12、底部螺栓13、顶板中心通孔14、底板中心通孔15、螺母16、负压指示通孔17、负压指示膜18、连接环挂钩19、底部螺栓通孔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它包括袋体1、顶板2和底板3,袋体上设置顶板2,袋体下设置底板3,顶板1上设置与袋体连通的吸入端口4,所述袋体为设置袋体中心通孔5的环形,袋体可使用风琴式结构的塑料板制作,袋体中心通孔5处设置有弹簧6和若干拉绳,拉绳可设置3-5根,弹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顶板2与底板3,如图3所示:当负压引流装置工作时,通过弹簧6撑开顶板2和底板3增加袋体1内的负压力,其中一根拉绳Ⅰ7的一端由弹簧6中心穿过连接固定在顶板2,另一端设置一个连接端Ⅰ8,拉绳Ⅱ9的一端由弹簧6中心穿过,缠绕在连接端Ⅰ8上固定,另一端伸出底板3上设置可供所述连接端Ⅱ10穿出的底板通孔11后,缠绕固定在新的连接端Ⅱ10,所述底板通孔为长方形通孔,大小比连接端稍大,满足连接端穿过的使用即可。为了节约成本,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设计了弹簧可拆卸结构,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的,更进一步的优化了方案,弹簧6升级为可拆卸结构,实现弹簧6和拉绳能够重复使用,所述弹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顶部螺栓12和底部螺栓13,顶部螺栓12和底部螺栓1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袋体的顶板设置有中心通孔14,底板设置有中心通孔15,顶部螺栓和12底部螺栓13穿过袋体中心通孔5后,与顶板2和底板3外的螺母16配合,如图4所示:当负压引流装置工作时,通过弹簧6撑开顶板2和底板3增加袋体1内的负压力,其中一根拉绳Ⅰ7的一端由弹簧6中心穿过固定连接于顶部螺栓12,另一端缠绕连接于一个连接端Ⅰ8,拉绳Ⅱ9的一端由弹簧中心穿过与连接端Ⅰ8缠绕连接,另一端伸出顶部螺栓13上设置可供所述连接端穿出的底部螺栓长方形通孔20后,设置一个连接端Ⅱ10。为了方便使用,所述连接端结构为圆形的连接环,袋体1底板3设置有连接环挂钩19,用于放置连接环。所述袋体1的顶板2设置有负压指示通孔17,在所述负压指示通孔17上密封安装有带弹性的负压指示膜18,用于观察袋体内1的压力情况,以便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通过观察袋负压指示膜的状态,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判断出负压引流装置内的内压力情况,当负压指示膜呈平面时,说明袋体内负压力不足,需拉动拉绳来增加袋体内的负压力,若期间负压指示膜中心向袋体内侧偏移时,则说明袋体内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负压力,此时通过拉动拉绳来控制内压力的大小,直到负压力合适,可以满足使用条件为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产品不会因为内压力不足未及时发现而中断引流,其次也不会因为内压力过大或过小而引流过快或过慢,可以按需调节,能满足各种临床使用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袋体、顶板和底板,袋体上设置顶板,袋体下设置底板,顶板上设置与袋体连通的吸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设置袋体中心通孔的环形,袋体中心通孔处设置有弹簧和若干拉绳,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顶板与底板,其中一根拉绳的一端由弹簧中心穿过连接顶板,另一端伸出底板上设置的可供所述连接端穿出的通孔后,设置一个连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袋体、顶板和底板,袋体上设置顶板,袋体下设置底板,顶板上设置与袋体连通的吸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设置袋体中心通孔的环形,袋体中心通孔处设置有弹簧和若干拉绳,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顶板与底板,其中一根拉绳的一端由弹簧中心穿过连接顶板,另一端伸出底板上设置的可供所述连接端穿出的通孔后,设置一个连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顶部螺栓和底部螺栓,顶部螺栓和底部螺栓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袋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有顶板中心通孔和底板中心通孔,顶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郭君红
申请(专利权)人:刘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