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064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涉及混药振荡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盒以及第二振荡盒,一驱动单元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在所述主体盒内振荡;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盘状凸轮以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所述盘状凸轮的圆形部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所述盘状凸轮的凸起部为抵接部,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盘状凸轮驱动所述传动杆使得所述第二振荡盒连续进行升降和平移振荡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盘状凸轮的连续转动实现驱动第二振荡盒连续进行升降运动和往复平移运动,实现对第二振荡盒进行双重振荡方式进行连续振荡混合,显著的提高药剂振荡混合效果,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药振荡处理
,具体为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混药振荡装置是临床分析作各种血凝试验,被动血球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等不可缺少的检验用辅助装置。且混药振荡装置可供科研单位卫生部门及生化实验室作微量样品、生物细菌、病毒免疫,临床检验及常规化验分析之用。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122288A,申请公布日为2020年05月08日,名称为《一种适用于检验科的混药振荡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具体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嵌装有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混药盒,所述混药盒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混药盒的左、右内壁固定安装有混药架,所述混药架内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放置通孔,所述放置通孔的内壁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通孔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有弧形夹紧块,所述底盘的顶面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圆弧凹槽,位于混药架中间的所述圆弧凹槽的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压缩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正极片,所述圆弧凹槽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负极片,所述混药盒通过合页安装有混药盖,所述混药盒的顶面右侧设有开合机构,所述放置通孔内放置有试管,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带动混合盒进行转动实现振荡混药,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237027U,名称为《一种医疗药剂振荡混合装置》提供的振荡结构为底板上靠近右支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顶块,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顶块相互配合的挡块,挡块的底部向内凹陷的弧形面,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顶块挤压挡块,将挡块和箱体不断顶起,使箱体内部的试剂不断进行振荡混合。显然的,包括上述申请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混药振荡装置在对药剂进行振荡混合时,振荡的方式为单一方向运动振荡(即为转动振荡、往复升降振动中的一种),仅仅实现单一的方向运动的振荡进行药剂混合,药剂混合速度慢,混合效果差,影响检验的准确性和检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包括主体盒以及第二振荡盒,一驱动单元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在所述主体盒内振荡;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盘状凸轮以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所述盘状凸轮的圆形部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所述盘状凸轮的凸起部为抵接部,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盘状凸轮驱动所述传动杆使得所述第二振荡盒连续进行升降和平移振荡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体盒中升降式活动设置有第一振荡盒,所述第二振荡盒水平滑动嵌设在第一振荡盒中,所述第二振荡盒中安装有试剂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体盒上垂直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振荡盒壳体上固定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滑动嵌设在条形开口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体盒表面位于条形开口顶部位置处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滑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滑块下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振荡盒的侧壁水平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第二振荡盒侧壁固定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嵌设在矩形开口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振荡盒一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盒之间还连接有支撑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杆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振荡盒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在主体盒上,且安装架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盘状凸轮的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转轴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试剂盒中嵌设有多个试管,多个所述试管中设置有混药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试剂盒活动连接有驱动连杆,且驱动连杆与所述混药组件传动连接,且驱动连杆还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振荡盒连接,当所述第二振荡盒在所述第一振荡盒中平移振荡时,所述连接杆通过驱动连杆驱动所述混药组件进行混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通过驱动单元带动盘状凸轮转动,盘状凸轮上的第一传动齿配合传动杆上的第二传动齿带动第二振荡盒上升,当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脱离后第二振荡盒快速下降复位,然后盘状凸轮继续转动其上的抵接部抵触传动杆并推动第二振荡盒进行进行水平运动,当抵接部与传动杆分离时第二振荡盒快速复位,通过盘状凸轮的连续转动实现驱动第二振荡盒连续进行升降运动和往复平移运动,实现对第二振荡盒进行双重振荡方式进行连续振荡混合,显著的提高药剂振荡混合效果,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盒与第一振荡盒的插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振荡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盘状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试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状凸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盒;11、条形开口;12、复位弹簧;2、第一振荡盒;21、连接滑块;22、矩形开口;3、第二振荡盒;31、传动杆;32、支撑弹簧;4、安装架;5、驱动转轴;6、盘状凸轮;61、圆形部;62、第一传动齿;63、抵接部;64、调节滑槽;65、调节凸齿;66、调节套管;67、复位扭簧;7、驱动单元;71、齿轮箱;72、传动齿盘;73、传动链条;74、驱动电机;8、试剂盒;81、试管;82、混药组件;821、转动盘;822、偏心连接轴;823、密封塞;824、搅拌架;83、矩形凹槽;84、转动连接架;9、驱动连杆;91、限位套架;92、U型调节架;93、铰接座;94、调节连杆;9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1-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包括主体盒(1)以及第二振荡盒(3),一驱动单元(7)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3)在所述主体盒(1)内振荡,其特征在于,/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盘状凸轮(6)以及传动杆(31),所述传动杆(31)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3);/n所述盘状凸轮(6)的圆形部(61)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62),所述盘状凸轮(6)的凸起部为抵接部(63),所述传动杆(3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盘状凸轮(6)驱动所述传动杆(31)使得所述第二振荡盒(3)连续进行升降和平移振荡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包括主体盒(1)以及第二振荡盒(3),一驱动单元(7)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3)在所述主体盒(1)内振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盘状凸轮(6)以及传动杆(31),所述传动杆(31)驱动所述第二振荡盒(3);
所述盘状凸轮(6)的圆形部(61)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62),所述盘状凸轮(6)的凸起部为抵接部(63),所述传动杆(3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盘状凸轮(6)驱动所述传动杆(31)使得所述第二振荡盒(3)连续进行升降和平移振荡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盒(1)中升降式活动设置有第一振荡盒(2),所述第二振荡盒(3)水平滑动嵌设在第一振荡盒(2)中,所述第二振荡盒(3)中安装有试剂盒(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盒(1)上垂直开设有条形开口(11),所述第一振荡盒(2)壳体上固定有连接滑块(21),所述连接滑块(21)滑动嵌设在条形开口(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验科混药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盒(1)表面位于条形开口(11)顶部位置处固定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滑块(21)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2)的弹力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滑块(21)下移。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鸣邹艳红朱紫薇张文陆于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