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05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乙烯膜是以聚乙烯微孔膜为基底,以乙烯‑乙烯醇共聚膜为表层,通过聚乙烯醇化学粘结聚乙烯微孔膜和乙烯‑乙烯醇共聚膜形成的膜。有益效果:加入石榴提取液,增加粘结强度和抗菌性;使用水诱导反相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膜作为表层,利用丙酸聚六亚甲基胍与PVP之间的协同效应,加速PVP的析出,加快形成孔隙,降低时间成本;利用丙酸聚六亚甲基胍中酸性基团,使得丙酸聚六亚甲基胍/金属纳米粒子自发往膜表面移动,形成水合层,抗菌防污;利用丙酸聚六亚甲基胍对金属纳米粒子的螯合性,附着在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抑制金属纳米粒子的团聚,增加均匀分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体的污染愈发剧烈,水体净化后再利用成为了研究重点课题之一。其中,膜分离技术是废水处理和高质量水体净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水处理膜中以聚飒多孔层为主,但该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自主研发工艺生产高质量聚飒较为困难。而近几年聚乙烯膜制备的广泛研究,使得聚乙烯微孔膜工艺飞速发展。且该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是潜在的水处理膜替代品之一。然而聚乙烯微孔膜由于疏水性强,长期用于水体处理是,易造成力学能力下降;存在蛋白质污染附着引起孔道堵塞问题,致使膜损坏,降低膜的使用寿命。另外,聚乙烯微孔膜用于水处理时,一般作为基膜与其他亲水性膜层复合使用,存在粘结强度差的缺点,且不具有抗菌性。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制备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是以聚乙烯微孔膜为基底,以乙烯-乙烯醇共聚膜为表层,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层,化学交联聚乙烯微孔膜、乙烯-乙烯醇共聚膜制备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是以聚乙烯微孔膜为基底,以乙烯-乙烯醇共聚膜为表层,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层,化学交联聚乙烯微孔膜、乙烯-乙烯醇共聚膜制备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还含有石榴皮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计,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6份、丙酸聚六甲基亚胍2~5份、金属纳米粒子3~6份、二甲基亚砜50~8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含量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氧化铜、纳米铁酸锰中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6.一种高强度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的制备:
(1)将丙酸聚六亚甲基胍溶解在水溶液中,加入金属纳米粒子,得到丙酸聚六亚甲基胍/金属纳米粒子,备用;
(2)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加入至二甲基亚砜中,依次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丙酸聚六亚甲基胍/金属纳米粒子,得到铸膜溶液;将其在玻璃板上刮膜,得到初膜;迅速转移至蒸馏水中,浸泡,得到乙烯-乙烯醇共聚膜;
步骤2:聚乙烯膜的制备:
(1)将聚乙烯醇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PVA溶液,将其与乙醇混合,加入石榴提取液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得到混合液体;
(2)将聚乙烯微孔膜置于高锰酸钾溶液中,加热活化,洗涤;将其平铺在模具中,倒入混合液体;将乙烯-乙烯醇共聚膜覆盖在聚乙烯微孔膜上;交联反应后,将其取出置于辊式层压机辊压;热固化,得到聚乙烯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星星刘涛涛陈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