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液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03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液分离方法,包括筒体、滤芯、驱动组件以及旋转组件;筒体上端面固定连接上端盖,下端面通过滤网固定连接下端盖,筒体靠上设有进气管,上端盖上设有出气管,下端盖上设有出液管;滤芯安装在筒体内部,滤芯包括转盘部、圆环部和固定部,转盘部下端面与滤网转动连接,转盘部上端面与圆环部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部下端面与圆环部上端面转动连接,固定部固定连接在筒体内壁,且进气管的入口与固定部连通;驱动组件驱动旋转组件启动,旋转组件使得固定部和圆环部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分离气液混合物,并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液的分离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液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液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部分油田出现异常低压,给修井带来一定困难,部分气井低压开采,出砂掩埋地层而无法及时清理,使得气井的产量降低甚至停产。在没有外在能量的补充情况下实施井下作业,修井液对地层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作用后排液周期不断延长。因此,不管是在开采或是排液时均需要向该类气井进行增压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会用增压机组对气井增压,而抽出的天然气中常会携带部分的液体一起被输送带管线,为此会在增压机组与气井安装气液分离器。但现有的气液分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分离效果不理想,无法兼顾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当处理的气液混合物过多时,气体中仍然会混杂一些液体,分离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液分离方法,通过旋转组件使得滤芯的圆环部能够往复不停的旋转,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加快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滤芯、驱动组件以及旋转组件;所述筒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筒体下端面通过滤网固定连接有下端盖,所述筒体靠近所述上端盖的部分设有进气管,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出气管,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出液管;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部,所述滤芯包括转盘部、圆环部和固定部,所述转盘部下端面与所述滤网转动连接,所述转盘部上端面与所述圆环部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下端面与所述圆环部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内壁,且所述进气管的入口与所述固定部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和驱动端,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部伸入所述圆环部的环内空腔中,并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端;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端以及受力端,所述旋转端为圆柱结构,所述转盘部上开有供所述旋转端穿过的通孔,所述旋转端下端面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上,所述旋转端上端面与所述受力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端位于所述圆环部的环内空腔中;所述受力端可在所述驱动端的作用下将所述旋转端压入所述转盘部的通孔内,通过所述旋转端与所述转盘部的配合结构,将所述旋转端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转盘部的旋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结构包括滑块与螺旋槽;所述转盘部包括转盘一部与转盘二部,所述转盘一部与所述转盘二部以所述旋转端的直径为对称轴对称,位于所述转盘一部上的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旋转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槽配合的第一滑块,位于所述转盘二部上的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槽,所述旋转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旋槽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受力端未受所述驱动端作用时,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螺旋槽顶端,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槽顶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槽的起点位于所述转盘一部上的通孔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一螺旋槽的终点位于所述转盘一部上的通孔的另一侧边上;所述第二螺旋槽的起点位于所述转盘二部上的通孔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二螺旋槽的终点位于所述转盘二部上的通孔的另一侧边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槽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一螺旋槽的底端均设有限位片,所述第二螺旋槽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二螺旋槽的底端均设有限位片。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短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短杆外,所述旋转端底部设有供所述第一短杆穿入的空腔,所述第一短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上,另一端穿入所述旋转端底部的空腔内,所述第一短杆上设有凸起,所述旋转端底部的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短杆端部可在所述旋转端底部的空腔中沿所述旋转端的轴线方向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受力端包括第一长杆,所述第一长杆为杆状结构,沿所述圆环部的轴心线设置,所述第一长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端的端部,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端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端包括轨道板、中间板、电机、第二短杆、连接杆、移动杆以及驱动件;所述安装架包括一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圆环部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短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短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铰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竖直板垂直,所述第二短杆的轴线、所述连接杆的轴线以及所述移动杆的轴线均与所述竖直板平行;所述中间板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板上,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中间板上开有供所述移动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开有供所述驱动件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轨道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板上,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动件、中间件以及敲打件;所述中间件穿过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移动杆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滑动件以及所述敲打件,所述滑动件、所述中间件以及所述敲打件呈Z字型结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轨道板上的轨道配合,所述中间件未穿过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电机可通过所述第二短杆转动使得所述移动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滑动件在所述轨道板上的轨道上滑动,使得所述中间件、所述刮板以及所述敲打件180度上下翻转,所述刮板可在所述移动杆的移动过程中与所述圆环部的内壁面接触,所述敲打件在靠近所述固定部时可对所述固定部进行敲击,远离所述固定部时可对所述第二短杆进行敲击。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板上的轨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以及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二直段均与所述移动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之间形成翻转拐角,所述滑动件经过所述翻转拐角时,所述中间件和所述敲打件完成180度上下翻转。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端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收集件,所述收集件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收集件靠近所述圆环部内壁面的部位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转盘部的旋转平面平行。一种气液分离方法,使用上述任一气液分离装置,具体使用步骤如下:a1:打开进气管、出气管以及出液管;a2:启动电机;a3:朝着进气管中输入需要分离的物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驱动组件和旋转组件配合,使得部分滤芯可旋转,进入分离装置的气液混合物在滤芯的转动下,可使得液体和气体迅速分离,完成分离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还能对滤芯的固定部进行敲击,使得固定部振动,使得固定部上残留的气液混合物传递到圆环部,通过圆环部的旋转完成气液分离;还设置了刮板将圆环部内壁面残留的杂质刮下,由收集件利用转盘部的转动将杂质收集起来,保持滤芯的整洁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筒体内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端与转盘部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组件与旋转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细节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轨道板结构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1-筒体,12-上端盖,13-下端盖,14-滤网,15-进气管,16-出气管,17-出液管,21-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1)、滤芯、驱动组件以及旋转组件;/n所述筒体(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端盖(12),所述筒体(11)下端面通过滤网(14)固定连接有下端盖(13),所述筒体(11)靠近所述上端盖(12)的部分设有进气管(15),所述上端盖(12)上设有出气管(16),所述下端盖(13)上设有出液管(17);/n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筒体(11)内部,所述滤芯包括转盘部(21)、圆环部(22)和固定部(23),所述转盘部(21)下端面与所述滤网(14)转动连接,所述转盘部(21)上端面与所述圆环部(22)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23)下端面与所述圆环部(22)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23)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11)内壁,且所述进气管(15)的入口与所述固定部(23)连通;/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和驱动端,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端盖(1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部(23)伸入所述圆环部(22)的环内空腔中,并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端;/n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端(41)以及受力端,所述旋转端(41)为圆柱结构,所述转盘部(21)上开有供所述旋转端(41)穿过的通孔,所述旋转端(41)下端面通过弹簧(42)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14)上,所述旋转端(41)上端面与所述受力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端位于所述圆环部(22)的环内空腔中;/n所述受力端可在所述驱动端的作用下将所述旋转端(41)压入所述转盘部(21)的通孔内,通过所述旋转端(41)与所述转盘部(21)的配合结构,将所述旋转端(41)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转盘部(21)的旋转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1)、滤芯、驱动组件以及旋转组件;
所述筒体(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端盖(12),所述筒体(11)下端面通过滤网(14)固定连接有下端盖(13),所述筒体(11)靠近所述上端盖(12)的部分设有进气管(15),所述上端盖(12)上设有出气管(16),所述下端盖(13)上设有出液管(17);
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筒体(11)内部,所述滤芯包括转盘部(21)、圆环部(22)和固定部(23),所述转盘部(21)下端面与所述滤网(14)转动连接,所述转盘部(21)上端面与所述圆环部(22)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23)下端面与所述圆环部(22)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23)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11)内壁,且所述进气管(15)的入口与所述固定部(23)连通;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和驱动端,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端盖(1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部(23)伸入所述圆环部(22)的环内空腔中,并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端;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端(41)以及受力端,所述旋转端(41)为圆柱结构,所述转盘部(21)上开有供所述旋转端(41)穿过的通孔,所述旋转端(41)下端面通过弹簧(42)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14)上,所述旋转端(41)上端面与所述受力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端位于所述圆环部(22)的环内空腔中;
所述受力端可在所述驱动端的作用下将所述旋转端(41)压入所述转盘部(21)的通孔内,通过所述旋转端(41)与所述转盘部(21)的配合结构,将所述旋转端(41)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转盘部(21)的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包括滑块与螺旋槽;
所述转盘部(21)包括转盘一部(61)与转盘二部(62),所述转盘一部(61)与所述转盘二部(62)以所述旋转端(41)的直径为对称轴对称,位于所述转盘一部(61)上的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63),所述旋转端(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槽(63)配合的第一滑块(65),位于所述转盘二部(62)上的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槽(64),所述旋转端(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旋槽(64)配合的第二滑块(66);
所述受力端未受所述驱动端作用时,所述第一滑块(65)位于所述第一螺旋槽(63)顶端,所述第二滑块(66)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槽(64)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63)的起点位于所述转盘一部(61)上的通孔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一螺旋槽(63)的终点位于所述转盘一部(61)上的通孔的另一侧边上;所述第二螺旋槽(64)的起点位于所述转盘二部(62)上的通孔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二螺旋槽(64)的终点位于所述转盘二部(62)上的通孔的另一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63)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一螺旋槽(63)的底端均设有限位片,所述第二螺旋槽(64)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二螺旋槽(64)的底端均设有限位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短杆(42),所述弹簧(42)套设在所述第一短杆(42)外,所述旋转端(41)底部设有供所述第一短杆(42)穿入的空腔,所述第一短杆(4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14)上,另一端穿入所述旋转端(41)底部的空腔内,所述第一短杆(42)上设有凸起,所述旋转端(41)底部的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短杆(42)端部可在所述旋转端(4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蓉岳应侯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