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及其应用的净水机,包括自锁杆、推力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滤芯,滤芯上形成接头,自锁杆设有卡勾,接头上设有供卡勾滑动的自锁运动导轨槽,接头可拆卸插接在基座上,推力弹性件设置在接头与基座之间;自锁运动导轨槽包括依次相交连通的上行轨槽、入锁轨槽、锁止轨槽、解锁轨槽、下行轨槽,入锁轨槽导出端与解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相交处构成锁止轨槽,锁止轨槽的底部构成固定卡勾的锁止位,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反向相交,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平滑交接,下行轨槽导出端设有供卡勾滑出的导轨出口。本案按压即可实现自锁和解锁,大大提高滤芯的安装便捷性,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及其应用的净水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水滤芯
,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及其应用的净水机。
技术介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因为水污染的日益加重,催生了一批批以净化水质为目的的新型净水设备,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净水器已成为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饮水设备。目前市场上净水器大多采用物理过滤,以PP棉、活性炭、RO反渗透等物理过滤材料为主,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杂质的附着积累,导致滤芯由于堵塞失效,因此需要对净水器滤芯定期拆装更换。但由于滤芯结构较为精细、复杂,所以更换滤芯的工作通常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用户来说,既不方便,又无形中增加了生活开支。目前,市场上具有两种主要的滤芯更换结构,分别是手动式和自锁式,这两种滤芯都是安装在固定不动的基座上,其中,手动式是手动将滤芯进行旋转,使滤芯通过螺纹连接在基座上,连接处需要放置密封圈以防漏水,这种手动式的弊端是,因为不同人操作力度不同,所以滤芯锁紧度也会不一样,再者,滤芯的螺纹和基座的螺纹槽长此以往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且密封圈挤压变形严重,止水效果差,容易出现漏水,更换成本高;另一种自锁式则是在安装的时候通过自锁结构自锁在基座上,但解锁的话必须借助一根解锁杆辅助解锁,加上一系列的解锁动作以解锁,这种自锁式的弊端是,解锁杆的保管相当重要,解锁必须依赖解锁杆,否则无法解锁。基于上述,现有两种滤芯更换结构自身都存在一些缺陷,安全性差,更换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又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且增加了更换滤芯的成本。随着对生活质量和快节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缺陷会一直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尝试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提出一种全新的滤芯更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及其应用的净水机,按压即可实现自锁和解锁,大大提高滤芯的安装便捷性,降低使用成本。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包括自锁杆、推力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滤芯,所述滤芯上形成接头;所述的自锁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另一端设有卡勾;所述的接头上设有供卡勾滑动的自锁运动导轨槽,所述的接头可拆卸插接在基座上,所述的推力弹性件设置在接头与基座之间,为接头自锁在基座上提供推力;所述的复位弹性件一端连接在基座上,复位弹性件另一端连接在自锁杆上,复位弹性件用于挤压自锁杆;所述的自锁运动导轨槽包括依次相交连通的上行轨槽、入锁轨槽、锁止轨槽、解锁轨槽、下行轨槽,所述的上行轨槽包括上行轨槽导入端、上行轨槽导出端,所述的入锁轨槽包括入锁轨槽导入端、入锁轨槽导出端,所述的解锁轨槽包括解锁轨槽导入端、解锁轨槽导出端,所述的下行轨槽包括下行轨槽导入端、下行轨槽导出端;所述的上行轨槽导入端设有供卡勾滑进的导轨入口,上行轨槽导出端与入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即上行轨槽与入锁轨槽呈锐角相交,入锁轨槽导入端低于上行轨槽导出端,从而在入锁轨槽导入端与上行轨槽导出端的交接处形成入锁止回台阶,入锁止回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上行轨槽;所述的入锁轨槽导出端与解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即入锁轨槽与解锁轨槽相交呈V型相交,在V型相交处构成所述的锁止轨槽,锁止轨槽的底部构成固定卡勾的锁止位,锁止轨槽低于入锁轨槽导出端,从而在锁止轨槽与入锁轨槽导出端的交接处构成锁止台阶,锁止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入锁轨槽,锁止轨槽高于解锁轨槽导入端,从而在锁止轨槽与解锁轨槽导入端的交接处构成解锁台阶,解锁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锁止轨槽;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反向相交,即下行轨槽与解锁轨槽呈锐角相交,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平滑交接,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出端设有供卡勾滑出的导轨出口。进一步,所述基座开设用于容纳自锁杆的凹槽,凹槽内侧开设窗口供自锁杆的一端的卡勾伸出,凹槽外侧形成与所述窗口相对的开口,开口由一盖板盖合,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套接在盖板上,从而连接在基座上。进一步,所述凹槽内侧设有凸轴,所述自锁杆的底端套接在凸轴上,凸轴与复位弹性件平行设置。进一步,所述基座上开设内腔,所述内腔供所述接头可拆卸插接,所述接头设有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所述内腔对应设置与滤芯进水口对接的基座进水口、与滤芯出水口对接的基座出水口。进一步,所述基座进水口和基座出水口内均设有推力弹性件和单向阀,推力弹性件外推插接在内腔的接头,卡勾落入锁止位拉紧固定所述接头。进一步,所述上行轨槽的深度由上行轨槽导入端向上行轨槽导出端逐渐变浅,所述下行轨槽的深度由下行轨槽导入端向下行轨槽导出端逐渐变浅,所述下行轨槽导出端的深度小于所述入锁轨槽导入端的深度,从而形成下行轨槽导出端的导轨出口高于上行轨槽导入端的导轨入口,所述下行轨槽导出端的导轨出口交汇于上行轨槽导入端。进一步,所述导轨入口呈楔形。进一步,所述复位弹性件与自锁杆连接的一端形成圆环,圆环供自锁杆竖直穿置。进一步,所述基座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自锁杆,所述接头的两侧对应自锁杆各设有一自锁运动导轨槽,同侧的自锁杆对应滑动于同侧的自锁运动导轨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自锁滤芯组件。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具有独特的自锁运动导轨槽,在滤芯安装时只需将滤芯一次按压推入即可,使自锁杆运行至锁止位,解锁时再按压一次,弹出滤芯,大大增加了滤芯安装更换的便利性,极大缩短了安装、更换时间,用户可以自己更换,不需要用户具备安装技术和工具,无需专业的更换人员,让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快捷,颠覆了传统滤芯的安装更换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滤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滤芯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滤芯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凹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打开盖板);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接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从导轨入口导入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导入上行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到达入锁轨槽最大行程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到达锁止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到达解锁轨槽最大行程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到达下行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自锁杆从导轨出口导出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盖板)。标号说明:基座1、内腔11、凹槽12、盖板13、凸轴14、基座进水口15、基座出水口16、基座排废口17、滤芯2、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杆、推力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滤芯,所述滤芯上形成接头;/n所述的自锁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另一端设有卡勾;/n所述的接头上设有供卡勾滑动的自锁运动导轨槽,所述的接头可拆卸插接在基座上,所述的推力弹性件设置在接头与基座之间,为接头自锁在基座上提供推力;/n所述的复位弹性件一端连接在基座上,复位弹性件另一端连接在自锁杆上,复位弹性件用于挤压自锁杆;/n所述的自锁运动导轨槽包括依次相交连通的上行轨槽、入锁轨槽、锁止轨槽、解锁轨槽、下行轨槽,所述的上行轨槽包括上行轨槽导入端、上行轨槽导出端,所述的入锁轨槽包括入锁轨槽导入端、入锁轨槽导出端,所述的解锁轨槽包括解锁轨槽导入端、解锁轨槽导出端,所述的下行轨槽包括下行轨槽导入端、下行轨槽导出端;/n所述的上行轨槽导入端设有供卡勾滑进的导轨入口,上行轨槽导出端与入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即上行轨槽与入锁轨槽呈锐角相交,入锁轨槽导入端低于上行轨槽导出端,从而在入锁轨槽导入端与上行轨槽导出端的交接处形成入锁止回台阶,入锁止回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上行轨槽;/n所述的入锁轨槽导出端与解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即入锁轨槽与解锁轨槽相交呈V型相交,在V型相交处构成所述的锁止轨槽,锁止轨槽的底部构成固定卡勾的锁止位,锁止轨槽低于入锁轨槽导出端,从而在锁止轨槽与入锁轨槽导出端的交接处构成锁止台阶,锁止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入锁轨槽,锁止轨槽高于解锁轨槽导入端,从而在锁止轨槽与解锁轨槽导入端的交接处构成解锁台阶,解锁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锁止轨槽;/n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反向相交,即下行轨槽与解锁轨槽呈锐角相交,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平滑交接,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出端设有供卡勾滑出的导轨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杆、推力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滤芯,所述滤芯上形成接头;
所述的自锁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另一端设有卡勾;
所述的接头上设有供卡勾滑动的自锁运动导轨槽,所述的接头可拆卸插接在基座上,所述的推力弹性件设置在接头与基座之间,为接头自锁在基座上提供推力;
所述的复位弹性件一端连接在基座上,复位弹性件另一端连接在自锁杆上,复位弹性件用于挤压自锁杆;
所述的自锁运动导轨槽包括依次相交连通的上行轨槽、入锁轨槽、锁止轨槽、解锁轨槽、下行轨槽,所述的上行轨槽包括上行轨槽导入端、上行轨槽导出端,所述的入锁轨槽包括入锁轨槽导入端、入锁轨槽导出端,所述的解锁轨槽包括解锁轨槽导入端、解锁轨槽导出端,所述的下行轨槽包括下行轨槽导入端、下行轨槽导出端;
所述的上行轨槽导入端设有供卡勾滑进的导轨入口,上行轨槽导出端与入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即上行轨槽与入锁轨槽呈锐角相交,入锁轨槽导入端低于上行轨槽导出端,从而在入锁轨槽导入端与上行轨槽导出端的交接处形成入锁止回台阶,入锁止回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上行轨槽;
所述的入锁轨槽导出端与解锁轨槽导入端反向相交,即入锁轨槽与解锁轨槽相交呈V型相交,在V型相交处构成所述的锁止轨槽,锁止轨槽的底部构成固定卡勾的锁止位,锁止轨槽低于入锁轨槽导出端,从而在锁止轨槽与入锁轨槽导出端的交接处构成锁止台阶,锁止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入锁轨槽,锁止轨槽高于解锁轨槽导入端,从而在锁止轨槽与解锁轨槽导入端的交接处构成解锁台阶,解锁台阶用于阻挡卡勾返回锁止轨槽;
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反向相交,即下行轨槽与解锁轨槽呈锐角相交,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入端与解锁轨槽导出端平滑交接,所述的下行轨槽导出端设有供卡勾滑出的导轨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锁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用于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章文,李章礼,
申请(专利权)人:李章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