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云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96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鞘管、第二鞘管和第三鞘管;第二鞘管套接在第一鞘管内,第二鞘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对称的设有第一铰座,第一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末端均固定有壳体,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铰座;第三鞘管套接在第二鞘管内,第三鞘管的底部设有夹持体,夹持体上设有夹取钳,夹取钳上设有第三铰座,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铰座和第三铰座上;拉杆的底部固定在夹取钳的顶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中医生对病人实施微创手术时需要额外插一根用于将肿瘤切割成碎块的带鞘管的手术切割器械,从而增加手术对病人身体影响的和医生清理肿瘤碎块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
技术介绍
医生在实施肿瘤切除手术时,需要先用夹钳将肿瘤固定住,然后再用手术刀将肿瘤切除掉,这样才能合理的将肿瘤切掉;随着医学上有关微创手术的技术不断进步,因此医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量选择微创手术来减小手术对病人的影响,现有的体内肿瘤切除手术中,只要肿瘤的体积不是达到需要较大面积开腔手术的要求时,医生一般会选择在病人的身体上插入多根鞘管,然后在将专门的手术器械通过鞘管伸入到病人体内来手术。但是现有的带鞘管的肿瘤提取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的肿瘤提取钳一般只能夹取已经被其他切割类的手术器械切割好的肿瘤碎块,这样就意味着病人的身体上就要多插一根鞘管,从而增加手术对病人身体的影响;第二、现有的肿瘤提取钳在夹取肿瘤碎块并向外取出时,肿瘤碎块可能会与鞘管底部边缘或其他身体组织的摩擦或医生手部力度把握不好造成少量肿瘤碎块掉落,从而增加医生清理肿瘤碎块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鞘管、第二鞘管和第三鞘管;所述第二鞘管套接在第一鞘管内,所述第二鞘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对称的设有一对第一铰座,所述第一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靠近第二鞘管远端的内壁中部上设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鞘管顶部设有限位环体;所述第三鞘管套接在第二鞘管内,所述第三鞘管的底部设有夹持体,所述夹持体上设有夹取钳,所述夹取钳的背面靠近第三鞘管底部近端均设有第三铰座,所述第三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铰座上;所述第三鞘管内还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在夹取钳的顶部,所述拉杆的顶部还设有握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鞘管、第二鞘管和第三鞘管;所述第二鞘管套接在第一鞘管内,所述第二鞘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对称的设有一对第一铰座,所述第一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靠近第二鞘管远端的内壁中部上设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鞘管顶部设有限位环体;所述第三鞘管套接在第二鞘管内,所述第三鞘管的底部设有夹持体,所述夹持体上设有夹取钳,所述夹取钳的背面靠近第三鞘管底部近端均设有第三铰座,所述第三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铰座上;所述第三鞘管内还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在夹取钳的顶部,所述拉杆的顶部还设有握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鞘管长度值减去第一鞘管长度值之差是第一连杆长度值加上壳体纵向长度值之和的1~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肿瘤提取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鞘管的外侧壁上均匀的设有一组导向环体,所述导向环体的外环半径是第一鞘管内环半径的0.8~0.99倍;所述限位环体的外环半径是第一鞘管外环半径的1~2倍,所述限位环体顶部对称地设有一对止退件,所述止退件的形状呈凸字型的半边,且两个所述止退件之间成镜像翻转的对称关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郝云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