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58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它涉及医疗器械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活检钳的改进。控制把手固定设置在控制杆的左端,套环套接在控制杆上,固定扶手固定设置在控制杆的右端,钢丝套管连接在控制杆的右侧,钢丝套管内设置有两根控制钢丝,钢丝套管的右侧外圈设置有外螺纹,钢丝套管的右侧连接有钳头装置,钳头装置的左侧设置有记忆弯头,钳头装置通过外接连接套管与钢丝套管的右侧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钳头的尾端设置有记忆弯头,记忆弯头选用金属记忆材料,利用该弯头可以在检测中任务调整钳头装置的方向和角度,在满足应用的同时,可以任意调节角度,方便操作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开式医用活检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活检钳的改进。
技术介绍
活检钳是用来在人体体内取组织的,活检钳的形状,也有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活检钳的前端象勺子,可以把需要取出的组织装进去,并且不容易丢失;抓钳的前端有多种形状,是用来抓紧组织,起到提拉作用的,是辅助器械。近年来,在临床医学检查中,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病人体内某病变部位进行检查时,活检钳可以通过内窥镜钳道伸入体内,夹取病变组织,通过内窥镜取样,微创伤、痛苦小,所以内窥镜检查是一种深受欢迎的诊断方法,目前常用的内窥镜活检钳的钳头组件主要由钳头架,一端与操纵杆连接的两根钢丝,以及与钳头架铰接的两个钳头构成,钢丝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钳头连接,该类内窥镜活检钳结构稳定,实用性强,常见的活检钳的头部都是固定的、单一的,但是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使用不同的活检钳,当遇到位置十分刁钻的病灶时,需反复多次钳取,不仅不能取到理想的标本,因操作时间太长,还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导致重复检查,多次活检,增加检查成本,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在临床内镜检查工作中活检钳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且类型较多、型号丰富;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难取的活检,病变部分位置刁钻,变换多种方式还是难以取到理想的活检;比如食道管腔部位的活检,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从侧面开口的活检钳,且钳口方向要正对着病灶部位,这需要实时调整钳口的方向,目前还没有具备该功能的活检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它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场景,可以降低应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控制把手1、套环2、钳头装置3、控制杆4,它还包含固定扶手5、钢丝套管6,控制把手1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左端,套环2套接在控制杆4上,固定扶手5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右端,钢丝套管6连接在控制杆4的右侧,钢丝套管6内设置有两根控制钢丝7,钢丝套管6的右侧外圈设置有外螺纹61,钢丝套管6的右侧连接有钳头装置3,钳头装置3的左侧设置有记忆弯头31,钳头装置3通过外接连接套管32与钢丝套管6的右侧为螺纹连接。所述的钳头装置3包括记忆弯头31、连接套管32、钳头33、钳头控制杆34,钳头33为半圆形结构,两个钳头33在咬合后形成封闭结构,两个钳头33和两个钳头控制杆34铰接在一起,两个钳头控制杆34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控制钢丝7。所述的控制钢丝7在钢丝套管6和钳头装置3的连接处为断开结构,钢丝套管6的内部的控制钢丝7的接头处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左连接套71,钳头装置3内部的控制钢丝7的接头处设置有钢丝右连接套72,左连接套71和钢丝右连接套72为螺纹连接。所述的控制杆4的中部设置有滑槽41,套环2套接在控制杆4并镶嵌在滑槽41内。套环2的镶嵌结构保证套环2的套接稳定性,确保不会因套接间隙发生移位。所述的固定扶手5上设置有扶手环51。应用中扶手环51用于应用者左手扶持,右手操作,确保操作的稳定性,也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所述的钳头33为弯勾形结构。钳头33选用弯勾形可以方便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应用。所述的钳头33由固定钳头331和活动钳头332组成,固定钳头331固定在钳头控制杆34的前端一侧为固定设置,活动钳头332设置在钳头控制杆34的前端一侧为铰接设置。本技术的钳头33为可替换结构,钳头33可以选用不同的钳头,以满足不用的应用场景,可以大大降低活检钳的应用成本,让同一活检钳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钳头33更换时内部的控制钢丝7也同步更换,使得更换钳头方便快捷。本技术中钳头33的尾端设置有记忆弯头31,记忆弯头31选用金属记忆材料,利用该弯头可以在检测中任务调整钳头装置3的方向和角度,在满足应用的同时,可以任意调节角度,方便操作和应用。本技术它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场景,可以降低应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钳头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左连接套71和钢丝右连接套7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钳头33为弯勾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控制把手1、套环2、钳头装置3、控制杆4、固定扶手5、钢丝套管6、控制钢丝7、记忆弯头31、连接套管32、外螺纹61、钳头33、钳头控制杆34、左连接套71、钢丝右连接套72、滑槽41、扶手环51、固定钳头331、活动钳头332。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控制把手1、套环2、钳头装置3、控制杆4、固定扶手5、钢丝套管6组成,控制把手1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左端,套环2套接在控制杆4上,固定扶手5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右端,钢丝套管6连接在控制杆4的右侧,钢丝套管6内设置有两根控制钢丝7,钢丝套管6的右侧外圈设置有外螺纹61,钢丝套管6的右侧连接有钳头装置3,钳头装置3的左侧设置有记忆弯头31,钳头装置3通过外接连接套管32与钢丝套管6的右侧为螺纹连接。所述的钳头装置3包括记忆弯头31、连接套管32、钳头33、钳头控制杆34,钳头33为半圆形结构,两个钳头33在咬合后形成封闭结构,两个钳头33和两个钳头控制杆34铰接在一起,两个钳头控制杆34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控制钢丝7。所述的控制钢丝7在钢丝套管6和钳头装置3的连接处为断开结构,钢丝套管6的内部的控制钢丝7的接头处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左连接套71,钳头装置3内部的控制钢丝7的接头处设置有钢丝右连接套72,左连接套71和钢丝右连接套72为螺纹连接。所述的控制杆4的中部设置有滑槽41,套环2套接在控制杆4并镶嵌在滑槽41内。套环2的镶嵌结构保证套环2的套接稳定性,确保不会因套接间隙发生移位。所述的固定扶手5上设置有扶手环51。应用中扶手环51用于应用者左手扶持,右手操作,确保操作的稳定性,也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所述的钳头33为弯勾形结构。钳头33选用弯勾形可以方便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应用。所述的钳头33由固定钳头331和活动钳头332组成,固定钳头331固定在钳头控制杆34的前端一侧为固定设置,活动钳头332设置在钳头控制杆34的前端一侧为铰接设置。本技术的钳头33为可替换结构,钳头33可以选用不同的钳头,以满足不用的应用场景,可以大大降低活检钳的应用成本,让同一活检钳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钳头33更换时内部的控制钢丝7也同步更换,使得更换钳头方便快捷。本技术中钳头33的尾端设置有记忆弯头31,记忆弯头31选用金属记忆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它包含控制把手(1)、套环(2)、钳头装置(3)、控制杆(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固定扶手(5)、钢丝套管(6),控制把手(1)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左端,套环(2)套接在控制杆(4)上,固定扶手(5)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右端,钢丝套管(6)连接在控制杆(4)的右侧,钢丝套管(6)内设置有两根控制钢丝(7),钢丝套管(6)的右侧外圈设置有外螺纹(61),钢丝套管(6)的右侧连接有钳头装置(3),钳头装置(3)的左侧设置有记忆弯头(31),钳头装置(3)通过外接连接套管(32)与钢丝套管(6)的右侧为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它包含控制把手(1)、套环(2)、钳头装置(3)、控制杆(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固定扶手(5)、钢丝套管(6),控制把手(1)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左端,套环(2)套接在控制杆(4)上,固定扶手(5)固定设置在控制杆(4)的右端,钢丝套管(6)连接在控制杆(4)的右侧,钢丝套管(6)内设置有两根控制钢丝(7),钢丝套管(6)的右侧外圈设置有外螺纹(61),钢丝套管(6)的右侧连接有钳头装置(3),钳头装置(3)的左侧设置有记忆弯头(31),钳头装置(3)通过外接连接套管(32)与钢丝套管(6)的右侧为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头装置(3)包括记忆弯头(31)、连接套管(32)、钳头(33)、钳头控制杆(34),钳头(33)为半圆形结构,两个钳头(33)在咬合后形成封闭结构,两个钳头(33)和两个钳头控制杆(34)铰接在一起,两个钳头控制杆(34)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控制钢丝(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开式医用活检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梅李宏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