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掌心静脉纹路识别技术替代IC卡的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5753 阅读:4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个人身份生物识别和安全防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识别的安全防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种用掌心静脉纹路识别技术替代IC卡的门禁系统,包括IC卡模拟读卡器单元、门禁分控制器单元、门禁总控制器单元、门禁管理系统控制器单元,所述系统还包括掌心静脉纹路采集器、掌心静脉纹路识别器单元、掌心静脉纹路登记控制器单元,所述各单元及掌心静脉纹路采集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成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掌心静脉纹路采集器是一种远红外线辐射器,所述远红外线辐射器用于采集掌心静脉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高度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对应性,使用人身体内部的信息,极难伪造,适用于任何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个人身份生物识别和安全防范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釆用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识别的安全防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门禁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包括基于ic卡、掌紋、指紋等 作为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尤其以基于ic卡作为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普及程度最高。但是,目前现有门禁系统的身份识别模块,都存在安全上的隐患,如IC卡、指紋容易被复制。在某些特殊场合需要一种基于更卫生、非接触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逐渐用于门禁系统。从开门方式上说,用钥匙开门是用你拥有的东西,用密码开门是 用你知道的东西,而用视网膜等生物特征监控开门则是用你人体特征 的一部分。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是以人体生物特征作为辨识条件, 有着人各有异、终身不变和随身携带的特点,因此具有无法仿冒与借 用、不怕遗失、不用携带、不会遗忘、有着个体特征独特性、惟一性、 安全性的特点,适用于高度机密性场所的安全保护。人体生物特征识 别系统主要类别有生理特征(如指紋、掌紋、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 征(如语音、笔迹、步态等)两大类。 1.指紋比对一一最易实现的门禁 指紋识别系统是以生物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人类的生物特性一 一指紋来鉴别用户的身份。由于指紋的特殊特性,指紋识别具有高度 的保密性和不可复制性。指紋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东西,即使是双胞胎,两人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小于十亿分之一,而且在不受损伤的条件下, 一生都不会有变化。指紋识别主要包括活体指紋图像获取,提取指紋 特征和指紋比对三部分。其应用分为验证和辨识两类。验证是将现场 指紋与已登记的指紋进行一对一的比对,而辨识则是在指紋数据库中 找出与现场指紋相匹配的指紋,是一对多匹配。指紋的用途很广,包 括门禁控制、网络网际安全、金融和商业零售等。以指紋识别作为基础的指紋门禁机,使用生物测定技术,输出 门锁控制信号。使用时只需在面板的键盘上或无接触式读卡器上输入 你的ID号码,同时扫描一下你的指紋,即可控制门的开启。但目前指紋识别技术遇到了,指紋被复制的挑战,也就是说釆用 指紋之别门禁系统也是不可靠的。2. 掌形比对一一未来走遍全世界的护照 以三维空间测试手掌的形状、4指的长度、手掌的宽度及厚度、各手指的两个关节部分的宽与高等作为辨别的条件,通掌以俯视得到 手的长度与宽度数据,从侧视得到手的厚度数据,最终将得到的手轮 廓数据变换成若干个字符长度的辨识矢量,作为用户模板存贮起来。掌形识别侵入性小,资源节省,只需9个字节(72位),可与门禁系统结合,应用面广。但这种识别方式的误认概率较高,由于左手与右手 的特征不同导致在使用时比较麻烦。3. 视网膜比对一一视网膜的血管路径同指紋一样为各人特有, 如果视网膜不受损的话,从3岁起就终生不变。此外,每个人的血管 路径差异很大,外观看不出来,所以被复制的机会很小。巿售装置是 使用微弱的近红外线来检查出视网膜的路径。这种方法在不是生物活 体时无法反应,因此不可能伪造。但是在眼底出血、白内障、戴眼镜 的状态下也无法辨识比照。4. 虹彩比对一一眼睛虹彩路径同视网膜一样为各人特有,出生 第二年左右就终生不变。虹彩不同于视网膜,它存在于眼的表面(角膜的下部),是瞳孔周围的有环形薄膜,眼球的颜色由虹膜所含的色素决定。所以不受眼球内部疾病等影响。另外,以摄像机距离lm左右拍摄,比照时的阻碍非常少。但这种设备比较昂贵不宜广发使用。 5.人像脸面识别技术一一最具发展潜力的非侵犯性系统 人脸是比对人体特征时最有效的分辨部位。你只要看上某人一 眼,就可以有对此人基本特征的认识。识别的特征有眼、鼻、口、眉、 脸的轮廓(头、下巴、颊)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脸的轮廓阴影等都可利 用。它有"非侵犯性系统,,的优点,可用在公共场合特定人士的主动 搜寻,也是今后用于电子商务认证方面的利器之一,各国都在竟相努 力研发,但目前此项技术还不能得到应用。通过键盘输入密码的门控系统该类监控系统以输入代码的正确与否作为是否开门允许出入的 判据,有面板固定式键盘和乱序键盘两种不同类型的键盘。固定式键盘上0 9数字在键盘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在输入密码时,易于 被人窥视而仿冒,故现在仅用于与刷卡机配套使用。而乱序键盘上这 10个数字在显示键盘上的排列方式不是固定式而是随机的,每次使 用时在每个显示位置的数字都不同,这样就避免了被人窥视而泄漏密 码之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 用一种非接触的掌心静脉识别系统代替IC卡作为身份识别来控制门 禁系统。(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釆用 一种利用掌心静脉 紋路识别技术替代IC卡的门禁系统,包括IC卡模拟读卡器单元、门禁分控制器单元、门禁总控制器单元、门禁管理系统控制器单元,所述系统还包括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掌心静脉紋路识别器单元、掌心静 脉紋路登记控制器单元,所述各单元及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之间通过 网络连接成系统。本技术所述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是一种远红外线辐射器,所 述远红外线辐射器用于釆集掌心静脉紋路。本技术所述掌心静脉紋路识别器单元,用于识别人手掌心静 脉紋路信息,并与掌心静脉紋路登记信息比较,从而获得单一身份识 别信息。本技术所述掌心静脉紋路登记控制器单元是计算机与人的 交互界面,用于登记掌心静脉紋路信息,分配模拟卡号。本技术所述IC卡模拟读卡器单元,用于模拟IC卡读卡器向 门禁分控制器发送和掌心静脉紋路识别器单元对应的卡号信息。本技术所述门禁分控制器单元,用于接受ic卡模拟读卡器 单元发送的模拟信息,控制门锁的开关,同时向门禁总控制器单元发 送信息。本技术所述门禁总控制器单元,用于控制下一级的门禁控制 器单元发送管理信息,接受日志信息。本技术所述门禁管理系统控制器单元,是计算机与人的交互 界面,用户控制和管理整个门禁系统的信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是 1、 高度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对应性使用人身体内部的信息,极 难伪造;适用于任何人。2、 识别精度高本人拒绝率为0.01%,他人误认率为0.00008% 。3、 无需接触由于无需接触,故卫生,可减少使用者的抵触感, 适合于公共场所4、 可替换现有IC卡门禁系统的个人身份识别模块,改造成本低, 巿场空间大。5、 有效兼容现有IC卡门禁系统,可以和门禁系统IC卡识别结 合使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系统图。图中1、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2、掌心静脉紋路识别器单元; 3、 IC卡模拟读卡器单元;4、门禁分控制器单元;5、门禁总控制器 单元;6、门禁管理系统控制器单元;7、掌心静脉紋路登记控制器单 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附图1所示,图l为本技术提供的系统结构拓扑图,该装 置至少包括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1、掌心静脉紋路识别器单元2、掌 心静脉紋路登记控制器单元7、 IC卡模拟读卡器单元3、门禁分控制 器单元4、门禁总控制器单元5和门禁管理系统控制器单元6。其中,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1和掌心静脉紋路登记控制器单元7 采集并识别人体掌心静脉血管紋作为身份识别信息,并完成身份登 记,供掌心静脉紋路识别器单元2使用;掌心静脉紋路釆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掌心静脉纹路识别技术替代IC卡的门禁系统,包括IC卡模拟读卡器单元(3)、门禁分控制器单元(4)、门禁总控制器单元(5)、门禁管理系统控制器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掌心静脉纹路采集器(1)、掌心静脉纹路识别器单元(2)、掌心静脉纹路登记控制器单元(7),所述各单元及掌心静脉纹路采集器(1)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成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旭杨世伟黎祥银任婧婧蒋耀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兆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兆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