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5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锅的一侧;所述炒锅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的出料端相配合的输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芦笋茶叶倾倒高效、无残留,避免茶叶溅出的芦笋炒茶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炒茶机
本技术属于芦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炒茶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炒茶机一般由炒锅、加热装置和抄手机构,抄手机构设在炒锅内,抄手机构的压板和刮板能够对芦笋茶叶进行翻转和挤压,以使茶叶翻炒脱水高效。但是现有的炒茶机在炒茶时,会引抄手机构的动作将茶叶翻出炒锅,造成材料浪费。此外在炒茶完成后,贴在炒锅底部的刮板和压板会影响茶叶倒出,造成茶叶残留。此外现有的炒茶机一般采用气缸的推动实现炒锅翻转倾倒茶叶操作,经常出现力度过大造成茶叶溅出来,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芦笋茶叶倾倒高效、无残留,避免茶叶溅出的芦笋炒茶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刮板和压板沿炒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刮板和压板沿炒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套设在炒锅侧壁中部设置的轴承内并向内伸入炒锅中;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刮板转动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一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压板转动连接在 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二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刮板和压板沿炒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套设在炒锅侧壁中部设置的轴承内并向内伸入炒锅中;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刮板转动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一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压板转动连接在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二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锅的一侧;所述炒锅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的出料端相配合的输料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圆弧形的限位杆、套筒和第三伸缩杆,所述套筒固定在炒锅上,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强王长江时海霞赵海亭周首民王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蔡玖农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