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53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炉膛,炉膛四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加热管,炉膛内设置有旋转烘干架,旋转烘干架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旁边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机壳正面上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壳底部侧面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上方设置有控制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旋转烘干架以及带丝网的托物盘,芦笋茶在炉膛内烘干的过程中旋转烘干,保证烘干均匀,烘干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循环风机对炉膛内进行鼓风,确保温度分布均匀,同时又能将芦笋茶烘干的水汽通过出气管排出到炉膛外部,烘干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茶烘干机
本技术属于芦笋茶生产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芦笋茶烘干机。
技术介绍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具有杀菌、提神之功效,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华民族的喜爱,现在畅销海内外。茶叶在运输保存过程中为了延长茶叶的存放时间,防止发生氧化,在茶叶的制作工序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就是茶叶的烘干。茶叶的烘干通常使用茶叶烘干机进行处理。茶叶烘干通常使用的是通道式茶叶烘干机,这种茶叶烘干机采用常规的钢丝输送网带来输送茶叶,这种输送方式的缺点是网带的平整度差,常常会出现网带扭曲、跑偏等问题,其次,圆形钢丝构成的网带容易卡住茶叶,造成茶叶碎裂,且使用时容易磨损,寿命较短。另外,这种通道式茶叶烘干机采用单一烘干温度烘干茶叶,由于通道较长,因此所使用的温度相对较低,造成茶叶成品香味不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阶梯式加热、烘干效果好的芦笋茶烘干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设计能够阶梯式加热、烘干效果好的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炉膛,炉膛四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加热管,炉膛内设置有旋转烘干架,旋转烘干架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旁边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机壳正面上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壳底部侧面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上方设置有控制盒。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烘干架包括框架,框架设置为“门”型,数量为两根,两根框架呈90°固定连接,框架内部设置有若干横臂,横臂两根为一组,一组横臂通过90°固定连接,一组横臂的四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且横臂的端部设有定位块。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烘干架的顶端、底端分别于炉膛上端、下端旋转连接,旋转烘干架顶部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臂上放置有托物盘,托物盘上固定有丝网。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下方设置有定时器,定时器下方设置有蜂鸣器。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加热管、电动机、循环风机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导线与蜂鸣器、信号处理器、定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臂两端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与托物盘的直径相匹配,托物盘两端卡在定位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机壳的外壁上,且循环风机与炉膛内壁开设有通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操作人员将温度参数输入到控制盒中,信号处理器将接受信号,控制红外线加热管进行加热,且通过定时器设置不同温度所需要加热的时间,当该温度加热时间达到后,信号处理器控制红外线加热管升高或者降低温度,继续烘干,能够充分将芦笋茶的香味烘干出来,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2、本技术采用循环风机对炉膛内进行鼓风,确保温度分布均匀,同时又能将芦笋茶烘干的水汽通过出气管排出到炉膛外部,烘干效果好。3、本技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蜂鸣器,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经验设定湿度参数,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气管中的水汽参数下降到操作人员设定的湿度参数以下时,湿度传感器将信息传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控制蜂鸣器工作,提醒操作人员,避免炉膛内过于干燥将芦笋茶烤干。4、本技术设置的旋转烘干架以及带丝网的托物盘,芦笋茶在炉膛内烘干的过程中旋转烘干,保证烘干均匀,烘干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间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拆除旋转烘干架的空间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烘干架的空间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托物盘的空间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托物盘的俯视图。1、机壳;2、炉膛;3、红外线加热管;4、隔热板;5、温度传感器;6、出气管;7、湿度传感器;8、电动机;9、控制盒;10、信号处理器;11、定时器;12、蜂鸣器;13、循环风机;14、旋转烘干架;15、框架;16、横臂;17、定位块;18、托物盘;19、丝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设置有炉膛2,炉膛2四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加热管3,炉膛2内设置有旋转烘干架14,旋转烘干架14包括框架15,框架15设置为“门”型,数量为两根,两根框架15呈90°固定连接,框架15内部设置有若干横臂16,横臂16上放置有托物盘18,托物盘18上固定有丝网19。横臂16两根为一组,一组横臂16通过90°固定连接,一组横臂16的四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15上,且横臂16的端部设有定位块17。横臂16两端定位块17之间的距离与托物盘18的直径相匹配,托物盘18两端卡在定位块17之间。旋转烘干架14的顶端、底端分别于炉膛2上端、下端旋转连接,旋转烘干架14顶部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8的输出轴连接。旋转烘干架14顶部设置有电动机8,电动机8旁边安装有出气管6,出气管6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7,机壳1正面上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板4,隔热板4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机壳1底部侧面设置有循环风机13,循环风机13设置在机壳1的外壁上,且循环风机13与炉膛2内壁开设有通风口。循环风机13上方设置有控制盒9。控制盒9内设置有信号处理器10,信号处理器10下方设置有定时器11,定时器11下方设置有蜂鸣器12,信号处理器10与湿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5、红外线加热管3、电动机8、循环风机13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盒9通过导线与蜂鸣器12、信号处理器10、定时器11电连接。在使用该装置之前,先将芦笋茶放到托物盘18上,然后将托物盘18放到横臂16上,托物盘18的外圈放置在定位块17上;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盒9阶梯设置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以及最低湿度参数,此时,信号处理器10控制红外线加热管3、循环风机13、电动机8工作,红外线加热管3发射红外线对托物盘18上的芦笋茶进行辐射烘干;电动机8带动旋转烘干架14旋转,使得芦笋茶烘干均匀;循环风机13对向炉膛2内鼓风,使得热量均匀同时将芦笋茶烘干产生的水汽通过出气管6排出;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炉膛2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参数时,温度传感器5将信息传给信号处理器10,信号处理器10控制红外线加热管3的通断来保持温度的恒定;此时定时器11开始计时,当该温度恒定加热的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时,定时器11将信息传给信号处理器10,信号处理器10控制红外线加热管3继续加热或者冷却,从而到达下一个设定的温度,使得芦笋茶更好的散发香味。当湿度传感器7检测到出气管6中的湿度参数小于设定的湿度参数时,此时湿度传感器7将信息传给信号处理器10,信号处理器10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控制蜂鸣器12工作,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从而避免炉膛2内的芦笋茶焦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炉膛,炉膛四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加热管,炉膛内设置有旋转烘干架,旋转烘干架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旁边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机壳正面上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壳底部侧面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上方设置有控制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茶烘干机,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炉膛,炉膛四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加热管,炉膛内设置有旋转烘干架,旋转烘干架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旁边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机壳正面上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壳底部侧面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上方设置有控制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烘干架包括框架,框架设置为“门”型,数量为两根,两根框架呈90°固定连接,框架内部设置有若干横臂,横臂两根为一组,一组横臂通过90°固定连接,一组横臂的四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且横臂的端部设有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笋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烘干架的顶端、底端分别于炉膛上端、下端旋转连接,旋转烘干架顶部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强王长江时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蔡玖农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