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52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包括基质的处理、香椿枝条处理、插穗处理、插穗扦插、扦插后管理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势:基于扦插枝条的一芽一枝生根技术,利用香椿枝条的一芽一枝作为插穗,生根效率高,繁殖系数高,一芽一枝的插穗生根率在85%以上,繁殖系数比常规扦插提高4‑5倍;扦插基质地铺设电线调节插穗基质温度和基部磁场,提高了生根率;在插穗扦插前,除掉顶芽,枝条侧芽部位喷施6‑BA和GA3,解除腋芽的休眠和顶芽对腋芽的抑制,促进腋芽提前萌发,腋芽萌发后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后将含有一枝一芽的枝条作为插穗用清水中浸泡,以防止枝条失水萎蔫,同时溶解枝条中部分生根抑制物质,进而亦提高生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繁殖
,具体地涉及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
技术介绍
香椿(ToonasinensisRoem)属楝科香椿属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是以嫩茎叶供食栽培的木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是典型的“药食同源”传统木本蔬菜,2300年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尤其是香椿的嫩芽、幼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被人们视为风味佳品。全国种质面积达千万亩,优质菜用香椿种苗奇缺,严重影响了菜用香椿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露天矮化密植栽培密度高达3000-4000株/亩、温室大棚密植反季节栽培密度需要6-8万株/亩,需要露天15-20亩支撑一亩的反季节温室大棚,每年需要的优质苗木达到200亿株以上,生产实践中的优质苗木数量上供不应求、质量上满足不了种植生产的需求。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繁殖方式分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优质香椿种子有限,香椿雌雄异株,种子大多杂交而来,杂种居多,种子繁殖的后代种苗性状分离严重,苗间分化大、长势参差不齐,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无性繁殖苗主要通过根蘖苗、根扦插和枝扦插技术,根蘖繁殖系数低、成本高、成活率低,传统根扦插和枝扦插繁殖系数和繁殖效率均低下,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对选用的优良株系采用无性快速繁殖技术进行扩繁,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植株,而且还可以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因此,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对香椿优良株系的快繁技术的研究,已成了目前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非试管快繁技术就是以含有一芽的枝条为繁殖材料,通过特殊技术处理后插入苗床诱导插穗生根,是介于扦插技术与组织培养技术之间的创新型无性快速繁殖技术,插穗发芽生根,最终长成植株。该技术繁殖系数高,能高效利用实验材料,缩短生根时间,提高插条存活率,从而实现优质苗木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为了实现优质香椿的快速繁殖,本专利技术以优质香椿种苗含有一个侧芽的一年生枝条的插穗为为扦插单位,通过改变扦插方式,提高生根效率和繁殖系数,建立了繁殖系数高、生根率高、生根时间短的香椿“非试管”快速繁殖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繁殖系数和繁殖效率低下、成本高、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繁殖系数高、繁殖效率高、生根率高、生根时间短、成活率高、成本低的的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基质的处理对扦插基质进行消毒杀菌;在扦插区域铺设地热线,然后在地热线上覆盖厚度为0.35-40cm的所述扦插基质,备用;2).香椿枝条处理将香椿枝条剪掉顶芽,在腋芽处喷施GA3和6-BA混合物;3).香椿插穗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香椿枝条从顶端开始分级,每个插穗含一个完整腋芽,将剪接后的整个插穗置于清水中浸泡,然后放入IBA中浸泡,沥干后待扦插;4).香椿插穗扦插将步骤3)处理后插穗扦插于步骤1)所述的扦插基质中;5).扦插后管理扦插后立即进行棚间管理,插穗扦插完成后的当天用10mg/L的IBA和10mg/L的NAA混合物喷洒插穗,第二天开始利用喷雾系统,喷雾频率为每小时喷雾1次,每次喷雾5秒,从早上8点至晚18点,按照以上参数设置喷雾持续2周;从第三周开始,每2小时喷雾1次,每次喷雾10秒,从早上8点至晚18点;插穗扦插后第2天起,每天晚上19点在插穗靠近苗床基部喷洒20mg/L的IBA,连续喷6天;从扦插后的第8天开始,晚上19点从插穗顶部喷洒质量百分比为0.1%的磷酸二氢钾,连续喷洒2周;待腋芽发芽后,磷酸二氢钾改为间隔1天喷施一次,喷施时间为早上6点,共喷洒5-7次;待插穗扦插完成的当天,地热线通电持续时间为早8点至晚19点,使插穗基质温度保持在14-16℃,与空气温差保持在5-10℃之间,通电时长为3周;扦插后,使大棚内白天空气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湿度保持在75-80%,白天大棚通风1-2次,每次通风时间为30分钟左右,保持扦插基质的透气性。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扦插基质是细沙与土按照体积8:2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消毒杀菌方法为每天用10mg/L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杀菌,边喷边翻,连续消毒3-4天后,基质放置3-4天,盖上黑色薄膜,期间翻动基质一次。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香椿枝条处理为剪掉顶芽后的10天内,每间隔一天,枝条腋芽处喷施0.02mg/L的GA3和0.02mg/L的6-BA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置于清水中浸泡为浸泡30分钟;所述的放入IBA中浸泡为放入200mg/L的IBA中浸泡,浸泡部位为香椿插穗近地部分,浸泡深度为枝条1/3-1/2部分,时间为3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方法“非试管”快繁生根效率高,繁殖系数高。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基于扦插枝条的一芽一枝的生根技术,利用香椿枝条的一芽一枝作为插穗,一芽一枝的插穗生根率在85%以上,繁殖系数比常规扦插提高4-5倍;2.采用扦插基质地铺设电线调节插穗基质温度和插穗基部磁场,提高了生根率;3.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插穗扦插前,剪接除掉顶芽,香椿枝条侧芽部位喷施6-BA和GA3,解除腋芽的休眠作用和顶芽对腋芽的抑制作用,促进腋芽提前萌发,腋芽萌发后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后将含有一枝一芽的枝条作为插穗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以防止香椿枝条失水萎蔫,同时溶解枝条中部分生根抑制物质,进而亦提高生根率。附图说明图1为扦插区域俯视地热线铺设示意图;图2为第15天插穗基部韧皮部愈伤组织形成图;图3为第20天插穗腋芽萌发新芽及新叶片图;图4为第25天后插穗基部形成的不定根图之一;图5为第25天后插穗基部形成的不定根图之二;图6为第50天插穗基部枝条生长的不定根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一1).基质的处理大棚内将细沙与土按照体积8:2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作为扦插基质,每天用10mg/L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杀菌,边喷边翻,连续消毒3天后,基质放置3天,盖上黑色薄膜,期间翻动基质一次。依据大棚内预先设计好的扦插区域(面积4m×4m),划分4个1.6m×1.6m的重复区域,地热线按照20cm的行距平行串联铺设20行(图1),后在地热线上覆盖厚度为0.35-40cm的扦插基质,备用。2).香椿枝条处理于2月中旬到3月中旬,选择一年生健壮无虫害且含腋芽饱满的香椿枝条,剪掉顶芽后的10天内,每间隔一天,枝条腋芽处喷施GA3(0.02mg/L)和6-BA(0.02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基质的处理/n对扦插基质进行消毒杀菌;在扦插区域铺设地热线,然后在地热线上覆盖厚度为0.35-40cm的所述扦插基质,备用;/n2).香椿枝条处理/n将香椿枝条剪掉顶芽,在腋芽处喷施G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椿枝条非试管快繁高效生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质的处理
对扦插基质进行消毒杀菌;在扦插区域铺设地热线,然后在地热线上覆盖厚度为0.35-40cm的所述扦插基质,备用;
2).香椿枝条处理
将香椿枝条剪掉顶芽,在腋芽处喷施GA3和6-BA混合物;
3).香椿插穗处理
将步骤2)处理后的香椿枝条从顶端开始分级,每个插穗含一个完整腋芽,将剪接后的整个插穗置于清水中浸泡,然后放入IBA中浸泡,沥干后待扦插;
4).香椿插穗扦插
将步骤3)处理后插穗扦插于步骤1)所述的扦插基质中;
5).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立即进行棚间管理,插穗扦插完成后的当天用10mg/L的IBA和10mg/L的NAA混合物喷洒插穗,第二天开始利用喷雾系统,喷雾频率为每小时喷雾1次,每次喷雾5秒,从早上8点至晚18点,按照以上参数设置喷雾持续2周;从第三周开始,每2小时喷雾1次,每次喷雾10秒,从早上8点至晚18点;插穗扦插后第2天起,每天晚上19点在插穗靠近苗床基部喷洒20mg/L的IBA,连续喷6天;从扦插后的第8天开始,晚上19点从插穗顶部喷洒质量百分比为0.1%的磷酸二氢钾,连续喷洒2周;待腋芽发芽后,磷酸二氢钾改为间隔1天喷施一次,喷施时间为早上6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如邱正明刘军熊雨飞郭平安曾阳李玲艾薇黄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