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永君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5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它包括至少2个拨禾夹送机构,该拨禾夹送机构均由拨禾夹送部件A、B组成,拨禾夹送部件A含有拨禾链C,拨禾夹送部件B含有折线形链夹架和拨禾链D,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链D由分设在所述链夹架折点前、后部架体上的前、后拨禾链组成,该后拨禾链与所述动力链轮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前拨禾链、相邻的另一个拨禾夹送机构的拨禾链C之间分别通过齿数比相同的双联变速链轮实现降速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作业质量好,效率高,产品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收获机械,确切地说是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立式玉米收割机主要由割台、发动机、行走系统、升运器、果穗箱等组成。其中,割台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收割玉米秸秆,收获玉米果穗。现有的割台主要由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拉秆摘穗机构、剪切机构和动力传动部件等组成。拨禾夹送机构组件由至少2个拨禾夹送机构组成;所述拉秆摘穗机构设置数量与拨禾夹送机构的设置数量相匹配。所述拉秆摘穗机构由主、副辊及其动力传动部件组成。其中,所述主辊由上辊、动力链轮和下辊组成。组装时,主、副辊垂直铰接于机架上,并左右分布。所述拨禾夹送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拨禾链+拨禾链式”结构形式,二是“拨禾链+拨禾轮式”结构形式,无论何种结构形式的拨禾夹送机构均由左右分布的拨禾夹送部件A、B组成。典型的“拨禾链+拨禾链式”拨禾夹送机构的所述拨禾夹送部件A由俯视形状为折线形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其折点前部架体上的拨禾链C及其配用链轮组和链条张紧装置组成;拨禾夹送部件B由俯视形状为折线形的链夹架,以及在其折点前、后部架体上的拨禾链D及其配用链轮组和链条张紧装置组成,该拨禾链D配用的链轮组中包括安装在与其所在的拨禾夹送机构相匹配的所述拉秆摘穗机构主辊上的动力链轮。所述拨禾链C、拨禾链D分别构成拨禾夹送部件A、B的拨禾执行构件,并均由一根完整的链条构成,该链条上均带有间距设置的拨禾指,即用以拨拉玉米秸秆的凸起件。组装拨禾夹送机构时,拨禾夹送部件A、B左右分布,两者组合后的俯视形状近似于“Y”形。由所述支撑架、链夹架的折点前部本体组成的“V”口构成该机构的秸秆喂入口,由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支撑架和链夹架的折点后部本体间形成的空隙构成该机构的秸秆夹送通道。典型的“拨禾链+拨禾轮式”拨禾夹送机构与“拨禾链+拨禾链式”拨禾夹送机构的区别在于其拨禾夹送部件A的拨禾执行构件由带有若干径向拨禾叶片的“拨禾轮”构成,换言之,它是以“拨禾轮”替代“拨禾链+拨禾链式”拨禾夹送机构中的所述拨禾链C,并使“拨禾轮”的拨禾叶片与所述拨禾链D的拨禾指相啮合。在实际应用中,“拨禾链+拨禾链式”拨禾夹送机构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拨禾夹送机构的拨禾链D均由与之相配用的所述拉秆摘穗机构的所述动力链轮驱动,拨禾链C均由所述动力传动部件,即由发动机至其配用的驱动链轮之间的动力传动链驱动;“拨禾链+拨禾轮式”拨禾夹送机构中的拨禾链D同样由所述动力链轮驱动,拨禾轮则通过其所述拨禾叶片由拨禾链D的拨禾指驱动。现有拨禾夹送机构组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首先,对“拨禾链+拨禾链式”拨禾夹送机构组件而言,一是由于该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拨禾链C均需所述动力传动部件为之提供独立的动力传动链,因而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二是按实际作业需要,所述拨禾夹送机构在拨入秸秆时,拨禾链应当拥有相对较低的线速度,这样有利于避免拨禾链与秸秆之间发生过大冲击,保证秸秆平稳拨入;而在夹送秸秆时,拨禾链则应当拥有相对较高的线速度,以便使秸秆在所述夹送通道内快速运行,避免出现拥挤堵塞现象。但现有的拨禾夹送机构的拨禾链D是一根完整的链条,作业时其各点位线速度相同,无法为秸秆拨入和夹送提供不同的线速度,只能两者兼顾,折中选择,因而作业质量和效率较低;三是拨禾链D由整个链条构成,磨损快,同时容易松弛,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其次,对“拨禾链+拨禾轮式”拨禾夹送机构组件而言,由于该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拨禾夹送部件A的拨禾执行构件,即所述拨禾轮均需要通过其拨禾叶片由所述拨禾链D的拨禾指驱动,这种原始粗糙的传动方式,难免使拨禾夹送部件A、B的拨禾执行构件之间,即拨禾链D与“拨禾轮”之间发生激烈的硬性冲击碰撞,加速其磨损,从而导致其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以便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高、作业质量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至少2个拨禾夹送机构,该拨禾夹送机构均由拨禾夹送部件A、B组成,所述拨禾夹送部件A含有拨禾链C,所述拨禾夹送部件B含有折线形链夹架和拨禾链D,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链D由分设在所述链夹架折点前、后部架体上的前、后拨禾链组成,该后拨禾链与所述动力链轮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前拨禾链、相邻的另一个拨禾夹送机构的所述拨禾链C之间分别通过齿数比相同的双联变速链轮实现降速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相对于现有的“拨禾链+拨禾链式”拨禾夹送机构组件而言,一是除了最外侧的一个拨禾链C需要所述动力传动部件为之提供驱动力外,其余各拨禾夹送机构的所述拨禾链C均由相邻的另一个拨禾夹送机构的拨禾链D驱动,因而结构简单,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二是每个拨禾夹送机构的后拨禾链与前拨禾链、相邻的另一个拨禾夹送机构的拨禾链C之间均通过双联变速链轮实现等降速传动连接,可在保证所述后拨禾链拥有理想的作业线速度的同时,使所述前拨禾链和所述拨禾链C取得最佳的作业线速度,进而在拨禾作业中避免拨禾链的拨禾指与秸秆之间发生过大冲击,保证秸秆平稳导入所述秸秆喂入口,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三是拨禾链D由前、后链条构成,能够减少链条磨损和松弛,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其次,相对于现有的“拨禾链+拨禾轮式”拨禾夹送机构组件而言,由于本专利技术拨禾夹送机构组件中的所述拨禾夹送部件A拨禾执行构件,即拨禾链C分别由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所述拨禾链D驱动,这种平稳的传动方式,避免了所述拨禾夹送部件A、B的拨禾执行构件之间,即拨禾链C、拨禾链D之间发生硬性冲击碰撞,显著减少磨损,从而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式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安装状态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双联变速链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序号名称:1-拨禾夹送机构、2-支撑架、3-链夹架、4-换向链轮、5-张紧链轮、6-链条张紧装置、7-后拨禾链、8-前拨禾链、9-链条张紧装置、10-张紧链轮、11-拨禾链D、12-双联变速链轮、13-链轮、14-拨禾链C、15-拨禾链C、16-驱动链轮、17-拨禾夹送部件A、18-拨禾夹送部件B、19-支撑架、20-拉秆摘穗机构、21-副辊、22-主辊、23-动力链轮、24-机架、25-动力传动链、26-剪切机构、27-双联变速链轮的小链轮、28-双联变速链轮的大链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应当申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拨禾夹送机构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由图可见,该组件包含3个拨禾夹送机构1,所述各拨禾夹送机构1均由序号17拨禾夹送部件A和序号18拨禾夹送部件B组成。所述拨禾夹送部件A均由折线形支撑架2,以及设置于支撑架前部架体上的拨禾链C及其配用链轮组和链条张紧装置组成;所述拨禾夹送部件B均由折线形链夹架3、以及设置于链夹架整个架体上拨禾链D及其配用链轮组和链条张紧装置组成。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包括至少2个拨禾夹送机构,该拨禾夹送机构均由拨禾夹送部件A、B组成,拨禾夹送部件A含有拨禾链C,拨禾夹送部件B含有折线形链夹架和拨禾链D,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链D由分设在所述链夹架折点前、后部架体上的前、后拨禾链组成,该后拨禾链与所述动力链轮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前拨禾链、相邻的另一个拨禾夹送机构的拨禾链C之间分别通过齿数比相同的双联变速链轮实现降速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拨禾夹送机构组件,包括至少2个拨禾夹送机构,该拨禾夹送机构均由拨禾夹送部件A、B组成,拨禾夹送部件A含有拨禾链C,拨禾夹送部件B含有折线形链夹架和拨禾链D,其特征在于所述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君
申请(专利权)人:宋永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