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35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一外壳;蓄电池,设置于外壳内部用于储存电能;UPS模块,用于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市电;显示模块,嵌入设置于外壳上用于显示就地测量数值;远程测控模块,用于与远程终端连接实现远距离监测及控制;外围辅助模块,用于提供与外部供电电源和负载连接的供电接口和负载接口;外壳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蓄电池安装于外壳的下层,UPS模块安装于外壳的中层,远程测控模块和外围辅助模块设置于外壳的上层,蓄电池与UPS模块电连接,UPS模块与远程测控模块、外围辅助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远程测控模块设置收发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检修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应急供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电
,具体涉及智能应急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应急供电装置俗称应急电源,其作用是当遇到电网停电情况时,能够保障政府、医院、部队等重要用电客户及雨雪、地震、台风等重大抗灾抢险现场用电可靠,通过立即启动应急供电装置快速恢复用电,提供不间断、稳定的交流电源,持续保证电能的供应,直到用电恢复。常见的应急供电装置主要有应急电源车、柴油机、UPS等。现阶段,应急供电装置虽能基本满足应急供电任务,但作业时间长,现阶段执行应急供电任务时,装设平均耗时为96min,蹲守平均耗时达到了8h。而且应急供电装置的装设过程中必可避免的需要人员搬运,在搬运组装各个装置、零部件时,易出现误碰引起短路打火,接线错误引起设备无法工作,机械损伤致使蓄电池泄漏、电路板损坏等问题,造成应急供电延误。与此同时,单次应急供电任务需派出4人进行临时UPS电源设备的装设以及蹲守监控,装设平均耗时1.6小时,蹲守需持续8小时,人员成本非常高。综上所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应急供电任务,亟需研制出一种部署时长短、远程操控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智能应急供电装置,采取集成化方式将各模块整合于同一平台用于应急供电,能够实现装置在20分钟内安装完成;额外配备智能开断附件,具有远程操控功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一外壳;蓄电池,设置于外壳内部用于储存电能;UPS模块,用于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市电;<br>显示模块,嵌入设置于外壳上用于显示就地测量数值;远程测控模块,用于与远程终端连接实现远距离监测及控制;外围辅助模块,用于提供与外部供电电源和负载连接的供电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外壳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外壳的下层,所述UPS模块安装于外壳的中层,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外壳的前面板上,所述远程测控模块和外围辅助模块设置于外壳的上层,所述蓄电池与UPS模块电连接,所述UPS模块与远程测控模块、外围辅助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远程测控模块设置收发天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手柄,所述外壳的侧边设置散热孔,所述外壳底部设置移动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天线设置两根,所述天线之间的夹角为0-90度。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中一根天线与水平线夹角为0°,另一根为9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304不锈钢材料制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UPS模块为艾默生UHA1R-0020L型在线式UPS模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蓄电池为多节并联的双登6-GFM-200蓄电池组成的蓄电池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远程测控模块为Ewelink手机APP+物联网终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显示模块为艾博AB800U-DK1LED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集成结构,缩短了应急电源的装设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检修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现有人员条件下,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应急供电需求,通过外壳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大大降低了原有应急电源组装过程中,因临时性接线、部件搬运产生的安全隐患,进一步避免了应急供电的延误,提高了应急供电任务的安全水平,确保电网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远程测控模块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侧视图;图中所示:1-外壳,2-蓄电池,3-UPS模块,4-显示模块,5-远程测控模块,6-外围辅助模块,7-远程终端;11-手柄,12-散热孔,13-移动轮;61-供电接口,62-负载接口,63-远方/就地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一外壳1;蓄电池2,设置于外壳1内部用于储存电能;UPS模块3,用于将蓄电池2的直流电转换成市电;显示模块4,嵌入设置于外壳1上用于显示就地测量数值;远程测控模块5,用于与远程终端7连接实现远距离监测及控制;外围辅助模块6,用于提供与外部供电电源和负载连接的供电接口61和负载接口62;所述外壳1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蓄电池2安装于外壳1的下层,所述UPS模块3安装于外壳1的中层,所述显示模块4设置于外壳的前面板上,所述远程测控模块5和外围辅助模块6设置于外壳1的上层,所述蓄电池2与UPS模块3电连接,所述UPS模块3与远程测控模块5、外围辅助模块6和显示模块4连接,所述远程测控模块6设置收发天线。其中,在外壳1的上端设置手柄11,外壳1的侧边设置散热孔12,外壳1底部设置移动轮13。本技术实施例中,将UPS主机、蓄电池、远程测控模块、显示模块组装于可移动的装置中,用于临时接入供电任务场所,例如会议室照明、重要负荷,运用无线通讯技术采集运行信息传送至远方监控终端,且通过终端实现远方启停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壳为304不锈钢材料制作,外壳作为整体支撑部分,采用304不锈钢密封性强、静抗弯负荷能力强、温度适应能力强。本技术实施例中,UPS模块为艾默生UHA1R-0020L型在线式UPS模块,UPS模块的功能是与蓄电池相连接,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在线式UPS稳压精度高,稳流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且没有切换时间,而且艾默生UHA1R-0020L型在线式UPS模块的输入电压范围大、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安装。本技术实施例中,蓄电池为多节并联的双登6-GFM-200蓄电池组成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用于储存电能以及停电时给UPS模块提供直流电压,安全性需求极高,且充放电次数也应较多,因此选择了安全性高、充放电次数较多、体积重量适中且单价低的铅酸蓄电池作为蓄电池模块,优选的,选择内阻低、充放电次数最多、体积小、重量轻、单价低的双登6-GFM-200蓄电池。本技术实施例中,远程测控模块用于远距离对智能应急供电装置进行监测及控制,便携性高、性能强且误码率低极为重要,远程测控模块为Ewelink手机APP+物联网终端。优选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外壳;/n蓄电池,设置于外壳内部用于储存电能;/nUPS模块,用于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市电;/n显示模块,嵌入设置于外壳上用于显示就地测量数值;/n远程测控模块,用于与远程终端连接实现远距离监测及控制;/n外围辅助模块,用于提供与外部供电电源和负载连接的供电接口和负载接口;/n所述外壳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外壳的下层,所述UPS模块安装于外壳的中层,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外壳的前面板上,所述远程测控模块和外围辅助模块设置于外壳的上层,所述蓄电池与UPS模块电连接,所述UPS模块与远程测控模块、外围辅助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远程测控模块设置收发天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
蓄电池,设置于外壳内部用于储存电能;
UPS模块,用于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市电;
显示模块,嵌入设置于外壳上用于显示就地测量数值;
远程测控模块,用于与远程终端连接实现远距离监测及控制;
外围辅助模块,用于提供与外部供电电源和负载连接的供电接口和负载接口;
所述外壳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外壳的下层,所述UPS模块安装于外壳的中层,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外壳的前面板上,所述远程测控模块和外围辅助模块设置于外壳的上层,所述蓄电池与UPS模块电连接,所述UPS模块与远程测控模块、外围辅助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远程测控模块设置收发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手柄,所述外壳的侧边设置散热孔,所述外壳底部设置移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应急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袁文海刘彪赛涛郭江徐浩卢诗特何镇宇马轩郑毅张怡帆李朝阳陈至军王喆于一三吴玉兰王永霞徐天米热克董腾华黄新民邢占礼缪刚陈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