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34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表面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对的一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珠,所述滑珠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装置本体,所述外箱的两侧均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外壳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二握把,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在行走时向上拉动第二握把,弹簧向上拉伸,由于外壳的固定,使外箱无法来回摆动,避免了握把脱落造成的箱体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箱体摆动时人手受到夹伤,外箱也保护了装置本体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
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校核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一般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然而,现有的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多采用塑料握把,当人手握着握把走动时,箱体容易来回摆动,可能会使握把损坏造成箱体脱落损伤,且在走动过程中,由于箱体的来回摆动,人手极可能受到夹伤,在室外作业时,也可能会使箱体发生磕碰,损害箱体内部仪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表面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对一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珠,所述滑珠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装置本,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边缘处旋转连接有第一握把,所述外箱的两侧均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外壳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二握把,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外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箱板,所述箱板的顶部开设有内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旋转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凹槽的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装置本体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上的滑珠之间的距离与装置本体的宽度相适配,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与装置本体的宽度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内槽的大小与第二握把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凹槽的大小与支撑架的大小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箱板的大小与外箱的大小相适配,且外箱的顶部呈开口状。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握把相适配的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与第二握把相适配的移动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弹簧的顶部通过固定通孔焊接于第二握把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拉动第二握把,从而会使得滑块在滑槽中向上滑动,在滑块向上滑动的同时,弹簧也在向上拉伸,当滑块滑动至限位板的底部,由于限位板的限制,从而会使得滑块保持静止,使得第二握把保持静止,由于外壳的固定作用,会使得第二握把无法来回摆动,避免了因握把损坏而造成的箱体脱落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握把来回摆动而可能导致的手被夹伤的现象,在室外作业时,由于外箱的保护作用,装置本体会避免发生磕碰,保证了装置本体的安全,在取出使用时,握住第一握把向上拉动装置本体,由于滑珠可以减少摩擦力,便于取出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的后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外箱;2、限位块;3、固定架;4、滑珠;5、装置本体;6、第一握把;7、外壳;8、底板;9、滑槽;10、弹簧;11、滑块;12、第二握把;13、内槽;14、箱板;15、限位板;16、凹槽;17、支撑架;18、卡扣;1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的后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的内表面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两个所述限位块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两个所述限位块2的相对一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珠4,所述滑珠4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的顶部边缘处旋转连接有第一握把6,所述外箱1的两侧均焊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8,所述外壳7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底板8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二握把12,所述外壳7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5,所述外箱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箱板14,所述箱板14的顶部开设有内槽13,所述装置本体5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旋转连接有支撑架17,所述凹槽16的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卡扣18,所述装置本体5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9。两个所述限位块2上的滑珠4之间的距离与装置本体5的宽度相适配,两个所述固定架3之间的距离与装置本体5的宽度相适配,装置本体5可以正常放入和取出,滑珠4可以减小装置本体5取出时的摩擦力,固定架3可以固定装置本体5,防止倾斜。所述内槽13的大小与第二握把12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凹槽16的大小与支撑架17的大小相适配,确保第二握把12复位时压紧内槽13,确保支撑架17复位时压紧凹槽16。所述箱板14的大小与外箱1的大小相适配,且外箱1的顶部呈开口状,可使箱板14抽出。所述外壳7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握把12相适配的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板15的中心处开设有与第二握把12相适配的移动通孔,可实现第二握把12上下移动。所述滑块11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弹簧10的顶部通过固定通孔焊接于第二握把12的底部,使得第二握把12向上拉带动时带动弹簧10拉伸,弹簧10收缩时带动第二握把12复位。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在需要携带时,用手握住第二握把12向上拉动,带动弹簧10向上拉伸,同时,带动滑块11向上滑动,当滑块11滑动至限位板15的底部时,第二握把12向上拉动到顶部保持静止,此时握着第二握把12走动时,由于外壳7的固定,第二握把12无法来回摆动,解决了因来回摆动造成的握把损坏而导致箱体脱落损伤的问题,同时也使得手不会被夹伤,在需要使用时,可向上拉动第二握把12,抽出箱板14,握住第一握把6即可将装置本体5取出使用,由于滑珠4的作用减少了摩擦力使得装置本体5便于取出,同时,外箱1避免了装置本体5发生磕碰,保证了安全性,使用后将装置本体5放回后,合上箱板14,松开第二握把12,在弹簧10的收缩作用下,带动第二握把12向下移动,使得滑块11也向下滑动,最后弹簧10复位,第二握把12也卡紧在内槽13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的内表面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两个所述限位块(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两个所述限位块(2)的相对一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珠(4),所述滑珠(4)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的顶部边缘处旋转连接有第一握把(6),所述外箱(1)的两侧均焊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8),所述外壳(7)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底板(8)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二握把(12),所述外壳(7)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5),所述外箱(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箱板(14),所述箱板(14)的顶部开设有内槽(13),所述装置本体(5)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旋转连接有支撑架(17),所述凹槽(16)的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卡扣(18),所述装置本体(5)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的内表面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两个所述限位块(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两个所述限位块(2)的相对一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珠(4),所述滑珠(4)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的顶部边缘处旋转连接有第一握把(6),所述外箱(1)的两侧均焊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8),所述外壳(7)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底板(8)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二握把(12),所述外壳(7)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5),所述外箱(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箱板(14),所述箱板(14)的顶部开设有内槽(13),所述装置本体(5)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旋转连接有支撑架(17),所述凹槽(16)的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卡扣(18),所述装置本体(5)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9)。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燕张敏李柯李锋涛李思远李浩戈弓李建兴白亚为李依凡张一哲庄园钟西炎党晔任韵洁刘忠文校乾坤田江为柳敬毅段先锋张旋刑洁胡荣华郭晨旭何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