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0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底座和L形板,配电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L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两组L形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底座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凹形槽相连通,两组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凹形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贯穿另一侧轴承的内部转动安装在底座的侧面;本方案通过丝杆、两组L形板、多组卡槽配合多组卡块,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使得配电柜本体牢牢地固定在底座上,拆卸时只需反向转动丝杆,就可以将配电柜本体与底座分离,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柜广泛适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工矿企业等,是照明及配电的电能转换及控制之用,具有分断能力强,动热稳定性好,电气方案引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实用性强,结构新颖等特点,配电柜通常包括配电柜本体,配电柜本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配电柜通常安装于地面,在地面上设置多个底角螺丝,在配电柜下面安装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底角螺丝穿过底板与地面螺纹连接,从而将配电柜安装于地面,但是在一些地方狭小,施工不便的地方在安装配电柜时通过螺纹安装就显得难度很大,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底座和L形板,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L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L形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底座(3)和L形板(4),其特征在于:/n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卡槽(201),所述L形板(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401),所述L形板(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L形板(4)为对向设置;其中,两组所述L形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402),两组所述凸形块(402)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403);/n其中,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301),所述底座(3)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302),所述通孔(302)与所述凹形槽(301)相连通,两组所述通孔(30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底座(3)和L形板(4),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卡槽(201),所述L形板(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401),所述L形板(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L形板(4)为对向设置;其中,两组所述L形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402),两组所述凸形块(402)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403);
其中,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301),所述底座(3)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302),所述通孔(302)与所述凹形槽(301)相连通,两组所述通孔(3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304),两组所述凸形块(402)滑动安装在所述凹形槽(301)的内部;
其中,所述凹形槽(301)的内部安装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孔(403)螺纹连接,所述丝杆(5)的一端与一侧所述轴承(304)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洁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