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4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应用于贴附有包裹膜的电池上,所述电池设有FPC;所述保护膜的外形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所述保护膜上对应FPC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保护膜包括正面和背胶面,所述背胶面上设有贴附区和与贴附区连接的第一无胶区和第二无胶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在对该保护膜进行撕除时,能够保证电池表面的喷码不脱墨,实现正常扫码,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包裹膜的稳定性,避免浮起造成的不良现象;通孔的设计能够释放FPC应力,使保护膜与电池实体有效贴附,防止保护膜被带起,同时还能够固定FPC的尺寸位置,确保加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
技术介绍
电池封装就是将电芯和保护电路及其他胶纸辅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过充电、过放电或过电流等异常条件下能启动保护,从而确保使用的安全性。PET保护膜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光洁度、耐化学性能好、表面电阻率低和易于回收,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将PET保护膜经过硅胶处理成型,可用于贴附在电池表面,其主要作用有:可有效防止电池表面划伤及磨损、防止电池表面集灰尘以及避免电池头部FPC翘起。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撕除PET保护膜时,由于保护膜粘性的作用,导致电池表面的喷码有脱墨的风险,影响后续扫码,并且在撕除PET保护膜时,会拉扯到包裹膜的拉手位置,使其浮起造成不良,此外,电池头部FPC容易发生翘起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撕除PET保护膜导致电池表面喷码脱墨和包裹膜浮起以及电池头部FPC容易翘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能够保证电池表面的喷码不脱墨,实现正常扫码,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包裹膜的稳定性;对FPC的尺寸位置进行固定,确保加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应用于贴附有包裹膜的电池上,所述电池设有FPC;所述保护膜的外形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所述保护膜上对应FPC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保护膜包括正面和背胶面,所述背胶面上设有贴附区和与贴附区连接的第一无胶区和第二无胶区。可选的,所述保护膜上设有拉手位,便于将保护膜从底纸上撕开贴附到电池表面,同时也便于将保护膜从电池表面撕除。可选的,所述拉手位位于保护膜的上端,便于对拉手位进行操作。可选的,所述通孔上端边缘与保护膜上端边缘之间形成FPC贴胶区,所述拉手位位于FPC贴胶区的左端或右端,便于对拉手位进行操作。可选的,所述通孔的左端与保护膜的左侧边之间设有虚刀线,通孔的右端与保护膜的右侧边之间设有虚刀线,便于减少翻折时的应力,使保护膜更易弯折,同时也能够使弯折位置较为固定。可选的,所述拉手位上设有颜色标签,起到突出显示的作用,提高操作的便携性。可选的,所述电池为矩形体,所述保护膜为矩形状,所述通孔为长方形通孔,该保护膜主要应用于电池手机上,因此,保护膜的外形设计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起到防止电池被刮伤或刺破的作用,保证PFC在搬运和手机装配过程中不会被压伤。可选的,所述第一无胶区和第二无胶区均为矩形状,矩形状的无胶区会使得保护膜的加工更加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在对该保护膜进行撕除时,能够保证电池表面的喷码不脱墨,实现正常扫码,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包裹膜的稳定性,避免浮起造成的不良现象;通孔的设计能够释放FPC应力,使保护膜与电池实体有效贴附,防止保护膜被带起,同时还能够固定FPC的尺寸位置,确保加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保护膜;11为贴附区;12为第一无胶区;13为第二无胶区;2为通孔;3为拉手位;4为虚刀线;5为电池;6为FPC。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例如,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应用于贴附有包裹膜的电池上,电池设有FPC;保护膜的外形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保护膜上对应FPC的一端设有通孔;保护膜包括正面和背胶面,背胶面上设有贴附区和与贴附区连接的第一无胶区和第二无胶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在对该保护膜进行撕除时,能够保证电池表面的喷码不脱墨,实现正常扫码,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包裹膜的稳定性,避免浮起造成的不良现象;通孔的设计能够释放FPC应力,使保护膜与电池实体有效贴附,防止保护膜被带起,同时还能够固定FPC的尺寸位置,确保加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应用于贴附有包裹膜的电池5上,包裹膜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现今市场的发展下,手机电池内置的需求。包裹膜包括有包裹膜拉手,包裹膜拉手的设置能够便于把电池从手机电池仓中拆卸出来,而为了有效防止电池表面划伤、磨损以及防止电池表面集灰尘,需要在电池的表面贴附上该新型电池保护膜,以下简称保护膜。保护膜的外形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将保护膜的外形设计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能够起到防止电池被刮伤或刺破的作用,保证FPC6在搬运和手机装配过程中不会被压伤;保护膜1上对应FPC的一端设有通孔2,通孔能够起到释放应力的作用,使保护膜与电池实体有效贴附,同时也能够防止保护膜被带起,起到固定FPC的作用,确保加工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保护膜1包括正面和背胶面,背胶面上设有贴附区11和与贴附区连接的第一无胶区12和第二无胶区13。具体的,第一无胶区对应包裹膜拉手位置,第二无胶区对应电池喷码位置,将对应包裹膜拉手位置和电池喷码位置部分的保护膜设置为无胶区,在对该保护膜进行撕除时,能够保证电池表面的喷码不脱墨,实现正常扫码,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包裹膜的稳定性,避免浮起造成的不良现象。经过多次实践验证分析,本申请中提供的保护膜,材质满足三抗要求:一是贴胶区,撕膜后保护膜静电压小于500V,撕膜后电池表面电压小于500V;二是摩擦电压小于100V;三是电阻率在104-1010Ω范围内。为了避免保护膜粘性过低,导致电池在运输过程中脱落,以及保护膜粘性过高,在撕膜时拉皱电池表面,本申请提供的保护膜粘性在180°剥离力条件下,处于18-25gf/25mm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膜1上设有拉手位3,便于将保护膜从底纸上撕开贴附到电池表面,同时也便于将保护膜从电池表面撕除。具体的,拉手位位于保护膜的上端,便于对拉手位进行操作。为起到突出显示的作用和提高操作的便携,在拉手位上设置有颜色标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孔上端边缘与保护膜上端边缘之间形成FPC贴胶区,拉手位位于FPC贴胶区的左端或右端,便于对拉手位进行操作。通孔的左端与保护膜的左侧边之间设有虚刀线4,通孔的右端与保护膜的右侧边之间设有虚刀线,便于减少翻折时的应力,使保护膜更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贴附有包裹膜的电池上,所述电池设有FPC;/n所述保护膜(1)的外形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所述保护膜(1)上对应FPC的一端设有通孔(2);/n所述保护膜(1)包括正面和背胶面,所述背胶面上设有贴附区(11)和与贴附区连接的第一无胶区(12)和第二无胶区(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贴附有包裹膜的电池上,所述电池设有FPC;
所述保护膜(1)的外形与电池的外形相符合,所述保护膜(1)上对应FPC的一端设有通孔(2);
所述保护膜(1)包括正面和背胶面,所述背胶面上设有贴附区(11)和与贴附区连接的第一无胶区(12)和第二无胶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1)上设有拉手位(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位(3)位于保护膜(1)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上端边缘与保护膜(1)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宏娟陈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