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14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包括底座、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动形象,不仅能够展示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生物学特性还能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地加深使用者对于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理解和记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
技术介绍
在生物学领域,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三种形式。活化。囊泡与目的区室受体膜发生融合,首先需要囊泡表面RabGTPase的活化。RabGTPase是一类小分子GTPase,作为囊泡融合的分子开关,是囊泡融合的关键蛋白。在相应的Rab鸟苷酸交换因子(Rab-GEF)作用下,囊泡上的RabGTPase转变为RabGTP活性状态,进而介导后续的囊泡融合过程。粘连。粘连作用存在三种可能的机制:1、囊泡膜上的RabGTP与目的膜上的活性多亚基粘连复合体(multisubunittetheringcomplexe,MTC)相互识别并结合,从而使囊泡与目的区室发生粘连;2、囊泡膜上的包被蛋白(coat)与目的膜上的多亚基粘连复合体相互识别并实现粘连;3、在RabGTP作用下,囊泡膜与目的膜上的卷曲螺旋黏附因子(coiLED-coiltether,CCT)相互配对并结合,作为囊泡膜与目的区室间的桥梁,使囊泡与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n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折角体、球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折角体、V形体,所述第三连接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梭状体,/n所述本体包括环形体及设置在所述环形体内圈的灯罩,所述环形体内圈内固定设置有LED灯带,所述环形体内圈设置有电线槽,所述电线槽内设置有与所述LED灯带电连接的电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折角体、球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折角体、V形体,所述第三连接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梭状体,
所述本体包括环形体及设置在所述环形体内圈的灯罩,所述环形体内圈内固定设置有LED灯带,所述环形体内圈设置有电线槽,所述电线槽内设置有与所述LED灯带电连接的电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广力朱越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